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中学2013届九下第五单元提纲一、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引资料:引资料也叫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现象到本质,整体到局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1)加点词的含义(2)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3)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5)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二、阅读南州六月荔枝丹选段,回答问题。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希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果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道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oC至5oC,可储藏30天左右。还应进一步设法延长储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因为荔枝不耐储藏,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给人民造成许多许多痛苦。唐明皇为了宠幸杨贵妃,就干过这样的事。唐代杜牧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宗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荔枝是亚热带果树,性喜温暖,成都、福州是它生长的北限。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a到长安,没有栽活,b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徽宗写诗c说:“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实际上不过当年成熟一次而已。明代文征明有新荔篇诗,说常熟顾氏种活了几株,“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但究竟活了多少年,并无下文。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1(1)“果形”一段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说明内容的?(2)这种说明顺序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1)一般到特殊的说明顺序;(2)“通常”“还有一些”2“贮藏”是运输问题,而果肉和果核是生态问题,“荔枝不耐贮藏”一节放在果肉和果核两节之间,是否破坏了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 荔枝不耐贮藏,主要与荔枝肉有关系,所以把这一自然段紧接在介绍荔枝肉的后面。如果把这一节移到介绍荔枝核的后面, 行文就不如现在的安排自然。3在写荔枝“不耐贮藏”和“移植”时,引入唐明皇、汉武帝的事,目的何在? 充实文章内容,丰富相关的知识,使文字生动活泼,增强文章的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寓科技知识于文学写作之中。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 A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不能去掉,“通常”是指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情况下,蒂部大,顶端稍小,但并不是全部,避免了绝对化,如果去掉太绝对化,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B、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不能去掉,“大多数”表示“数量很多”但不是全部,说明还有不是白色半透明的,如果去掉了变成全部是白色半透明的,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5. 文中a、b、c处分别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A. 移植 迁怒 吹嘘 B搬迁 迁怒 记载C. 迁徙 怪罪 鼓吹 D移植 怪罪 记载6根据文意,在历史上荔枝曾经北移的三个地点分别是(长安或西安)、(开封)、(常熟)。7概括最后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B)。A. 通过对荔枝习性的分析,认为将来靠科学能实现荔枝北移的愿望。B说明荔枝性喜温暖,难以北移。C. 介绍历史上移植荔枝的试验。D说明荔枝北移困难的原因。三、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文昌市曾以沿海珊瑚礁多而著称。文昌市陆地在珊瑚礁的呵护下多年来承受住了大海波涛的袭击。然而,沿海的万亩珊瑚礁近10年来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使文昌市的海岸线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后退。海岸带后退造成的恶果是房舍倒塌、村民迁徙,海岸带边3000多棵椰树和30多万棵其他树木被海水淹没。昔日这里以珊瑚礁及椰林为特色的热带风光已荡然无存。人们看到,文昌市的海岸线已被海水抽打得如锯齿般,浸泡在海水中的树木在海涛的拍打下挣扎着不肯倒下,它们拼尽全力向目睹这一惨状的人们呼喊:救救我们!8.给下列加粗字注音(3分)倒塌(t )迁徙(x )浸泡( jn )9.大量的珊瑚礁被破坏,产生了哪些恶果?(2分)使文昌市的海岸线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后退,海岸带后退造成的恶果是房舍倒塌、村民迁徙、树木被海水淹没。 10.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列数据 说明了珊瑚礁被破坏所带来的严重恶果。 11.本段最后一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2分)拟人、比喻 以惨象警示人们不要再破坏珊瑚礁,不要再破坏自然环境。 12.概括本段段意。(2分)说明文昌市珊瑚礁被破坏所带来的严重恶果。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随着淡水供应已达到极限,五大洲50多个国家或许很快就将因争水资源而发生冲突,除非他们就如何分享流经国际边界的河流迅速达成协议。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谈论争夺水战争。2001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对淡水的激烈争夺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近一份报告得出的结论认为,在未来15年内,“随着各国可以利用的水达到极限”,国际之间冲突的可能性将增加。一些人认为这些警告是杞人忧天,而历史似乎站在他们一边。惟一记录在案的夺水战争于4500年前发生在两河流域,即我们如今所知的伊拉克南部地区的两个城邦可什和乌玛之间。相反,从805年1984年,各国签署了3600个与水有关的条约,其中许多条约在处理这种至关重要的资源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对过去50年间1831个与水有关的国际事件的分析表明,这些事件的2/3具有合作性质。例如,一些国家商定进行科技合作,并签署了157个用水条约。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就淡水而言,过去将不是未来的可靠指南。淡水作为一种可再生但并非无穷的资源,正在变得日益稀缺。即使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几乎与4500年前一样多,全球需求也稳定地增加,仅仅从1950年以来,随着世界人口从25亿增至60亿,人均可再生淡水供应量已下降了58%。此外,与石油以及其它大多数战略资源不同,淡水的大多数用途是无可替代的。淡水对种植粮食作物、制造商品和保护人类健康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虽然历史表明,与水有关的合作是一种规范,但并非规律。在过去50年里,1/4与水有关的事件是敌对的。尽管这些敌对事情的绝大多数只涉及口头对抗,但对立国家在37次记录在案的事件中不仅仅彼此辱骂,而且开了枪,炸了水坝,或者采取了其它形式的军事行动。13、选出对世界淡水资源正变得日益稀缺的根本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世界可利用淡水总量不断减少。B、全球对淡水的需求量稳定增长。C、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 D、淡水可再生但并非无穷,且淡水的用途大多无可替代。14、第段中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从文中找出能证明你观点的材料。不能删去。“似乎”这里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