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字教学从观察开始 什邡市实验小学陈春艳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之一,鲁迅先生曾指出汉字有“形美以感目”的特点,而书法艺术则将汉字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很有必要写好一个个方块字,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的要求是: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可见,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小学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怎样让学生的书写从一开始就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呢?这就需要从最初的观察开始进行写字教学。一、观察田字格,了解汉字的家学生写字之前就要认识田字格。简单来说,田字格是一种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板,它就像汉字的家。教学时,老师一般会让学生诵读“田字格儿歌”,熟记田字格的各部分。其实在教学时还可以把竖中线再细分为上、下竖中线,横中线细分为左、右横中线。这样就为学生以后在欣赏、书写汉字时能准确地感受每种笔画、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打下基础,让学生知道汉字的笔画不是随心所欲地胡乱摆放,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记住了田字格的各个部位,才能让学生在观察汉字的起笔、收笔时找到更准确的位置。二、观察笔画位置,了解汉字组成学生观察田字格后,紧接着就是动手写笔画。但这时,学生对每种笔画的长短、方向还不知道。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会观察每个汉字中每种笔画在田字格中起笔、收笔的位置,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写字之前的观察指导。(一) 观察不同笔画的写法不同的笔画,写法是不一样的:如:横一般写在横中线,它的起笔就是从左横中线的中间起笔向右写到右横中线的中间停笔;竖一般从上竖中线的中间起笔向下到下竖中线的中间停笔让学生了解、掌握这些基本笔画的长短、运笔的方向及力度,就为下一步书写汉字规范摆放笔画打下基础。(二) 观察相同笔画的不同写法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在不同的汉字中,即使相同的笔画其写法也是有变化的。如:点有长点、短点、中点、测点、左点、右点之分,横有长横、短横、平横、斜横之别。类似这样细微的差异及变化,不让学生去细致观察、辨别,学生怎么能把汉字写得正确、美观呢?汉字中许多独体字组合到合体字中时,其中的有些笔画要发生变化。如“子”在“孩”中,横要变为提;“土”在“地”中,第二横也要变为提等。这样的情况很多,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准确把握,学生就能把字写对写好。三、观察老师书写,了解书写顺序学生仅仅会观察笔画的写法还不能按要求写好汉字,还要掌握汉字的书写顺序。一年级写字起步阶段,老师要详细指导笔顺规则,对每一个字中的每一种笔画都要尽量严格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教师要在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并做到边演示边讲述:所写汉字的结构,笔顺规则,笔画间的穿插等。学生在第一册主要学写独体字,因此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范写重点了解独体字的书写顺序,特别是一些形近字但笔顺又有很大区别的就更需要观察教师的范写,如:教学“山”和“出”;学生只有准确掌握了独体字的书写顺序,才能写出间架结构协调的汉字,才能为以后书写合体字打下基础;到了第二册后学生主要学习合体字的书写,这时学生的观察重点是各种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如:左右结构的字有的左窄右宽,有的左宽右窄,老师在示范时要讲解哪种情况左窄右宽,哪种情况左宽右窄;上下结构的字有的上大下小这些书写规则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这些书写规则,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独立书写,并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四、观察同学书写,了解书写质量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来说,仅仅观察教师的范写和书本上的范字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在观察后的第一次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观察同学的书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皮”,在观察“皮”后,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将他们这些字在展示台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让学生再次进行书写,效果就好得多。写字教学要从观察开始,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仔细领会写法,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各种结构的笔顺规则,才能写出正确、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写出汉字这种方块字的形体美。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教师在每个学段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书写质量,才能把汉字的美发挥到极致,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汉字,爱上书写汉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