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素质的有效途径思明区司法局 杜蕾城市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空间凝聚形式,是区域文明的核心地区,是文明发展的物质标志。而文明代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风尚,它不单单指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公民所特有的素质和修养,它还指对公民有益的教育和影响。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他们带来的一些“反文明”行为制约了城市的文明化进程,如何改变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素质现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一、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素质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就厦门市而言,目前,常住人口为217万,外来务工人员约有75万人,占34.56%。他们大多来自河南、安徽、辽宁等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多居住在条件较差的各类出租房里,加上他们流动性大,很难对他们进行统一的、有组织的文明教育管理,虽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外来务工人员的文明素质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与国际贸易旅游城的城市定位及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相比仍有许多不相称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文明素质良莠不齐,破坏环境卫生,扰乱社会治安等问题比较突出。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存在问题有:(一)主观上追求文明的意识缺失1、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文明意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低,大部分是初中以下学历,现代文明意识不强,无论是交规意识、环卫意识还是养成科学、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所倡导现代文明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他们的知识获得往往来自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能知道的各种知识都是极其有限的,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平常很少阅读法律书籍,专门类报刊杂志更是很少接触,知识的匮乏使他们对自身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乱倒垃圾、随意破坏草坪等,缺少正确的认识,不以为意。2、没有归属感,缺乏主人翁的热情。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为了生计,不远千里来到陌生城市打工赚钱,但生活上的差异、薪酬待遇上的不平等,使他们感到自己在“身份地位”上与“城市人”有较大的差别,归属感日益缺失,对城市文明的接受与融入也日渐下降,缺少为城市文明建设做贡献的热情。(二)客观上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1、社会偏见带来负面效应。城市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外来务工人员,另一方面又对外来务工人员有一定的歧视,使他们很容易失去自身应有的自尊,造成心理失衡,产生偏激思想,容易走向极端。外来务工人员普遍素质偏低,就业谋生缺乏竞争力,再加上法制观念淡薄和流向无序的特点,外来务工人员的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影响社区治安状况的主要因素。2、多数用人单位对外来务工人员学习教育不够重视。对很多用人单位来说,对务工人员进行“义务”方面的宣传教育,教育他们遵守劳动纪律、厂规厂纪就够了,至于精神文明这个看似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不上钩的教育内容,自然是得不到重视,一些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经常安排工人一天两班倒三班倒,他们认为招用外来务工人员的目的是干活,多数企业没有安排给外来务工人员进行法制培训、文明教育的时间。而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关心的是干活挣钱,对普法教育、文明素质的提高也不感兴趣,加上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强度大,休息时间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主动挤时间学法、提高精神文明了。所以用工单位不组织,他们也不愿意学法。外来务工人员无法从用人单位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自身又缺乏文明教育学习的意识,便出现许多“反文明”的行为。3、自身权益难以保障,缺乏接受文明教育的精力许多用工单位不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即使签订合同,在工资待遇、福利保险、工伤处理等方面也不依照合同执行。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克扣民工工资现象突出,因欠薪引发的事端时有发生。为了糊口外来务工人员疲于奔命,但生活水平仍普遍偏低,并且还有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如:他们及其子女的教育、医疗、卫生、保健、法律救助等权利都有别于常住人口,得不到保障。这使得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接受正规化的普法教育,文明素质无法得到提高。 二、途径和方法(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厦门市75万的外来务工人员,不仅是城市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抓好这75万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礼仪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文明城市建设,提高文明城市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外来人口文明教育工作,把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和文明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即将开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迎检工作为契机,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素质为重点,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把外来务工人员文明教育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任务。外来务工人员文明教育工作的管理,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区教委、司法局、安全生产监督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会、妇联等有关单位共同协助,发挥本部门职能,通力合作搞好全区外来务工人员文明教育工作,保证外来务工人员文明教育工程健康有序发展。(二)加强宣传,制造良好氛围以基层司法所为平台,借助“五五”普法启动这个有利时机,开展法制、精神文明宣传,不断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文明素质,借助报纸、电视、电台等各类宣传媒介,采取宣传图片展览、分发文明倡议书、进行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引导辖区内广大外来务工人员,使他们能够逐渐意识到哪些是不文明行为,是违章行为,是应该摒弃的;而哪些是文明行为,是应该提倡的,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可以组织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参与到街道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来,与文明督导员共同纠正不文明行为活动,改善和创造文明整洁的外部环境,反过来良好的环境又能陶冶他们的情操,二者相辅相成,让他们在参与中加深对文明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树立起“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责任人”的观念,从而把创建文明的城市环境转变为一种自觉行动。(三)多元培训,提高文明素质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文明素质,激发他们热爱厦门,建设厦门的积极性,要进行多元化的培训,可以通过“民工学校”、“民工夜校”等形式,突出抓好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工作:一是文明素质培训,即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紧密结合国情、市情、区情,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礼节、礼仪、礼貌等教育,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养成文明做人、规范做事的良好行为规范。如: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个街道至少在一个工地建立一所文明教育学校、组织一次文明教育讲座、在工地举办一场文明教育宣传晚会。二是法制观念培训,即主要以基层司法所为力量,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案例分析谈论会等的方式,重点结合“五五”普法,讲解劳动法、合同法、婚姻家庭法等常用法律法规相关知识,把抽象、枯燥、概念化的法律法规内容,变为生动、形象、具体化的案例,使对外来务工人员通直观的了解,接受法制理念熏陶,进而促进他们的文明素质的提高。三是文体活动培训,即进行诗歌、书法、绘画、棋类。健身操等知识培训,普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培育外来务工人员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如可以通过开展以文明创建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组织开展别开生面、妙趣横生的趣味运动会,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拉近了他们与城市的距离,激发了他们与厦门共文明、同发展的热情和干劲。四是专业技能培训,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提供计算机、电工、插花、美容美发等专业技能取证上岗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城市文明,做一个合格文明的厦门人。(四)维权援助,关爱外来务工人员。让城市走进外来务工人员生活,让他们融入和谐城市,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通过切实做好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管理和服务并重、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来达到。坚持以人为本,实行用工登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用工企业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加入工会,明确待遇和权利,赋予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同等就业生活待遇,同工同酬,一样享受城市社会福利等。通过基层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等为民服务的窗口和单位,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解决他们的维权问题,以低廉甚至免收诉讼费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依法维权中来,从中增强法律意识,进而推动文明素质的不断提高。(五)利用阵地,“文明教育进企业”。监督和引导辖区内企业,发挥阵地优势,制作完备的课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员工举办“文明行为规范”讲座。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一个员工影响一批员工,一批员工带动一个区域,并以此来带动外来务工人员整个群体对文明素质教育的关注和城市意识的增强,最终实现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同时,积极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设置了符合安全、卫生规定的淋浴室、娱乐室、医务室、宣传栏等生活设施,保证农民工物质、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上。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的齐抓共管下、全社会的关心帮助下,各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文明素质的新途径、新方式、新措施,增强文明教育的广度、深度、效度,外来务工人员必将为构建和谐厦门、文明厦门做出更大的贡献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