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生三步骤助学案学习目标一、通过学习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二、通过对课文不同形式的朗读,课堂交流、重点语句的圈划与品读、讨论,了解认识三步骤的内容与意义。三、正确认识物质享受与人生价值、精神追求三者关系。知识链接一、作家简介钱穆(1895年1990年8月)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江苏无锡人。字宾四,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钱九岁入私塾,熟悉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13岁入常州府中需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他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很大的影响。二、人生十论内容简介本书汇集了作者讨论人生问题的三次讲演,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骤”,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征诸当今潮流风气,探论“心”、“我”、“自由”、“命”、“道”等终极问题,而不离人生日常态度,启发读者追溯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源,思考中国人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根本。三、创作背景本文是钱穆先生于1978年11月在香港大学文学院所作的演讲。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严谨的逻辑通俗地表达出来,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自有一种大家风范。本文将人生分为三个步骤或三个阶段:其一为“生活”,即物质文明;其二为“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人文精神;其三为“德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三十多年过去了,也许今天的我们读来会觉得有些“古董”气,但慢慢品味,静静思索,对我们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有裨益。基础训练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箪食( ) 瓢饮 ( ) 跋涉( ) 狐裘( ) 帛袍( )二、解释下列句子1.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 足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做人第一要讲生活,这是_ 。第二要讲_,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_。最高的人生哲学讲的则是_。德性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古今人类共同的。人生的归宿也应在此。学法指导导如何揣摩和品味语言? 例:我们是为了维持我们的生命才有生活,并不是我们的生命就是为了生活。生活应该在外层,生命则在内部。生命是主,生活是从。分析:作者在这里阐释了生命和生活的关系。他认为生命是目的,生活是条件和手段,是为了维持生命而存在的。“生活应该在外层,生命则在内部”,外层即外在的物质追求,内部即内在的心灵精神生活。心灵精神生活是目标,是主要的;物质生活是手段,是辅助的。精神人生的意义胜过物质人生,因此,在物质生活上只求最低限度的满足即可,我们应该去追求精神和生命的高质量。倘使在生活上有无限的要求,那么我们人生就变成专为生活的人生了,手段变成了目的,本末倒置了。知识加油站:品味语言的方法一、咀嚼法 语言文字的品味,要“咬”要“嚼”,要细细 地咀嚼,要有一字不肯放松 的谨严。二、比较品味法 比较,才能鉴别。这是人们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在语言品味中,最适宜比较法,以达到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运用语言能力之功效 。具体做法有: 1.“添加”与原文相比 2.“删减”与原文相比 3.“调换”与原文相比 4.“前后改动”与原文相比三、情境体悟法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运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创设情境境 2.运用图画展示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 3.运用音乐表达的内容创设情境 4.运用恰当的提问和点拨创设情境四、朗读品味法通过朗读进入到作品所营造的艺术境界中,进而感受到它的情境、意境,体味作品的音乐美、绘画美。五、生活体验法学习、品味语言,解读文本,要从生活方面去体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在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要“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理解其义,晓悟情趣,诱发语感,让学生将语言形象升华为 自我的、独特的体验。 疑难汇集疑难问题收集错题收集能力提升一、谈谈你对 最后一段话的理解。做人第一要讲生活,这是物质文明。第二要讲行为与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人文精神。最高的人生哲学讲的则是德性。德性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古今人类共同的。人生的归宿也应在此。二、作者把人生分成三个层次,你觉得自己的人生处于那一个层次?为什么三、人生三步骤是一篇教育性的演讲,意在向听众传达人生的意义并鼓励青年学子为自己的人生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成长而奋斗。如果那天你也在场,你会被他的演讲打动吗?为什么?参考资料基础训练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箪食dn 瓢饮 pio 跋涉b 狐裘qi 帛袍 b二、解释下列句子1.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区别于禽兽的行为并没有多少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3. 足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博爱可以称得上仁义,行动要讲究义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道”。具备了这些条件,我认为便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了。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物质文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文精神 德性能力提升一、这是对人生三步骤内容的归纳总结,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它告诉我们,在生命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不可缺,精神文明更重要,而圆满发展德性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和阶段,是人生的终极追求和价值之所在。“德性是个人的,同时也是古今人类共同的”,是说德性是个人修养的结果,但它一旦发展圆满,成为众人的榜样与标准,则可常存天地间,永生不灭。二、略三、会被他的演讲打动。作为一篇讨论人生问题的演讲词,本文体现出一种大家风范。一方面,作者语气随和,娓娓道来,如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全然没有说教的成分。另一方面,作者善于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文辞也非常简明。作者举些日常生活事例来阐释道理,读来明白如话,浅显易懂。作者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谈论人生的。他充分肯定了儒家的一些传统观念,认为孔孟之道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文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发展德性的思想等,都是儒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观念。另外作者所举事例也多是从古代典籍中信手拈来,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熟稔和推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