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工程施工与造价浅谈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摘要:环境监测网络是把空间分布星罗棋布、业务相似的若干监测站点按一定组织、程序相互联系,构成相互协调的系统。完善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应包括环境要素的监测业务网络(包括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噪声、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等环境监测网络)、监测管理网络(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管理网络)和监测信息网络(包括数据报告、信息传递和在线监控网络系统)。关键词:中国大陆,环境观测网络,管理,建设,发展,制度中国陆态网络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连续动态监测功能的多用途、开放型和数据资源共享的国家地球科学综合观测网络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专家称,它将与美国PBO(板块边界观测计划)和日本GEONET(地球观测网系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世界上性能指标最先进的三大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据介绍,中国陆态网络是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观测为主,辅以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人造卫星激光测距(SLR)等空间技术,并结合精密重力和水准测量等多种技术手段组成,主要用于监测中国大陆地壳运动、重力场形态及变化、大气圈对流层水汽含量变化及电离层离子浓度变化等,为地震预测、空间天气等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产品服务,同时兼顾国土测绘、大地测量和气象预报等综合应用。陆态网络还将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诸多领域:为公路、铁路、航运提供导航服务;为精准农业、采矿、石油勘探、环境管理与研究、保险、电力、通信、建筑、公共安全监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灾害紧急救助等提供服务;加速中国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化发展。中国陆态网络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由中国地震局牵头联合解放军总参测绘导航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中国气象局、教育部等6部门共同建设。该项目于2006年10月立项,2007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2月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四级环境监测站,也形成了一定的监测能力。但是,这些监测站并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和具备网络运行功能,也满足不了当前环境管理的需要。其原因在于环境监测工作是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系统的归口管理和指导;对于不同功能的环境监测网络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网络功能设计;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软硬件条件准备不充分,支持和约束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运行的法规、标准、制度和技术规范不完善和不配套;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管理的职责不清,上下各层级间的职责和任务混淆。因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应该按照“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系统分类规划和设计,法规制度配套完善,职责任务上下厘清,合理配置社会监测资源”的总体思路进行。一 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环保部门对环境监测曾经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业务的归口管理,后来在机构改革中就把专门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撤消了,环境监测的科研、标准、规范、法规、能力建设、业务管理等事项都分散到各个部门去管理,这样使环境监测工作没有了统一的业务归口管理和指导。虽然,各有关部门都在管,但是没有一个部门从总体上对环境监测从网络建设、法规标准、质量控制、能力建设、人员培训、数据的收集处理、传输分析和发布等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监督管理,所以管理的部门虽然多,却没有一个部门能够对环境监测工作从总体上负责。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仅仅是一个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保障部门,也不能起到统一协调归口管理环境监测工作的作用。目前,尽管我们有了四级环境监测站,硬件条件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但是只相当于有了电子零部件,没有进行系统的组装,仍然不能发挥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样,因此,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必须进行系统设计,统一归口管理。从国家这个层面上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从行政上加强环境监测的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要设立专门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主要任务就是对环境监测的科研、标准、规范、法规进行系统的设计规划和管理完善,对环境监测队伍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监测网络建设、质量控制、信息披露、业务工作开展等进行归口管理和指导;这样既可以从外部体现环保部门从全局上对环境监测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的地位,从内部又可以避免目前环境监测的管理多头分散,各自为战的弊端,能够形成统一的环境监测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统一的工作措施和手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和能力的形成。二 系统分类规划和设计在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环境监测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和指导的前提下,国家这个层面主要任务应该是根据环境监测的不同目的任务和功能规划设计不同的环境监测网络,比如可以考虑按环境管理的需要分为环境质量监测网和环境污染源监测网。(一)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可以考虑按监测要素规划设计为:水、大气、土壤、噪声、核和电磁辐射、生态等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环境与健康监测预警网络。1 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可规划设计为江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区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地质水环境监测网络等;这些网络结合起来就可以从总体上反映我国地表水的环境质量。2 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方面,可以规划设计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农村大气环境质量等监测网络。3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4 噪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5 核和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6 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可以规划设计为草原生态、森林生态、沙漠生态、河流湖泊生态、农村生态、城市生态等环境质量监测网络。7 环境与健康监测预警网络。可规划设计为水、大气、土壤环境指标监测网络和生物生理指标监测网络。环境监测网络的设计和分类可以根据管理的需要和技术的可能性来进行划分,可分得笼统一些,也可以分得具体一些;网络与网络之间并不是绝对隔离的,如果它们的一些监测点位在监测方法规范和内容方面都相同时,可以是交叉重叠的。按这样的思路设计和建设不同类别的环境监测网络既可以分别了解和掌握不同行业、不同要素、不同区域的环境质量,汇总起来又可以了解和掌握全国整体的环境质量状况。(二)在环境污染源监测网络方面,可以按污染源类别规划设计为工业污染源和农业污染源监测网络。 工业污染源监测网络可以按工业行业分别规划设计为不同行业的污染源监测网络。农业污染源监测网络分类同样可以依此类推进行规划设计。 这样按行业来设计和建设污染源监测网络既可以对各行业的排污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又可以了解和掌握各行业总体上排污的情况以及在排污总量中的比重,从而加强对排污大户的严格监督管理。三 法规制度配套完善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目前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还没有比较完善配套的法规和制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了环境监测工作条例,该条例属于部门规章,法律效力有限,从颁布到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该条例已经名存实亡,对环境监测工作已经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了。国家环保部门颁布的环境监测工作管理办法只是限于对环保系统的监测站和监测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并不是从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环境监测工作管理的层面,体现国家环保部门对全国环境监测的统一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全面系统配套完善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环境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环境监测的法规制度、标准规范是环境监测网络赖以存在和有效运行的基础和必要的保障条件,这是应该从国家这个层面必须做的工作。从建立一个系统配套的环境监测法规标准体系的角度考虑,在环境监测网络的法规制度建设方面主要应包括:1 制定环境监测管理条例。该条例作为环境监测的基本法律依据,主要是确定环境监测的地位性质、基本原则和任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框架、主要管理制度、经费保障条件等内容;2 制定环境监测管理制度,这主要是作为与环境监测管理条例配套的行政管理层面的规章制度,目的是将环境监测管理条理中设立的环境监测制度进一步的细化,转化成为可以具体操作实施的管理制度,用来指导和规范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和运行;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应该是由一系列的制度组成,主要包括各类环境监测网络的组织构成、运行方式、覆盖的地域范围、监测布点原则、监测因子、监测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发布、环境监测机构资质条件和认定程序等方面的具体管理要求和管理措施。3 制定环境监测标准和技术规范,这主要是与环境监测管理条例配套的技术层面的程序性操作性的规章制度,目的是统一标准,统一方法,统一操作,规范具体的环境监测行为。主要包括各类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数据的评价判断方法、监测点位布点技术规范、样品采样保存转移处理分析的技术规范、监测数据的记录处理分析传输和发布的技术规范等。4 制定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实验室及监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计量认证制度,监测数据的对比验证制度,和监测人员的技术考核制度等。内容是明确质量控制的范围、方法、程序、要求、结果评价、管理的措施等。5 制定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制度,包括技能培训和法规制度标准的培训;明确培训的范围、内容、方法、周期、考核等内容。6 制定环境监测经费预算和审计制度,明确各级环境监测经费预算的编制主体和编制原则、审批与划拨的程序、经费的使用要求、经费使用的监督审计程序等。这一系列法规制度的建立,既为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和运行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还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上、技术上和经费上的保障,比较全面地完善了环境监测工作规范有序正常开展的软环境。四 职责任务上下厘清上下职责不清,也是影响环境监测工作效率不高,适应不了环境管理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清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环境监测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对于各级环保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避免职责混淆,推卸责任现象的发生,保证环境监测网络高效有序地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要分清国家和地方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管理中的职责和任务,包括了管理方面和监测经费方面的责任。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管理方面,国家环保部门的职责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并监督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全国各类环境监测网络极其建设管理的规范,指导和监督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环境监测工作;二是负责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地方各级环保部门的职责是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法规制度标准规范的要求规划和建设地方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污染源监测网络,在监测经费方面,国家环保部门的职责是负责编制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工作经费预算,并列入国家财政年度预算计划。地方各级环保部门的职责是负责编制地方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工作经费预算,并列入地方政府财政年度预算。污染源监测网络工作经费,应通过法律规定排污企业有义务向环保部门报告排污监测数据,从而由被监测的排污企业负担。通过分清各级环保部门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职责任务,从宏观上明确了国家这个层面主要是制定规则并监督实施,地方具体执行;从微观上明确了国家需要的各类环境质量数据由国家买单,地方需要的各类环境质量数据由地方买单,污染源的监测数据应该由企业向环保部门申报,应该由企业买单。这样就厘清了国家、地方、企业各自的职责和任务,说清了工作经费的来源,避免了过去职责不清,经费不落实,监测不到位,效率低下的弊端。另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作为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支持单位,主要职责是配合国家环保部门实施环境监测方面的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具体包括 作为环境监测技术中心:负责各类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编制;负责各类环境监测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编制;负责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总体规划设计和点位布局设计;负责国家级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的建设和技术管理。 作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心:负责环境监测实验室及仪器设备、质量控制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技术考核;负责环境监测单位资质条件的编制和认定考核;负责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制度的建立及组织人员培训与考核。 作为环境监测数据中心:负责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传输发布等管理制度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