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生本原真理夫道德如何解釋,令後人了然於心,而無一疑義乎?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中庸曰,率性之謂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大學曰,在明明德,又曰明明德於天下。先就道字解之,而欲解道字,必先解性字,性非他,天命之謂性也。來自註中庸者,皆將命講作令字,即鄙人前註中庸亦未能出此範圍,究之此句講不明白,天下萬世人人實無入道德之門。何以言之?凡事人必先知之真,而後能行之篤,未有知之不真,猶在疑似之間,而行之即能篤實已造究竟之詣者也,然則天命之謂性一句,此處命字不當令字講,而當載字講,載即主宰之謂也。中庸末章引詩,所謂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是也。且又引詩云,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又論語云,五十而知天命,畏天命。又易經云,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凡此皆主宰之謂也,並無一處講為令字,命字離天而言,或有當令字講之處,命字合天而言,決不能當令字講,天命二字,即天之主宰之謂也。子思子所處時代,凡人之言性者,甲以此為性,乙以彼為性,其說種種不可枚舉。子思子欲明道於天下萬世,乃引孔子之言以定之。曰,凡時人所言如何謂性,如何謂性者,皆非性之真詮,惟天命乃謂之性,顯言之即天之主宰之謂性也,天之主宰,非即上帝乎?上帝方為性。何以言之?性無中外,無古今,無人物,統古今中外人物,皆是一性之所總持。以故鄙人嘗謂性是天地萬物公共的,只有一個,並無其二。而魂則人人物物各有一個,其數無量,並非如性之獨獨一個,性者,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魂者,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人不惟與人是一個性,即與物亦是一個性,人物皆一性之所總持也。物不待詳言矣,而人人骨肉之身,乃是死物,並不能知覺運動,所以能知覺運動者,魂也。魂亦不能自為知覺運動,而所以使魂能知覺運動者,則性也。性即天命也,天命即上帝也。上帝不在人身軀之外,而在人身軀之中,人與上帝非離而為二,乃合而為一也,人即上帝,上帝即人,人離上帝則一死物,不能知覺運動,而遊魂為變矣。人身賴魂以知覺運動,魂賴性以使其知覺運動。茍離性則魂不能自為知覺運動,魂猶月,性猶日,月本無光,借日之光以為光,魂亦無光,借性之光為光,魂附性則能知覺運動而為人,魂離性則不能知覺運動則為尸。人之所以生者,以性也,非以魂也,故性字從心而生,魂字從云從鬼。人能呼吸空氣而生,不能呼吸空氣而死,魂來身則能呼吸空氣而生,魂去身則不能呼吸空氣而死,是知魂附性則生而為人,魂離性則死而為鬼,猶之魚附水則生,魚離水則死也。性又譬之海水,魂又譬水中之浪,水被風激則有浪,風止浪停,而水不滅,性又譬之天空,魂又譬之空中之空花,遇緣至則有花,緣去花無而空仍在。故嘗謂人死而性不死,以性無死,人死而魂亦不死,以魂亦不一生即死也。若觀人播弄傀儡以為戲劇者乎,傀儡之手舞足蹈,非傀儡能手舞足蹈,乃線索牽動之也,線索非自能牽動,以幕中有人暗為牽動之也。且幕中僅有一人手使線索,即能使全臺傀儡皆能手舞足蹈焉。夫性即牽動傀儡之人也,魂即傀儡之線索也,骨肉之身即傀儡也。緣古今中外無量數人骨肉之身,皆一人之所牽動也,即皆一上帝之所牽動也,魂不過其線索耳,一人一線索,即一人一魂之明證也,幕內一人能牽動全舞臺傀儡,同手舞足蹈,即一上帝能牽動古今中外人人同手舞足蹈之明證也。以故人之死也,非上帝之絕人,乃人之絕上帝也。猶之舞臺上傀儡有一線索偶斷,幕中人雖欲牽動之使其復手舞足蹈而不能矣。此釋迦佛睹明星而悟道時,所由歎曰,奇哉奇哉,大地一切含靈,皆有金剛法性也,夫佛說金剛法性,非即儒道基回各教之所謂上帝乎,是知釋迦見性,即見上帝也,即見天命也。孔子曰:知天命,又曰,畏天命,夫畏之,必先知之,知之必先見之。大學曰,顧諟天之明命,顧即見也。吾輩庸人,未能見性者,良由道眼未開耳。經云,汝等欲見上帝而不可得者,緣汝等尚於身口意三業之淫、殺、盜、綺語、妄言、兩舌、惡口、貪瞋痴之十惡,尚未清淨,由是障故,不能得睹上帝慈顏。夫斷障之法,當生大慧無起疑惑,無起貪嗔,無起淫慾,無起嫉妒,無起殺害,無起凡情,無起凡思,無起聲色,無起是非,無起憎愛,無起分別,無起高慢,無起執著,凝心澄慮,萬神調服,心若太虛,內外貞白,無所不容,無所不納,道眼既開,而後得睹上帝慈顏。然則鄙人今解中庸謂天命即是上帝,不惟證之孔子本人之言,確無疑義,即證之佛道之言,亦確無疑義矣。上帝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見,無所不聞。子既以人即上帝,何以人不能無不知能見聞乎,曰,子未能完人之量,故不能無不知能見聞,倘子果能完人之量,則自無不能知能見聞,有斷然者。孔子非亦一人乎,何以能聰明睿知。孟子非亦一人乎,何以能美大聖神。老子、釋迦、耶穌、穆罕,非亦一人乎,何以能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與一切神通護化,令人不可思義,不可捉摸。所以然者,孔孟老佛基回,能完其為人之量,將其個人獨具之魂,煆煉之,堅固之,俾其與人人公具之性,合為一體,永永不與性脫離關係,以故上帝之知能見聞。即孔孟老佛基基回之知能見聞,上帝無不能知能見聞,孔孟老佛基回,亦無不能知能見聞也。吾輩庸人,不能完其為人之量,將個人獨具之魂,煆煉之,堅固之,俾其與人人公具之性,合為一體,永永不與性脫離關係。故半智半愚,亦迷亦悟,有所知能見聞,有不知能見聞。其餘惡人,則不惟不能完其為人之量,併將其個人獨具之魂,戕賊之,鑿喪之,致其與人人公具之性,愈離愈遠,脫離關係,不但無不能知能見聞之造詣,萬無僥倖。即如吾輩庸人,有所知能見聞,有不知能見聞之伎倆,亦且喪失。上月鄙人在奉天錦縣會場講演,大意謂人必實行道德,保住人人公具之靈性,然後可免去個人獨具之靈魂痛苦,即此故也。惟惜爾時以時間過促,未暇將此所以然之理發明盡致,俾無漏義,茲請為大家補錄焉。性為先天,魂為後天,性為先天無形無量之金光,無量數劫不壞,魂為後天有形有量之金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劫即壞,先天無形無量之金光,渾然而為人目所不可以見見,人心所不可以思思,後天有形有量之金光,釐然而為人目所可以見見,人心所可以思思,先天之金光,難言之矣,後天之金光,可略言也。大凡後天之水易變,遇熱則成汽。後天之火易變,去薪則成灰。後天之木易變,火之則成炭。後天之土易變,燒之則成磚。而惟後天之金,則雖經經百煉不變也。夫惟不變,故能長存,亦能歷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劫不滅。人身之魂,即後天之金光也,究此人身後天一點金光,果何自來,曰仍從先天無邊金光之所發出而已,但一經發出之一點金光,則有生滅垢淨增滅矣。有生滅垢淨增減,而聖神仙佛庸愚凶頑,因之判矣。要之先天一性之妙,全在易之河圖。水為五行開先,然生水者卻是金,是大造以金為原始也。此先天金無邊之光,發出一點,落於人身便為魂,人必有此魂,方能與性相遙接而不斷絕關係,猶之傀儡,必賴線索方能手舞足蹈,而不與牽動之人斷絕關係,身與性固賴魂以為介紹也,人魂絕,則性不能牽動其身,而為一死物矣。羲皇作易,剖開太極,劈破天心,最初落下一點,便成乾卦,乾為天。孔子說之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乾為金。孔子說之曰: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乾即中庸所謂天也。元即中庸所謂命也。乾元即中庸所謂天命也。天命之謂性,亦可解曰,乾元之謂性也。夫乾元,非即先天無邊金光,圓陀陀,然明爍爍,然淨灑灑,然赤閃閃,然人人本來面目,而各教所謂無先無尊之上帝乎。宇宙萬有,無論何者,皆不得謂之性,而惟上帝方謂性也。上帝表現於物,則為金水木火土之五行。上帝表現於人,則為仁義禮智信之五常。行者行也,一刻不能止息。常者常也,萬古不能變遷五行與五常相表裏,人皆知肉體必賴食五穀以生,不食則餒,久不食則死。曾知靈魂亦必賴食五常以生,不食則餒,久不食亦死乎。孟子曰:言飽乎仁義也,又曰:配義與道,無是餒也,其明證也。人能保守性之仁,擴充性之仁,則能受木之福,而不受木之災。人能保守性之義,擴充性之義,則能受金之福,而不受金之災。人能保守性之禮,擴充性之禮,則能受火之福,而不受火之災。人能保守性之智,擴充性之智,則能受水之福,而不受水之災。人能保守性之信,擴充性之信,則能受土之福,而不受土之災。總之人能實行五常之道德,則能獲五行之福祿,而不遭五行之災害也。今天下何如乎?今天下之人何如乎?測隱之心不存,則失其性之仁矣。失性之仁,能不受木之災乎?羞惡之心不存,則失其性之義矣,失性之義,能不受金之災乎?辭讓之心不存,則失其性之禮矣,失性之禮,能不受火之災乎?是非之心不存,則失其性之智矣,失性之智,能不受水之災乎?誠實之心不存,則失其性之信矣,失性之信,能不受土之災乎?宜乎近年以來,全球萬國,水火刀兵瘟蝗飢饉,與夫天變地震,一切奇災異禍之迭臻併至也。然則人欲免去個人靈魂之痛苦,必先保住人人共具之靈性無疑矣。其故以性即上帝,上帝表現於人,即為五常。人茍不失仁義禮智信之五常,即為不絕上帝。能保住靈性,自然與上帝同在光明天國,共享極樂幸福,而免去靈魂深墬黑暗地獄,備受無量痛苦,良由靈性之樂,先天無形無限之樂也。今略舉一二,以備大家深思有得焉。如於人極困難時,解衣衣人,推食食人,或讀書久不解悟其理,一旦豁然貫通,併向人告語,俾人亦豁然貫通。再好印善書送人,俾人一律悔過遷善,嚴事上帝,其樂在當時,每有不可言喻者,即後日追憶之,依然快足於心,而無一遮礙,此樂屬於靈性,為永久者也。如飲食男女肉體之樂,或稍過度,而疾病隨之,是樂即改為苦因矣,此樂之屬於肉體為暫時者也。先天之樂廣而久,後天之樂隘而暫。後天有形有限之樂,較之先天無形無限之樂,相去殆不啻什百千萬億兆無量數倍。人又何苦窮極華洋,車馬宮室,飲食衣服,以逞肉體隘而且暫之樂,以致互相爭奪戰殺,成此極惡極危最苦之世界也,其大惑不解,亦為達於極點矣。倘人如再弗悟,上帝施以冥頑不靈之誅,竊敢斷其無一能倖免也。胡今天下之人,誤信過新學說,逐竟割棄無量數劫不壞之靈性,與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不壞之靈魂,而祗謀數十年最短骨肉之身,僅僅講極端奢侈華洋、車馬宮室、衣服飲食、以衛骨肉之身之生,不知實行道德,以保住人人公具之靈性,而免去個人靈魂無量痛苦,俾得永永長生乎。鄙人自九歲即建議創設萬國道德會,無非欲全球萬國人人實行道德,以保住無量數劫不壞之靈性,免去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之靈魂無量痛苦,較徒講華洋、車馬宮室、衣服飲食、以衛數十年最短骨肉之身之生者,相去天淵而已,此鄙人今日所以急急與諸公籌備萬國道德會之苦心也。萬國父老昆長諸姑伯姊,幸賜覽以匡不逮焉,萬國幸甚,中國幸甚,諸公幸甚,鄙人幸甚。江希張先生於民國十三年夏在遼薴省錦縣分會講演詞論酒、色喝酒可以拉近朋友彼此間之距離,或許,在生意經營上有些許之幫助。但是因喝酒而誤事,或酒醉駕車出意外,層出不窮。所以呂仙祖曰:酒可以合歡,不可以亂性。 亂性,我們稱為發酒瘋。這是修道中人最嚴重的障礙。發了酒瘋不但會被別人看不起,而且,朋友也會肯定,你是一位無法掌控自己的人。那麼朋友肯定會離你而去,而注定孤獨一身。 然而,呂仙祖又曰:道家好酒為練性,佛家戒酒求清靜。所以,修道之人,便是以酒過三巡後之定力展現,來斷定修身養性之成果。更多的人三杯下肚,便借酒裝瘋或以酒壯膽,來展現其內心世界本能之反應。或許說了不該說的話,或許做了不該做的事。 可見,以酒來練性,那種階層是高段的,但心猿意馬是不容易被鎖住的。而若能成功,那必可成大成就之人。 所以,佛家就乾脆戒酒來求清靜。或許是壓抑了人們本能之本性;就像理了光頭,而抹去了男女之相一樣。果如此,就像地球吸收宇宙中之能量,終會有火山爆發的一天。於是,修行了大半輩子,到最後還是功虧一簣。如此之因果,還大有人在。 是故,儒道學說一再強調,學道要順應自然,絕不可逆天而行。這已經是最重的話了,大家請仔細的思考其中原由吧! 再來,色者:形形色色之事物,而以女色為其代表。所謂酒色財氣,乃人生之四大障礙。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真的,好色乃人之天性,而好德就有種種的限制。 然而,有了道德規範,才能顯示人與禽獸之差別。有所謂: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但創始人李小姐,最後還是乖乖地嫁作人婦。且還常常站出來,做捍衛倫理道德的衛道者。可見,此句也已矯枉過正了。 所以要完全戒色,那根本就是違反天性、違反大自然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