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5页 / 共42页
第6页 / 共42页
第7页 / 共42页
第8页 / 共42页
第9页 / 共42页
第1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仲景医方的桂枝当是桂皮(肉桂)林亿等将张仲景医书的桂类药名改为桂枝仲景医方的桂枝当是桂皮(肉桂)真柳 诚(北里研究所东洋医学总合研究所医史学研究部/东京) 绪言 1-1 对药物的疑问日本和中国、韩国的分歧 流传至今的仲景医书一般认为有伤寒论(以下简称伤寒)、金匮玉函经、(以下简称玉函)、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书中所载桂枝,在日本使用的是日本药局方规定的桂皮,即Cinnamomum cassia和同属植物的树皮1。中国药典把日本的桂皮和同一药物规定为肉桂2,但现在中国的肉桂并不是仲景医书中所载的桂枝。而仲景医书的桂枝被中国药典称为C.cassia的嫩枝全体3。可是,这种药物,在日本药局方中没有。韩国的规定和中国相同。 这样说来,仲景医方中的桂枝,日本用的是树皮即桂皮(肉桂),中国、韩国用的是嫩枝即桂枝,究竟一种正确呢? 1-2 对药名的疑问仲景医书的记载不一致 仲景医书中桂类药物,除桂枝以外,还偶有其他不同的名称。例如:伤寒发汗吐下后病篇五苓散中的桂心4、玉函卷七的五苓散中的桂5、金匮痉湿日+(渴氵)病篇葛根汤和痰饮咳嗽病篇五苓散中桂6的配伍。而其他的五苓散、葛根汤中都是桂枝。还有金匮疟病篇白虎加桂枝汤中配桂7,伤寒、玉函、金匮的桂枝加桂汤中配桂枝8,可见其加味和配伍的药名是不一致的。另外,伤寒、玉函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9中所除去的显然是桂枝,也与方名中的“去桂”不同。 1-3 问题的所在和研究方法 仲景医书中的这些桂、桂心都是桂枝么?还是其他别的药材呢?如果是同一种桂枝的话,为什么又用桂、桂心等不同的名称呢?如果分别是不同药材的话,那么,桂枝、桂、桂心三者的区别在哪呢?就是说,问题的关键,在于仲景书中的桂枝究竟是何种药物,与桂、桂心到底有什么关系。若把这个问题弄清楚的话,则日本、中国、韩国对于桂枝的不同解释,或许能随之解决。 但是,仅仅依据现存的伤寒、玉函、金匮等书,想正确地考察这一具有名物变迁的历史问题,是比较难的。在此,本人想从考古学、植物学、文献学的不同角度出发,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总合地进行一下讨论。 汉代以前及汉代的桂类药菌桂、桂、木+(侵-亻)、木桂 2-1 非医书的菌桂、桂、木+(侵-亻)、木桂 作为药物、调味料、香料,早在汉以前及汉代的书籍中就有记载。如楚辞离骚10中的“菌桂”和“桂酒”,礼记 檀弓上11中载有“桂”,尔雅12曰“木+(侵-亻),木桂”,说文13曰“木+(侵-亻),桂也”等等。从尔雅和说文的记载来判断,木+(侵-亻)、木桂、桂似乎是同物异名,可是,都没有关于形状的记载。关于形状的解说始于晋郭璞,郭氏山海经注曰:“衡山有菌桂,桂员似竹”14,尔雅注曰:“今江东呼桂,厚皮者为桂”12。“桂枝”一词虽然见于吕氏春秋、楚辞、后汉书15等书,但都不是作为药物的名称。 2-2 出土的中国古代的桂皮和现存的中国中世的桂心 在公元前168年埋葬的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7 种植物香药,被作为医疗的香料品。其中,有C.chekiangense的树皮小片,调查报告将其称为桂皮16。应该注意的是,其物已被除去了木栓层(粗皮)。因为这是王侯贵族的陪葬物,所以可以断定是上等品。在出土的桂类中,没有嫩枝。 日本奈良时代的756年,孝谦天皇把从唐进口的桂心等药物进献给东大寺,在现存的当时进献目录上载有桂心的名称,其实物至今仍保存在正仓院。调查实物的结果,是属于C.cassia及C.obtusifolium类,大小不一的板状半管状管状的树皮17,而且都去掉了木栓层。既然是天皇的进献物,肯定也是上等品。嫩枝全体的桂类,并不存在。而且,不论在当时的进献记录上,还是使用记录上都没有桂枝的名称。 据上所述,可知中国公元前,使用的桂类药的上等品是除去木栓层的树皮。到了中世,这种树皮被称为桂心。 2-3 出土医书中的桂、菌桂 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医书(公元前168年以前)中,记载着桂类药名。出现的频率如下:五十二病方桂9次,美桂1次,菌桂1次。养生方桂3次,菌桂3次。杂疗方桂4次。桂枝及其他桂类药名未见18。还有,在武威出土的医简(公元100年左右)中,只有桂的记载,共出现12次19。 从这个频率来看,可以推测,至汉代桂类药一般指桂、或菌桂。桂与菌桂的不同点,尚不清楚。很有可能,桂枝当时还没有作为药名被使用。 2-4 灵枢(太素、甲乙经)中的桂 灵枢夭寿刚柔篇和经脉篇分别记载着桂心、桂20的药名。但是,太素21、甲乙经22引此二文时均作桂。上述的汉以前及汉代非医书和出土医学文献中,都未见桂心的记载。可以认为,灵枢夭寿刚柔篇的桂,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改成了桂心。这种变化提示我们,也许后人把汉代的桂理解为桂心了。况且,灵枢、太素、甲乙经及素问中根本就没有桂枝这一药名。 2-5 小结 (1) 直至汉代,作为药名,一般称桂,或菌桂。另外,作为桂的别名,也有称木+(侵-亻)和木桂的。 (2) 当时优质的桂类药,是除去了木栓层的树皮,即是后来的桂心。汉代的桂有可能被后世理解为桂心了,因此,所说的桂,大概也有被去掉木栓层的桂树皮。进而,马王堆出土的桂类树皮,当时的名称也许就叫作桂。 (3) 桂类嫩枝的实物未见,据诸资料表明,桂枝当时还没有作为药名被使用。 (4) 就至汉代的史料、出土品考证,其名和物的关系尚不明了。桂和菌桂的区别也不清楚。关于药物及其区别,应该进一步研究近于汉至唐代的本草书。 汉至唐代本草书的记载牡桂、桂、桂枝、菌桂 据陶弘景本草集注(500年顷、以下简称集注),朱字经文的神农本草经(1-2世纪顷,以下简称本经)记有木桂、菌桂, 3-4世纪顷的墨字经文(以下暂称别录)始载桂于本草正品中。本经虽没有形状的记载,但以后唐代的本草书,作了比较详细的考察。在此,想研究一下各有关记载,在尽可能范围内考察唐以前的桂类药和其基原植物。 3-1 桂23和牡桂24 受别录的影响,桂被收载本草正品中。而桂最早载于3世纪初的吴普本草25中。可是,吴普本草、别录都没有记载形状。陶弘景在桂条注曰:“以半卷多脂者,单名桂,入药最多”。形状若是半卷的话,理应是树皮。可是,要从中国、韩国细嫩的桂枝上,剥取“半卷多脂”的树皮,是不太现实的。当时的桂一定是比嫩枝粗的枝或细干的皮。从“入药最多”的记载,桂在陶弘景时代,即6世纪前后,已经作为一般的桂类药使用了。 牡桂最早见于本经,与别录一样也没有记述植物及形状。陶弘景首次注牡桂曰:“状似桂而扁广”,显然说的是树皮。另,唐政府奉敕编纂的新修本草(659年,以下简称新修)及嘉礻+右本草(1061年)通过蜀本草(938-964年)转引的新修图经(659年),从实际产地,搜集各种有关资料,不仅内容详细,又有很强的可靠性。 新修、新修图经关于牡桂条、桂条的注解大致归纳如下: a.木+(侵-亻)、木桂、牡桂、桂是同一植物的皮,只不过有品质等方面的差别。 b.其幼枝的皮肉多、半卷状,味辛美者,称其为肉桂或桂枝。把剥去上皮(木栓层)的叫作桂心,是桂类的上品。 c.其老枝的皮虽不及幼枝的皮好,但肉厚的叫木桂、牡桂。 d.牡桂和菌桂是不同的植物,其区别只是叶的长度不一样。牡桂的叶长一尺左右,是菌桂叶的2-3倍。 据上述首先想确定一下牡桂(桂)这一植物。唐代的一尺,用大制换算约30cm,用小制换算约25c26。另一方面,中国自产药用樟科植物里,叶最长的是C.obtusifolium,约10-20cm,其次是C.cassia,约8-17cm27。这两种以外,都是短叶种,牡桂植物属此两种之类。现在市场上见到的多是C.cassia的树皮,这种树皮,在中国一般叫肉桂,在日本叫广南桂皮,相当于中国药典的肉桂和日本药局方的桂皮。另外,C.obtusifolium的树皮,中国叫山肉桂,日本叫越南桂皮,是肉桂和桂皮的上等品,中国市场上很少见。从而可以推测,唐政府规定的所谓牡桂(桂),大概就是现在的肉桂或桂皮。唐政府把半卷状的幼枝,多肉的树皮,叫肉桂或桂枝(现在的商品名叫桂通),除去木栓层的叫桂心。把老枝肉厚的树皮规定为木桂和牡桂(现在的商品名叫企边桂、板桂),其品质不如幼枝树皮的肉桂(桂枝)。总之,唐代的桂枝,就是现在的肉桂,现在的桂枝是将整个嫩枝作为药材使用,这并不符合唐政府的规定。 但是,唐政府既然清楚牡桂和桂是同一品物,又为什么分条记载?原因在于别录中牡桂、菌桂两条,以外又新设桂的条文28,因此,陶弘景集注虽把牡桂释为:“状似桂而扁平,这是沿用了别录的分类,没有将桂和牡桂统一起来。新修桂条的注:“剩出单桂条,陶为深误也”,也断定了桂和牡桂是同一种物品,只是分类仍依照别录、集注。而且,直至宋代的证类本草也承袭了这种分类,因此造成了后世的混乱。 3-2 菌桂29 菌桂,在本草学中始载于本经,但并没有形状的记述。别录“无骨正圆如竹”的描述,类似于山海经郭璞注。随代提及一下,仁和寺本新修所记不是菌桂,而是竹+(菌-艹桂30。竹+(菌-艹有竹的意思,又和菌相通,故所谓菌桂(竹+(菌-艹桂)的桂类药,大概是由于形类竹筒状,因而得名。其实,陶弘景也认为菌桂和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桂类药,他在集注菌桂条注曰:“正圆如竹者,惟嫩枝破卷成圆,犹依桂用,非真菌桂也”,“三重者良,则明非今桂矣,必当别是一物”。新修菌桂条注曰:“大枝小枝皮俱菌,然大枝皮不能重卷,味极淡薄,不入药用”。新修图经注曰牡桂叶:“长于菌桂叶一二倍”;24。由此可见,至7世纪,菌桂与桂(牡桂)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其小枝的树皮重卷,大枝的树皮不重卷,味淡薄,不作药用。 现在中国自产的桂类药用种类,只有C.burmanni,其叶长6-10cm31,仅是C.cassia和C.obtusifolium的1/2-1/3。中国称其为阴香皮或广东桂皮,大枝和干的皮香味欠佳,小枝的皮有香味。很有可能,7世纪以前的菌桂,就是C.burmanni的小枝。现在,饮用红茶等时,在世界上使用的英文名为“cinnamon stick”,是用马来西亚等国产的C.burmanni和斯里兰卡等国产的C.zeylanicum制成品,把直径数cm的嫩枝皮剥下,去掉木栓层,干燥之后,变成如同香烟粗细的卷状。其形状的确象竹筒状,和唐代以前文献记载的菌桂完全一样。这种cinnamon stick味甘稍辛可食用,这一点,与肉桂等辛甘味烈的药用C.cassia不同。也许菌桂也和cinnamon stick一样可以食用。 看一下本草经文,桂条的别录和牡桂条的本经、别录都分别列举了治疗的适应症。但菌桂本经仅作为一般荣养药记载:“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别录中关于菌桂没有任何记载。就是说,菌桂不是用来治疗的,而是作为增进健康的食品或香料被使用。与此相同的例子在本草中也可见,如:本经中的上品秦椒可食用,而下品中的蜀椒可作药用。马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