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政政策有效性一、凯恩斯主义者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者非常喜欢使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他们认为,对总需求的调控,财政政策比之货币政策更有效,财政政策是一种最 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既可以被用来变动总需求,以对付严重的通货紧 缩或者通货膨胀,也可以被用来微调经济,熨平经济周期的较大的波动。 财政政策的措施十分简单明了,如果经济正处于严重的萧条时期,财政政策就采取“减收增支”的办法,减收就是减税,增支就是增加政府开支和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减税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会使漏出减少,注入增加,会很快刺激总需求的 增加。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涉及到政府预算的制订和实施,由于时间间隔 较短,效应也就较显著。在西方国家,减税,主要是减个人所得税,既减 少漏出,又对个人的劳动和投资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增加支出和社会福利 的作用是直接扩大总需求。但是,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究竟会使总需求增 加多少,最终使GDP增加多少,很难作出估计。如果人们把减税和增加 社会福利的一部分钱用于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并且边际进口倾向较高的 话,则总需求的扩大就不会很大了。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对总需求的扩大作用甚小。增加政府支出是刺激 经济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政府支出可直接作用于总需求,因而有较充分 的乘数效应。同时,政府支出可以直接为宏观调控目标服务,更有目的性 和针对性。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扩大总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国民经济的瓶颈缺口,增加社会的生产能力。政府可以 把资金用于经济特别萧条的地区以帮助该地区的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可以 把资金用于不太使用进口品的项目上,尽可能以乘数效应增加GDP政府 可以把资金用于增加就业的项目上,以减少失业人口。但是,政府支出如 果花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话,就会耗费较长的时间,很难立竿见影。当然在 对付长期性经济萧条方面还是有效的。不过,政府实施的项目往往由于缺乏责任心和管理,工程质量较差,很多 被称为“豆腐渣工程”,弄得不好会劳民伤财。与解决通货紧缩缺口的财政政策相反,如果经济存在通货膨胀缺口,经济基本已 达到了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此时就应当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即增收 节支的政策,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从近代历史看,在西方国家,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存在过持续的通货膨 胀缺口,这主要是由于战争经费支出急剧增加所致。其余时候,基本上都是通货 紧缩缺口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只是暂时性地存在过。 20世纪 70年代西方国家存 在过一个怪现象,就是在高通货膨胀率的同时,失业率也上升,也就是滞胀。凯 恩斯主义者把滞胀的原因归结为在收缩总需求的同时,总供应也收缩了,这样抵 消了通货膨胀的效应,但国民产出也下降了,结果社会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 利用,失业率上升。总需求和总供应的同时萎缩会对总供应产生不利的影响。税收的增加会对劳动和 投资产生反激励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推动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政府支出的削 减会对某些依赖政府支出的部门(如卫生医疗部门、教育部门、公共交通部门 等)产生严重的影响,减少政府对社会的公共提供。对基础设施支出的削减会影 响到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持续的通货紧缩政策还会使私人投资减少。所有这些 都会使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减少。经验表明,对付通货膨胀并不难,即使有的国家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经过治 理,也能平息下来,难的是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不引发通货紧缩。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都可被用来微调经济,只要政府对总需求 实行有效的管理。所谓微调经济是指通过政府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干 预,以避免经济周期出现较大的波动。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作用更为明 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政府针对经济的冷热,实施相反的对策(逆向调 节),如果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高涨时期采用紧 缩性的财政政策,则国民经济的运行就会比自发运行的轨迹要平稳得多。当然, 政府要 完全熨平经济的波动是不可能的,也有可能由于对经济形势判断失误,使 国民经济秩序更加紊乱。政府调节经济的的主要问题是时滞。如果时滞效应很长,稳定经济的政策可能反 而会成为“不稳定的经济政策。”因此,只要对经济形势判断正确,财政政策制 定和实施得当,经济的波动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国民经济一样可以实现相对 平稳的发展。二、货币主义者对政府调节经济的做法持反对态度货币主义者反对把财政政策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的主要理由是:减税或增加财政 支出并不会对经济有什么刺激作用,国民产出不会因此而增加,因为在扩大总需 求的同时,货币供应也相应扩大了,增加的只是名义的GDP从长期来说,扩大总 需求的财政政策只能导致通货膨胀。特别是在浮动的汇率体制下,这个结果更为 明显,因为总需求的扩大会使本国的货币贬值,从而使进口品和进口原材料价格 上升,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公共部门的借款需求会增加,扩 张性的财政政策可能会使这种借款需求更高,结果可能会发生社会公众的信任危 机。利率可能会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最终会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抵消掉。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必须要与货币政策相配合,才会产生持续的效应,说 白了,货币政策是真正对总需求发生影响的因素。弄得不好,财政政策只会造成 总需求更大的波动。实施财政政策可能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对三方面的效应要作出 估计:( 1)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的变化对别的注入和漏出的影响程度究竟如何? ( 2)乘数和加速数的规模如何?( 3)时滞效应如何?货币主义者坚信市场的自身调整力量,认为上述的三方面的效应是很难估计的, 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行得到解决的,所以财政政策是没 有必要实施的。货币主义者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一种是会引起货币供应变化的财政政 策,另一种是不会引起货币供应变化的纯粹的财政政策,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 之所以会引起货币供应的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 币政策往往同时实施,二是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会连带出货币供应的变化, 而货币供应与财政政策的同方向变化会抵消财政政策的效果,扩张性财政政策会 引起货币供应的增加,收缩性的财政政策会引起货币供应的减少,结果对国民产 出的变化无济于事。再说,会引起货币供应变化的财政政策会对总需求发生影响,但这是货币供应变化的结果,而不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 后者对总需求的 刺激是有某些短期效应的,但由于时滞存在,要预测 人们对财政政策的反应是很 困难的,再加上各种复杂的经济因素都会 起作用,很难分门别类,对症下药,财 政政策不可能把经济调整到主 观设定的精确位置,微调经济的目的是很难达到 的。从长期来说,纯 粹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对国民产出是没有影响的,只会产 生挤出效 应,就是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减少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减少。财政政策的货币效应究竟如何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密切不可 分、实施财 政政策的时候,或多或少会产生货币效应,纯粹的财政政 策(一点也不影响货币 供应)几乎是不存在的;实施货币政策的时候, 也或多或少带有财政政策的含义。 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经济正处于萧条时期,本来财政预算是平衡的,政府为刺激经济 决定实施扩 张性的财政政策,产生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有 两种,一种是政府直接 向社会公众发债,社会公众把钱借给政府,这 不涉及到货币供应的变化。政府利 用财政赤字的同时,既刺激了总需 求,也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另一种方式是 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 这种国债发行方式结果增加货币供应。政府增加财政赤字,注入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均衡的国民 产出。政府 支出的增加会使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增加。如果财政赤字增 加的结果使货币供应增 加,市场利率可以因货币需求和供应同时增加 而保持不变,由于市场利率保持不 变,不会对投资产生影响,所以没 有挤出效应。如果财政赤字增加的结果没有增 加货币供应,市场的货 币交易需求增加后使均衡利率上升,利率上升的结果就会 使投资减少, 产生挤出效应,注入量就会低于期望的水平,国民产出不会增加。扩张性财政政策在货币供应不变的条件下,究竟是否一定会产生挤出 效应就要看 两方面的变化情况。一是货币需求弹性,即货币需求对利 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货 币主义者认为,货币需求是比较缺乏弹性的, 同样是灵活偏好曲线水平上移,利 率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凯恩斯主 义者认为货币需求是较有弹性的,总需求扩张 后,对货币的交易需求 也增加了,货币的灵活偏好曲线会上升,结果利率的上升 幅度不大。 二是投资弹性,即投资数量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货币主义者认为, 利率的变化会对投资额产生较大的变化。而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投资 额对利率变化通常是比较缺乏弹性的。投资者决定投资与否主要是取 决于经济形势发展趋势 和所生产产品的销售前景,而对市场利率的考 虑并不放在首要的位置,利率的变 化只对投资额产生较小的影响。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的实施只会对利率产生很小的影响,对投 资额的影响 更小,所以,基本上不存在挤出效应。总需求的扩大可能 会通过加速器效应使投 资额增加。货币主义者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会使利率明显上升,从而对私人投 资产生严重的影响,挤出效应明显 存在。他们的观点是,政府必须要减少财政预 算赤字。从长期来看, 假使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话,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会 完全挤出私 人投资。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由于在上述两个问题上的分歧, 导致两者对财政政策实施的效应预期发生很大的偏差。三、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问题研究上述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在财政政策上的诸多分歧是在市场经 济条件的背 景下产生的。我们不能照搬照套。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基 础是转轨经济,也就是 国民经济既有市场经济的成分又有计划经济的 影响。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原 理是来自于凯恩斯主义。我们可以 从凯恩斯主义者对财政政策的肯定性主张与货 币主义者对财政政策的 否定性意见中归纳出若干个主要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进行讨论, 以使我们在制定财政政策中避免一些盲目性,增加其有效性。对增加财政支出如何看?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 扩大国债的 发行,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应当肯定,这种做法是行之 有效的。通过基础设施 投资的增加,带动了相关行业的生产,从而进 一步带动了消费和投资。从投资项 目看,主要利用的是国内资源,因 此,投资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较大。为什么实行 积极的财政政策没有出 现货币主义者所担心的问题呢?首先,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没有导致通货膨胀。主要是两方面的原 因,一方面 我国的生产能力确实有过剩现象,总需求的增加促进了生 产能力的利用;另一方 面,我国还没有实行浮动的汇率体制,再加上 出口情况尚可,总需求的扩大没有 使本国的货币贬值域者说本来是应 当升值的),进口品和进口原材料价格没有因 之上升而引发成本推动 型通货膨胀。其次,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虽然使公共借款需求更高,但在增加财政支 出的同时,既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增加了货币供应,没有发生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 利率也没有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反而比以前降低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并 没有被抵消掉。再次,挤出效应很小,甚至没有。事实证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对利率几乎 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对投资额的影响更小,所以,基本上不存在挤出效应。 总需求的扩大可能会通过加速器效应使投资额增加。在我国现行条件下,财政支出的启、体效应是值得肯定的,需要研究的是结构性 效应。增加公共投资的最大缺点就是缺乏资金有效利用的监督,很容易引起浪 费。所以,一方面要改进公共投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可以考虑缩小政 府对公共设施的直接投资规模,把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与私人投资合股,或者增 加财政贴息和无息贷款,更多发挥私人投资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扩大政府支出的 乘数效应。对减税如何看?减税政策是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疲软时期实行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