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4 方剂学一、方剂学问答 1简述常用八法的基本含义。 汗法: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下法: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温法: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补法: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2简述方剂的基本结构。 方剂的基本结构简称君、臣、佐、使。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臣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方剂的主要变化形式有哪些? 药味加减的变化、药量增减的变化、剂型更换的变化。 4解表剂的含义、适应范围、使用注意有哪些?含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适应范围:解表剂主要用于各种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使用注意: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在服法上,一般宜温服,药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服药期间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若表邪未尽,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5解表剂分几类?各类的适应证及代表方剂是什么? 解表剂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类,分别适应于表寒证、表热证、虚人感受外邪而致的表证。辛温解表的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香苏散、小青龙汤、止嗽散、正柴胡饮等;辛凉解表的代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等;扶正解表的代表方剂有败毒散、参苏饮、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等。 6麻黄汤、桂枝汤、九昧羌活汤、小青龙汤的功用、主治、辨证要点及其配伍特点如何? 麻黄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有二:一是麻黄与桂枝相须,既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又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是麻黄与杏仁相使,宣降配伍,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桂枝汤: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方中桂枝与芍药散收配伍,调和营卫、调和阴阳。其配伍特点是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营卫并调。 九味羌活汤: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功。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升散药与清热药结合运用;二是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其中兼清里热的药是:黄芩、生地黄。 小青龙汤: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主治外寒里饮证。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有三:一是解表与化饮相伍,表里同治;二是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与五味子、芍药相伍,散中有收;三是麻黄与半夏相伍,宣中有降。使表邪去,里饮化,而喘咳自平。 7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主治、辨证要点及其配伍特点如何?银翘散: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主治温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有不悖辛凉之旨。二是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桑菊饮: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主治风温咳嗽,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一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 银翘散与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初起的辛凉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但银翘散用银花配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用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之力较银翘散为弱,故为“辛凉轻剂”。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具有辛凉解表,清肺平喘之功。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以发热、喘咳、苔薄黄、脉数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与麻黄汤均用麻黄、杏仁、甘草而治喘咳,但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之喘咳,证属表邪入里化热,壅于肺,故以麻黄配石膏,清热宣肺为主,兼以解表祛邪;麻黄汤主治之喘咳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故以麻黄配桂枝,相须为用,发汗解表为主,兼以宣肺平喘。 8败毒散、参苏饮、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功用、主治、辨证要点及其配伍特点如何? 败毒散:具有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之功。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邪证。以恶寒发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用羌活、独活、川芎、柴胡、枳壳、桔梗、前胡与人参、茯苓、甘草配伍,使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构成邪正兼顾,祛邪为主的配伍形式。 参苏饮: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功。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有二:一是散补并行,则散不伤正,补不留邪;二是气津并调,使气行痰消,津行气畅。 参苏饮与败毒散皆治气虚外感风寒证。所不同者:败毒散所治风寒夹湿之表证为主,气虚程度不重,故用羌活、独活、川芎、柴胡祛邪为主;参苏饮为风寒表证,且气虚程度较重,故用苏叶、葛根、人参益气解表为主,加之痰湿与气滞亦甚,则又增半夏、木香、陈皮等化痰行气之品。 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助阳解表之功。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以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发汗解表散邪与温里助阳祛寒相伍,补散兼施,表里同治,使太阳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少阴之阳气得以维护。 9泻下剂的含义、适应范围、使用注意有哪些? 含义: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胃肠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适应范围:泻下剂是为里实证而设,凡表证已解,里实已成之热结、寒结、燥结、水结、或正虚里实等证皆可用之。 使用注意: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后、经期、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均应慎用或禁用;泻下剂大都易伤胃气,使用时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服药期间应注意调理饮食,少食或忌食油腻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重伤胃气。 10泻下剂分几类?各类的适应证及代表方剂是什么? 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五类。寒下剂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代表方剂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证,代表方剂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润下剂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代表方剂如麻子仁丸、济川煎。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代表方剂如十枣汤。攻补兼施剂适用于里实正虚之大便秘结证,代表方剂如黄龙汤。 11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大陷胸汤的功用、主治、辨证要点及其配伍特点如何? 大承气汤:具有峻下热结之功。主治热结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以痞、满、燥、实,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大黄与芒硝泄热推荡,润燥通便,攻润相济,峻下热结;再配枳实、厚朴行气消痞除满,调畅气机,助泻下之力。为“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 大黄牡丹汤: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之功。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以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集泻下、清利、破瘀于一方,使湿热得清,瘀滞得散,肠腑得通,则痈消痛止。 大陷胸汤:具有泻热逐水之功。主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以心下硬满、疼痛拒按、便秘、舌燥、苔黄、脉沉有力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泻热与逐水并施,使水热之邪从大便去。 12温脾汤、麻子仁丸、济川煎、十枣汤的功用、主治、辨证要点及其配伍特点如何? 温脾汤:具有攻下冷积,温补脾阳之功。主治阳虚寒积证。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温补脾阳与寒下攻积药配伍,温通、泻下、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之特点。 麻子仁丸: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之功。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下不伤正、润而不腻、攻润相合。 济川煎:具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之功。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以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既可温肾益精治其本,又能润肠通便以治标。用药灵巧,补中有泻,降中有升,具有“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的配伍特点。 十枣汤:具有攻逐水饮之功。主治悬饮或水肿。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攻逐水饮为主,辅以培土制水,邪正兼顾,使攻不伤正。 13和解剂的含义、适应范围、使用注意有哪些? 含义: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统称和解剂。 适应范围:少阳病,肝脾不和证,肠胃不和证。 使用注意:若邪气未犯少阳,或劳倦内伤、饮食停滞所致之寒热错杂,不宜使用和解剂。纯虚或纯实者也不宜使用,以防伤正或贻误病情。 14和解剂分几类?各类的适应证及代表方剂是什么? 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的病证,代表方剂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等。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代表方剂如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常证,代表方剂如半夏泻心汤。 15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的功用、主治、辨证要点及其配伍特点如何? 小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之功。主治伤寒少阳证。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其配伍特点是: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诸症自除。 大柴胡汤:具有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功。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以往来寒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