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整理版)名词解释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任职、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目标定向: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目标设置: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动力。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协变性原则(归功于内,归错于外) :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吗,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体育活动:指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焦虑:是个体字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心理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化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简言之,心理技能训练就是有系统、持续化得心智或心理技能的练习。渐进放松训练:是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生物反馈训练:又称“内脏学习”或“自主神经学习”,是通过生物反馈达到控制生理指标的变化或维持这种变化的过程。21.系统脱敏疗法又称交互抑制法,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术。22.模拟训练也称“比赛模式化训练” 、“比赛适应性训练” ,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23.表象:是一种不需要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人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24.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25.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出现暂时停顿的想象。26.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称作技能迁移。27.体育团凝聚力:是指为了实现目标和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体粘合在一起、保持一致性倾向的动态过程。28.领导: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29.敌意性攻击:是指由攻击者的愤怒而产生的、具有使人受伤害的意图和引起他人痛苦的攻击性行为。30.工具性攻击:是指由期望得到奖赏所引起的、并通过强化而局限在一定条件下的攻击性行为。31.果断行为是指在商定的规则之内、无伤害他人的意图,为达到目标,全力以赴、积极拼抢的行为。简答题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学生)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 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团队的特点 成员之间相互依存成员之间相互协调团队以实现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团队成员对团队的成败负有责任。体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理论和实践 理论: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间的关系,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实践:直接为体育课、课外体育运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动作技能学习合理运用表扬的激励方式合理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合理的评价方式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针对性) 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可视性) 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适度性)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阶段性)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反馈性)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发展性)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参与性)为什么要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可实现的。目标最好是学生需要经过较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的水平。只有这样的目标才具有挑战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吐过目标太容易完成,血色很难过就体验不到挑战性,无法激发学习和锻炼的动机,相反如果目标碍难,学生反复努力,仍然达不到这一目标,就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怀疑自己的能力,使其动机水平降低,甚至放弃努力。这就要求教师在给学生设置目标时,既要掌握学生身体发育规律,和各项的运动特点,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团队目标的设置方法分为计划、执行、检查三个阶段计划阶段(目标确定环节、目标分解环节)执行阶段(利用团队目标实现团队成员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监督与咨询、反馈与指导、信息管理)检查阶段(目标的激励与考核、怒表的检查和调节) 8. 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 侧重点体育心理学 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学生和老师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运动心理学 提高训练效果和比 运动员和教 运动员在训练中和比赛中的 赛成绩 练员 心理状态锻炼心理学 参与体育锻炼的前 大众 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因和心理效应运动兴趣的分类 根据体育兴趣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以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女生为什么不喜欢长跑如何让女生喜欢长跑 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运动技能的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和适合性 依据考题适当拓展(P5960页) 4成功体验的获得 5融洽的师生关系运动动机的功能 1发动功能(激活、引发) 2选择功能(指向、定向) 3强化功能(调整) 4维持功能运动动机的种类 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3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指向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间接动机指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得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14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答点举例子)P65 动机的培养是指促进学生从没有运动动机到形成运动动机的过程,动机的激发是指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培养是激发的前提;激发又可进一步加强已有的动机。 在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技法中可采取以下措施: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什么是成就动机体育成就动机的培养适当开展竞争,积极组织合作:适当开展竞争内容形式化以团队间竞争为主个体之间竞争时,应当按照能力分为高、中、低三组竞争活动要适量在组织竞赛活动中,获胜不是目的,避免个人主义,鼓励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积极组织合作小组目标,计分和奖励个人责任成功机会均等组间竞争15态度的认知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的知觉、理解和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或信念16、简答weiner成败归因理论【重点】简述weiner用来归因的三个维度名称及三个维度的分类 1内外源维度;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人自身原因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部的原因如人物难度、运气等 2稳定性维度:内部和外部原因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17.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分析:客观原因教师、家长和教练的教育方式不当不良的教育环境主观原因:习得性无助的个体在归因模式上存在障碍,形成消极的解释风格和对失败的消极期待。18、对习得性无助感得学生教育所做的措施 1对青少年以鼓励为主 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 3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 4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19、运动中的归因训练再归因训练 1团体发展法 2强化矫正法 3观察学习法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 1进行积极的反馈 2增加成功的体验 3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 4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 5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 6强调个人努力 7谨慎地比较个体之间的差距 8实事求是20、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 内部因素 1个性特征 2成就动机 3自我效能感 4性别 5年龄 外部原因 1社会文化背景特征 2运动项目特征 3训练年限 4比赛结果21.影响人们坚持体育运动的因素:个人因素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物理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22、参加体育活动的理由 生理需要、审美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