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富论读后感 欧洲200年前理财政策多与中国相似,自此书出,英国首先采用,遂立今日富强之基。今日中国患贫久矣,和议既立,必以整理财政为先,译成是书以备参考。1900年12月27日中国新闻报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著,初版于1776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时期,被誉为西方经济学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与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的科学成分都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载入史册,而亚当斯密本人也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读完这本书,不得不感慨书中涵盖内容之广泛,它不仅包含了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也包含了国家机构、政府经济甚至军事发展等各个方面;不得不景仰作者思想之深邃,作者从最根本的角度、最广泛的视角来分析了经济学、财政学等的原理,使得很多人都能理解他所讲的内容;不得不领会其用心之良苦,几十万字,洋洋洒洒、字字玑珠。就国富论来讨论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可以发现其目的在于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即富国裕民;其基本出发点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其主题在于考察影响国民财富增长和一国经济发展的因素。而总的来说,就是让人民富足,国家强盛。国富论共5篇32章,第一、二两篇为政治经济学篇,揭示了由一系列经济概念和范畴组成的经济学逻辑体系:交换分工货币商品(交换价值)价值构成及其分配(工资、利润、地租)资本。第三、四篇涉及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批判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着重论述经济自由主义政策对国民财富增长的意义和作用。第五篇是政府经济学或财政学,论证国家经济活动的范围和财政收支的规模,及其对于国民财富增长和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看,国富论以包括各种理论、历史和政策在内的经济学百科全书或“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形式,创立了一个集中体现产业资本利益和诉求,并讴歌“最明白单纯的自然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读完国富论,尽管其包含了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以及财政学等,但对于自己而言,亚当斯密对于中国的描述给了自己有很深的感触。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虽然有多次提到中国,但是只是把中国作为一个与欧洲对比的参照系来谈论的,并没有专门对中国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论述,与欧洲有些著名学者如莱布尼茨、孟德斯鸠等相比,他的描述确实还是显得太少了。尽管如此,他的描述还是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从他的眼中也能帮助我们了解当时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甚至思考问题也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国富论的第65-66页中有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书中写道:“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以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五百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克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腐烂的动物尸体,例如死猫或者死犬,纵使一半烂掉并发臭,他们得到它,正像别国人得到卫生食品那么高兴”。当然,这文中的描述确实真实而且略显刻薄,但是却或多或少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亚当斯密当时对于中国的整体认识可以归纳为两句话: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现在却停滞不前了。马克波罗于1275年到达元大都,当时正直宋朝灭亡时期。然而,宋朝时中国历代朝代中经济最发达的,国民文化最兴旺的,科技创新成果最多的,人口基数增长最健康的等等,这反映给西方的当然是一个发达的东方世界。在这之后中国经历的元明清三朝,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尽管偶尔有跟外界接触的机会,却总是失之交臂,没有让中国真正得到发展。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李约瑟难题”,即: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我觉得这两个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提出的时间一个在17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亚当斯密就觉得中国已经开始停滞了,另一个是在二十世纪,而且到了这个时候,这个结论确实很好的总结了几个世纪以来中国科技以及其他发展的过程和结果。当然,中国科技停滞不前,这中间有资源因素、文化因素以及各种复杂的因素等等,但是不得不承认的就是中国确实是错过了太多的机会,而没有让自己发展起来。国富论中关于中国还有一些描述,让自己感觉到了共鸣。在亚当斯密看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发达但忽视外贸的国家,而在他的著作中更多的是强调外贸的作用,他认为,外贸在国民财富的增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这个中国古代各王朝通行的政策,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亚当斯密总结得并不是没有道理。亚当斯密在写作国富论时正值中国的乾隆年间,可说是清朝的鼎盛时期,但此时的中国也恰恰是最为保守、最为骄傲自满的时候,所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无须与“异邦”进行交流,如欲归化,则来上贡。尽管后来的海禁政策解除了,但那只是表面上的解除,实际上清政府仍然不重视国外贸易,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文中有举例说俄国公使到北京请求通商时,北京的公使以“你们乞食般的贸易”这种不屑的口吻回绝了俄国公使的要求。这种行为,在亚当斯密看来,严重阻碍了中国外贸的发展,也让中国的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其实,直到现在,中国一直还保留着“官本位”的思想。何为官本位,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所谓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一切为了做官。”事实上,“官本位”不仅体现在为官者一切以官为本,更体现在局外人平民百姓也以官为本,把“官”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崇拜对象。从这也可以看出,国人对于经商和从政的态度一直未有改变,更进一步地体现出了当时各朝各代对于外贸的态度。通过亚当斯密对中国的描述,可以看到他在国富论中是把中国作为一个参照系甚至一个反面教材来看的。他举出中国的例子,在于说明向中国那样只会停滞不前。他分析了中国经济不能向前发展的几个原因,即:中国极端轻视对外贸易,大大限制了中国通过国外市场的销售来大大提高本国制造品的产量,也从而失去了学习和模仿他人先进技术的机会;中国的政策特别爱护农业,比较轻时制造业,极大地影响了国民财富的增长;中国的制度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比如说他说到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其实,就体制限制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在历史上,即便是在今天,体制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从建国到七十年代末期,中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虽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却和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不小的差距。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 在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制度改革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内容的微观企业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我国的工业体系基本完善, 城市工业化基本完成, 工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逐渐走向现代化, 大多数产品进入买方市场时代。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企业体制改革还没有结束, 体制改革的内在配套性、系统性、均衡性仍然较差,我国国有经济制度的内生性弊病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亚当斯密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马克思读完国富论,获益匪浅,不仅是知识的补充,更是思想的升华。国富论作为一本难得的巨著,细心的拜读也实在是一种心灵深处的极大享受,也可以说,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它将起着重要的指引的作用。参考文献1 郭波等. 解读斯密试析国富论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启示,大连大学学报2 严鹏飞. 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之作重读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光明日报3 钟伟民.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与中国,河北学刊4 孙德常. 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5 戴金珊. 亚当斯密与近代中国的经济思想,复旦学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