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焦虑症患者的比较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2年2月收治的69例焦虑症患者,将其分为两组,A组37例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治疗,B组32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中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要优于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结论: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焦虑症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焦虑症;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 焦虑是工作和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状态,对于人的影响是短暂性的,而且对人体没有危害,但是如果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明显不符,或焦虑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态性焦虑,如果符合相关的诊断治疗,则被称为焦虑症。焦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害怕、恐惧、忧虑、气短、口干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失控感,对于患者的影响较大,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诊断和治疗,焦虑症患者就会反复就医,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也会给医疗资源造成浪费1。在进行此类疾病治疗时,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要优于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现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2年2月年收治的69例焦虑症患者,对其分别采用认知行为和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2年2月年收治的69例焦虑症患者,其中男性30例,年龄在25-56岁之间,女性39例,年龄在28-65岁之间,经过临床诊断(以CCMD-3为诊断标准)被确诊为焦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恐惧、害怕、紧张、盗汗、心慌等。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7例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治疗,B组32例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记录。1.2 方法 对于A组患者给予其认知行为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针对性心理治疗。在治疗刚开始的3天,每天治疗1次,3天过后,每3天治疗1次,持续4周治疗,4周后改为每周治疗1次,持续8周治疗,一个疗程为12周。对于患者的认知行为治疗的内容主要有提供信息,暴露疗法、认知重建、呼吸控制训练及放松训练等,使患者逐步的平复心情。对B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药物治疗,使患者服用单纯的抗焦虑药丁螺环酮,在治疗过程的前7天,患者在餐后服药5mg/次,每天2次,1周后增加至5mg/次,每天3次,直到第2个周,在第2个周末再加大剂量,10mg/次,每天3次,一个疗程为12个周2。1.3 疗效标准 治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各项功能恢复,生活恢复正常,并且生活质量提高。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消失,各项功能明显恢复,生活所受干扰较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所消失,各项功能有一定的恢复,正常生活还有一定的干扰,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无消失,各项功能无恢复,生活仍受较大干扰,生活质量无提高3。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进行分析比较,差异较小,无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有实际统计学意义(P0.05)。2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A组37例患者中治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9.2,B组32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8.1,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要显著优于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有更大的帮助。3 讨论 焦虑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患上此类疾病的人很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强迫症,而且整天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中,导致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严重的还会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此类疾病治疗时,临床医生一定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认知行为治疗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焦虑症状是由于患者的错误观念或者是不正确的认知从而导致其出现不良的情绪及反常的行为,采用认知行为进行治疗,主要是在于帮助患者从错误的认知中走出来,并解决问题,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达到改善患者症状的目的。采用认知行为进行治疗,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的危害,而且再加上相应的心理治疗还可以使患者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病情的完全康复。采用药物治疗虽然对患者病情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有较大的副作用,而且治疗也不够彻底,不利于患者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消除症状5。 由上可知,在对焦虑症疾病进行治疗时,临床医生应当对患者进行确切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适宜采取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要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以保证对患者的危害降到最低,同时也保证从根源上消除症状,以实现患者的完全康复,同时也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采用认知行为治疗焦虑症疾病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潘润德,许祖年,唐海宁等. 认知行为治疗33例焦虑症临床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112(01):45-46 . 2 张玲,潘润德,陈强等. 焦虑症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8,78(01):56-57 . 3 孟月兰,李莹. 认知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疗效分析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94(06):78-79 . 4 姜寿峰, 伍爱民. 利鲁唑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浓度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1,78(04):78-79 5 孔秋玲,邹江冰,蒋琳兰. 焦虑症的生化病理机制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11,45(21):46-47 .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