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妙导入 事半功倍李继文有句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上课的导入亦是如此。一节设计巧妙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生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又为完成教学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究竟如何进行“导入”,其方法不说上百也有几十。我认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它与一个老师的课堂风格、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条件设备和学生的整体情况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导入是否成功,主要的是看你所设计的导入是否激起了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求知欲望。联系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谈常用的新课导入的三种方法。实验导入以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意识和习惯。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是将学生带进学习情境的最佳手段。一些小实验具有容易做、成功率高和说服力强的特点。只要小实验选取得当、演示巧妙,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能使学生发生奇想,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欲望。要求教师准备充分,实验动作具有启发性。例1磁场的导入:“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磁场具有看不见和摸不着的特点,相对比较抽象。无论在电学还是在力学的教学中都是难点和重点。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把握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能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实验:取一根玻璃棒,将其竖直放置,在在玻璃棒的下部套一块圆环形磁体,然后把另一块圆环形磁体从玻璃棒的上部套入,使靠近的两极为同名磁极。此时学生会看到上面的一块环形磁体悬浮在空中,这和生活常识发生了矛盾,学生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上面的环形磁体会悬浮在半空中而不会掉下来?”此时,教师再适时地引入“磁场”的概念,学生对磁场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理解起来也就事半功倍了。玻璃棒透明起支撑作用便于学生观看,磁体的圆孔稍大于玻璃棒的直径为好。导入自然一节课上下来轻松愉快。例2带电粒子的圆周运动的导入:教师在已调试好电子射线管中的电子射线旁加一小块的局部磁场,实验后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加有磁场的地方,射线发生了弯曲。然后,教师在射线弯曲部分的旁边再加一小块的局部磁场,提问:如果扩大磁场范围又会怎么样呢?学生观察后回答:射线进一步发生弯曲。抓住学生的思维教师及时发问:如果不断扩大磁场范围,使电子射线所到之处都有磁场,试推测一下,带电粒子的径迹将会怎样?通过实验,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射线越来越弯,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得出结论:带电粒子的径迹将不断弯曲,可能会形成一条封闭的曲线,猜想是个圆。新课导入成功,带电粒子的圆周运动的理论探讨得心应手悬念导入以诱发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猜想。悬念导入是指在导入新课时,提出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关的现象,而又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利用这种导入方式,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而有留有悬念。要求教师具有一定得语言功底和表达技巧。例1质量单位的导入:一上课教师就告诉学生,1能等于1000吗?学生很显然回答:不可以。教师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使1等于1000呢?产生悬念,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为了弄清这个有趣的问题,学生就会如饥似渴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例2大气压强的导入:上课时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马德保半球对讲台上一放,就立刻产生悬念, “的马德堡半球两边用人拉,每边各用多少人才能拉开呢?” 学生回答:一边一人就足够了,老师做一个手势:差远了,你们尽量想多点。学生:能要十人吗?老师:要用八匹马来拉。通过对该实验的讲述使学生能实在地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这样导入,马上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学生兴味盎然,从而激起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设置障碍导入以激发学生刨根问底的好奇心。对一些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障碍,并由此引出要讲的内容。一个恰当的障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对某一现象,在学生对它还没有透彻理解时,教师有意设置障碍,让学生陷入事先设计好的 “陷阱”,使他们的回答自相矛盾,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为解决矛盾而开始新课的教学。例自由落体运动的导入:学生已知由于重力的作用,手中的铅球在放手后会竖直下落,又看到从同一高度下落的篮球与铅球快慢不同(教师演示)从而产生障碍。教师及时发问:“为什么铅球和篮球快慢不同”?学生必然回答:“铅球比篮球重”。教师追问:“那末,将铅球和篮球绑在一起下落,又会怎么样呢?”此时部分同学会说,它们下落快慢介于铅球与篮球单独下落之间;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说,它们下落的快慢比铅球与篮球任何一个单独下落都要快,原因是重力更大。教师逼问:“到底怎么样”?此时,几乎全体学生都将语塞,不知所措,同时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当即因势利导地指出:之所以发生矛盾,问题就在于“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个前提是错误的。接着开始讲新课,学生没有不认真听讲的。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孩子在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这条规律是教育技巧的核心,因此导入新课的手法虽然是多种多样,但最主要之点是老师在导入新课时,尽可能使学生较少感受到导入的意图,而又巧妙地渗透新的教学内容,且能较快的启迪学生的思维。当然,一堂成功的课,不只在于“导入”是否成功,更在于是否始终浑然一体,让良好的开端得以延续,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状态,以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目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