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7页
第2页 / 共107页
第3页 / 共107页
第4页 / 共107页
第5页 / 共107页
第6页 / 共107页
第7页 / 共107页
第8页 / 共107页
第9页 / 共107页
第1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泉州市鲤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第一章 规划基础与发展环境5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6第二节 发展环境14第二章 跨越发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18第一节 指导思想18第二节 发展架构18第三节 远景展望21第四节 主要目标21第三章 创新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区27第一节 加快建设创新引领示范新城区27第二节 全面推动产业重塑发展新优势28第三节 建立健全创新协同发展新机制30第四节 全面推进人才强区发展新战略31第四章 协调发展,构建城市空间协同新局面33第一节 划定城市主体功能分区33第二节 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35第三节 推进环湾向湾融合发展38第五章 转型发展,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40第一节 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40第二节 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44第三节 拓展新经济发展新模式50第六章 特色发展,传承弘扬鲤城历史文脉55第一节 推动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55第二节 推动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57第三节 推动文化事业与社会文明和谐共进59第七章 统筹发展,全力提升城市品质内涵62第一节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体系62第二节 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64第三节 推进城市更新与社区改造66第四节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进度68第五节 增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力70第八章 绿色发展,建设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家园72第一节 构建科学生态文明体制72第二节 发展绿色低碳生态模式73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74第四节 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市76第九章 平安发展,提升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79第一节 构建社会治理协同机制79第二节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发展81第三节 创新探索城市社会治理路径83第四节 扎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85第十章 开放发展,以深化改革激发发展新活力88第一节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优质化政务服务水平88第二节 改革经济领域,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系90第三节 完善公共服务,提升社会服务效率与公平92第四节 扩大交流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元开放格局93第十一章 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数95第一节 促进就业收入分配合理化95第二节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96第三节 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97第四节 高标准推动健康鲤城建设100第五节 统筹与协调其他社会事业102第十二章 健全机制,全面保障规划有效实施104第一节 健全规划管理体系104第二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104第三节 加强规划监督考评105第四节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106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鲤城区委关于制定鲤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而成,主要阐明未来五年鲤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谋划和战略部署,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督、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和团结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第一章 规划基础与发展环境“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化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鲤城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发展水平战略机遇期,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区域功能关键过渡期,是加快城市更新与建设拓展攻坚期,是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新动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优势重塑期。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深入分析“十四五”时期鲤城发展基础与环境、机遇与挑战,研究提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和实践路径,对于推动鲤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担当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主力军,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十三五”时期是鲤城巩固基础、扩大规模、提升效益、推进转型的重要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围绕建设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之城、都市产业高地、科技创新先行区和多元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全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一)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把经济下行压力转化为结构调整动力,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实现提质增效。到“十三五”末,经济总量达438.08亿元,年均增长6.95%,人均GDP超11万元;财税收入保持稳定,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实现20.24亿元,年均增长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2.28亿元,年均增长2.8%;内需拉动作用增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5.55亿元,年均增长8.1%。“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均较好完成,城市战略地位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二)产业结构优化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20年全区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0.05:43.35:56.61调整为0.05:36.18:63.77,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集群竞争力增强,建成纺织鞋服1个产值超200亿的产业集群;企业成长培育加快,产值超亿元企业达84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8家;高新产业引领作用增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4%。服务经济作为鲤城发展的“首位经济”,占GDP比重较2015年提高7.1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新增省级、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各1个。现代商贸服务发展加快,限上电子商务零售额年均增长30.6%,南环路汽车贸易走廊销售额突破120亿元,占全市汽车贸易额的比重达三分之一。(三)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创新驱动战略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制造业创新、两化融合能力持续加强,2020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错年数)达0.8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累计增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备案7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9家。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9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深化,建成众创空间8家,其中省级5家,新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高新区在全市“一区多园”考核中实现三连冠。知识产权工作量质齐升,获评2017年全国知识产权最具影响力县域;2020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95件,较2015年增加6.46件。(四)文化引领彰显城市新魅力深入挖掘古城文化资源,按照“保护性开发、创意性改造、传承性融合”的思路,陆续建设源和1916文化创意产业园、泉州新门片区“三创园”、刺桐时代村、东亚之窗文创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街区),初步形成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培育国家级动漫企业1家、国家4A级景区2个、5A级旅行社2家、国家级工业遗产1项,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3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7家。“泉州古城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深化,建成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影音展示馆、城南非遗中心展馆、6个“百姓书房”,改造提升8个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先后打造“刺桐文化广场”“古韵鲤城公益分享”等文艺活动品牌,常态化举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等各类活动,城市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2016-2020年累计接待游客总量3388.2万人次、年均增长7.87%,实现旅游总收入457亿元,年均增长10.9%2016-2019年接待游客总量、旅游总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02%、26.2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该两项指标大幅下降,不能反映“十三五”期间旅游发展的真实情况。(五)城市建设呈现繁荣新面貌以片区开发、“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美丽社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保护更新。实施古城保护提升计划,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城市修补试点工作,配合抓好“七个一”示范工程,完成“生态修复、城市修补”项目9个、旧厂房改造项目15个;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9个、老城区背街小巷破损修补37条。在“润物细无声”的微改造中,古大厝修旧如旧,古街巷活化保护,古城逐步成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活样本”。新区江滨南路沿线片区初步成型,站前大道两侧片区、繁荣大道片区、兴贤路中段片区等改造项目启动建设,交通路网优化提升。生态环境更加优质,完成南北二路渠、繁荣渠、霞洲引港等沟渠治理工程,新增绿化面积约9万平方米,改造绿化面积约15.48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2%;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金山社区成为全市首个市级“低碳社区”,“十三五”确定的各项减排任务和环保目标顺利完成。(六)改革开放迈上跨越新征程稳妥有序推进重点改革事项和关键领域改革任务,较好完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深化“放管服”改革,10类行政权力事项精简19%,行政许可事项精简50%。持续拓展“不见面”审批服务机制,优化线上政务服务水平,实现全区范围内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实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服务模式,全面压缩企业开办时限至1.5个工作日。整合61家区属国有企业、经营类事业单位和集体企业,组建商业、城建、国投、文旅四大集团,整合资产做大国有企业,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参与对外经济合作竞争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鲤城制造”影响力在“一带一路”国家不断扩大,正式与斯里兰卡科特市缔结友城关系。山海协作取得新成果,对口帮扶的明溪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七)社会民生开创幸福新格局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基促稳”三年行动、民生“XIN”行动等工作扎实推进,获评全市“强基促稳”工作优秀集体。“十三五”期间完成133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实现投资8.5亿元,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达10.34万人、6.55万人、4.83万人、7.05万人、5.0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新建中小学校6所、公办幼儿园2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7.09%,教育“两项督导”获优秀等级,获评全省首批教育强区和教育工作先进区。医疗健康领域投入不断加大,街道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获评全国首批健康促进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成全民健身路径48条、多功能运动场12个,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2017年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积极构建军人荣誉体系,倾心解决军人“三后”问题,全面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贯通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审计、监察、民族宗教、消防、双拥、妇女儿童、残疾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等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军政军民团结。 1 专栏1“十三五”规划纲要指标完成情况分类序号指标“十三五”目标2015年实际2020年实际完成情况经济发展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80265.99438.08四经普调整数,已完成2人均GDP(万元)9.56.8711.06已完成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亿元)24.619.0120.24未完成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14.611.4512.28未完成5固定资产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