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钦州市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前言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钦州市乃至全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关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十三五”期间,钦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主动融入国际门户港、西部陆海新通道、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全面加强产业谋划布局,探索出“从行业中找产业、从产业中找龙头、围绕龙头补链条、依靠龙头聚集群”的特色发展路子,构建起全国独有的“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十四五”时期,钦州市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全面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以“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为主线,进一步推动石化产业完善供应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打造面向东盟、服务西南的绿色石化产业基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钦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精神,编制本规划。规划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钦州市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产业布局、发展重点、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5年。第一章发展基础一、“十三五”发展回顾(一)发展成就。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三五”期间,钦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全面加强石化产业谋划布局,在已投产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等重大项目基础上,成功引进华谊集团、恒逸集团、桐昆集团等知名化工企业,石化产业实现从单一龙头到多个龙头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形成“一滴油两根丝”的高端绿色化纤产业布局,构建起全国独有的“油、煤、气、盐”多元化绿色石化产业体系。截至2020年底,钦州石化产业园入驻生产企业超过30家,新引进落户项目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年度投资超100亿元,工业产值超500亿元,税收超80亿元,连续多年进入中国化工园区30强,2020年成功晋升20强,成为地方经济稳增长的“排头兵”。2. 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钦州石化产业园顺利通过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终期验收,路网、供水、供电、蒸汽、工业管廊、污水和危废处置、深海排放管道、化工码头等产业配套日臻完善。园区已建成石化特勤消防站等一批应急救援设施,高标准的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正在加快建设。荷兰孚宝、法国苏伊士、美国普莱克斯等全球顶尖公用工程配套商相继落户,金鼓江系列石化码头仓储、危废处置、大型空分等公用工程建成投运,国投钦州电厂一二期326万千瓦热电机组完成供热改造、三期4台66万千瓦热电机组开工,园区天然气直供管道加快建设,构建起供给质量优、要素保障全、专业化水平高的产业配套体系。3. 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对标国内外先进化工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钦州石化产业园,高质量开展新一轮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工作。园区功能布局不断优化完善,规划面积从“十二五”时期的36平方公里拓展至76平方公里,新增三墩片区大型炼化承接区、金谷北片区高端产业承接区、鹿耳片区高端新材料及精细化工承接区,为园区科学发展和项目落户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此外,钦北区规划建设钦州高端医药精细化工产业园作为临港石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区,重点布局医药中间体、石化原料深加工、功能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初步形成“一园四区”发展格局。2020年,钦州石化产业园、钦州高端医药精细化工产业园顺利通过自治区认定,被列为广西首批化工园区。4. 开放合作共享发展。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序承接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转移,发展面向东盟国家和辐射西南地区的石化及下游产业。加强与国内石化领域权威机构、协会合作,联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有限公司成功举办中国东盟石油和化工国际合作论坛,搭建对外合作高端平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5.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按照“强强联合、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推动园区企业在用地、原料、供热、码头等方面加强合作,实现装置互通、物料互供、链条互联、优势互补,产业关联度大幅提升,资源产品就地转化,最大限度地循环发展。坚持生态优先,持续推进园区企业清洁生产、绿色发展,钦州石化产业园成为西部地区首个“绿色化工园区”创建单位。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获自治区授予“清洁生产”称号。(二)问题与短板。1. 结构矛盾突出。“十三五”期间,华谊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恒逸高端绿色化工化纤、桐昆绿色化工化纤新材料等重大项目仍处于前期工作或建设阶段,全市石化产业产值和税收主要依靠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支撑,存在“总量小企业少”的现象。炼油作为钦州市石化产业的主体,下游产品种类过少,没有体现出石油化工下游产业多样化的特点,缺乏新的增长点。化工产品仍以中低端和基础大宗原料为主,缺乏乙烯、芳烃等高端化延伸产业,下游合成材料、精细化学品高附加值产业不足,化工新材料与高端专用化学品自给率偏低。2. 产业空间受限。钦州石化产业园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金谷片区和三墩片区是产业布局的主要承接地,产业发展空间受限是制约钦州市高端石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金谷片区规划面积26.9平方公里,已开发及规划布局重大石化项目面积约25平方公里。三墩片区规划面积24.9平方公里,其中2.7平方公里已取得用海指标,剩余22.2平方公里用海需争取国家支持。新增的鹿耳片区和金谷北片区用于承接高端产业,发展下游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业,但产业用地有限且部分用地需要征收,短期内无法满足石化及关联产业精细化、集群化发展的空间需求。3. 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对安全环保的要求逐步提高,对照国家及自治区有关要求,对标国内外先进化工园区管理模式及经验,钦州市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仍有不足。地方财力投入有待加大,石化园区尚未全面实现封闭化管理,北部湾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等重要设施尚未建成投运,园区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以及应急救援力量有待提高,园区安全环保管控需进一步加强。二、“十四五”发展环境(一)发展机遇。1. 双循环发展重塑产业新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我国石化化工产业规模体量大,产业韧性足,具有完整产业链体系和终端市场潜力,将在未来引领全球产业升级与消费变革方面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钦州市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位置,正加快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枢纽。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启动建设,为钦州打造我国面向东盟、服务西南的重要石化产业基地提供了历史黄金机遇。与此同时,RCEP生效后,将带动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形成统一的超级大市场,促进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为产业发展创造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国际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强化面向东盟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相关行业间耦合发展,钦州将成为连接“中西部地区北部湾地区东盟地区”的重要枢纽,发展面向东盟的绿色石化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未来可期。2. 碳达峰开启价值挖潜新篇章。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全球作出重要承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以化石能源加工为主的传统行业,石化化工行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约13%,占工业领域碳排放的比重约17%。石化化工行业的碳减排压力,主要在于自身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在此背景下,高端功能材料、专用化学品等一批高端、绿色、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深度挖掘碳达峰背景下产业链价值提升的新驱动和新逻辑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3. 新基建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和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将全面引领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将为整个石化化工行业提升数字思维能力、数据应用能力、场景运营能力和敏捷响应能力,重塑经营理念,构建产业生态核心,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和组织架构,加快推进科技应用,促进数字技术向各领域融合渗透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发展机遇。钦州石化产业园是首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路网、供水供电、蒸汽、工业管廊、污水和危废处置、深海排放管道、化工码头等产业配套日臻完善,高标准的北部湾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加快建设,荷兰孚宝、法国苏伊士、美国普莱克斯等全球顶尖公用工程配套商相继落户,为产业园构建起供给质量优、要素保障全、专业化水平高的产业配套体系。(二)主要挑战。1. 国际形势复杂严峻。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给全球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世界经济大幅下滑,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国际贸易严重受阻,大宗商品需求锐减。地区冲突不断升级,严重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剧了经济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导致国际直接投资意愿下降。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也使得全球高端制造业领域竞争愈发激烈,对全球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我国原油、天然气、乙丙烷等重要石化原料的进口带来巨大不确定性。2. 高端短板日益明显。高技术含量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国内自给率仍然偏低,工程塑料、高端聚烯烃塑料、特种橡胶、电子化学品等高端产品仍需大量进口。聚酰亚胺、聚芳酯、全氟橡胶等位于“新材料金字塔”顶端的特种高端材料,国内生产长期处于空白,而部分化工新材料在技术来源获得突破后,产能迅猛增加,但由于所获技术属于国际低端水平,产品档次低,品种牌号少,只能满足低端市场需求,或者技术不成熟,运行不稳定,市场竞争力差,从而出现了国内自给率和装置开工率“双低”的现象。3. 同质发展竞争激烈。经过“十三五”时期的迅速发展,我国化工产品供应已由“整体数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其突出表现是产品结构中以中低端和通用型为主,高档、专用产品比例较低。尤其在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和专用特种化学品等新型领域高端新品缺乏,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行业内竞争激烈。进口依存度高,部分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尚处于空白,远不能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电子、医疗、航空等相关新兴领域发展的全面需求。对于新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福建、四川、贵州等地均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培育发展,周边地市也在积极抢抓发展机遇,行业发展面临较大竞争。4. 区域发展竞争明显。国内沿海石化和化工集群快速崛起,以港口为依托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竞争激烈。国内一批超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陆续上马。中国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预计新增2000万吨炼油、260万吨芳烃、120万吨乙烯产能;山东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新增2000万吨炼油、300万吨乙烯产能;浙江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二期)预计新增2000万吨炼油、660万吨芳烃和140万吨乙烯产能。此外,跨国石油巨头也在大举进军中国,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进入全面建设;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福建福海创成立合资公司,在福建古雷新建150万吨乙烯项目。国内企业在炼化一体化领域的大举扩张和国际巨头大规模投资石化行业,进一步加剧沿海区域石化产业竞争压力。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政策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