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提升农村防灾减灾能力调研建议 如何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城市是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科技信息的中心。防灾减灾是城市化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根据城市灾害的特点和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现状。制定长期的、系统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前提。 我国的大城市众多,高楼林立,人口密集,日益繁荣。但大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灾害问题,决不能忽视。城市灾害指突然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危及社会安定、造成公众安全失衡的事件,主要包括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城市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动态综合体。城市规划和设计对城市灾害都要有预见,应当关注内部问题,严防出现重大危机,防患于未然。 一、城市灾害造成巨大影响的原因 灾害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它们在城市地区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最大。这是因为: 第一,城市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区,人口密度大。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则人口密度越高。例如上海市67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内,却居住着911万名户籍人口,加上近50万名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同一时间内中心城区的人口数量已超过1000万人。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人口密度极高,人员流动性强。一旦有灾害发生,危害超过村镇。 第二,城市是国家建设投资的重点,财富集中之地。城市的基础设施是国家财政投资的重点,大城市更是重中之重。一旦灾害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惨重。有资料表明,我国已经进入突发事件的高危期,02年我国因生产事故损失50亿元、交通事故损失021亿元、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的损失500亿元、以上共计650亿元,相当于损失我国p的6%。 第三,城市居民对于危机防范意识不强,缺乏整体意识,公共意识。由于我国贫富差距增大,它的直接后果,是社会安全,特别是公共安全将受到极大的危害。有的城市中不法分子大量偷窃金属制品,窨井盖、人行天桥自动扶梯挡板、马路扶拦、通讯电缆等公共设施被盗,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 第四,城市政府危机防范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我国大多数城市政府的管理基本上是垂直式的,平级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出现问题层层汇报,往往耽误第一时间。不少城市管理者缺乏管理现代化城市的知识和经验。缺乏城市整体安全的研究,更缺乏区域内城市一体化和协调管理的研究。政府官员考核政绩,往往与建设成果挂钩,很少与防范灾害能力联系。造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严重堵塞,人居环境差。这主要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 第五,城市规划没考虑灾害,盲目在海边发展商业,房地产和制造业。从理论上讲,中国沿海城市也存在发生类似于美国新奥尔良飓风和洪灾的可能。地面下沉、繁华的商业区和住宅区都建在海边;石化,钢铁和制造业建设在海边开发区。所以如何加强城市规划,建立公共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城市灾害的类型 目前城市面临各种潜在的重大灾害。如风灾、水灾、震灾、火灾、建筑结构老化致灾、地质灾害、潜在城市环境灾害、化学事故灾害、通信信息灾害、地下空间与浅埋生命线工程中的灾害等。 三、城市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主要措施 1、加强城市规划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首先必须了解城市防灾减灾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看待城市建设中的公共安全。要“研究治本之策,谋划长久之计,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薄弱环节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这就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行考虑。从根本上消除灾害的不稳定因素,全面地实施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以人为本,就是以城市市民的需要为本,以城市市民的生存和安全为本。城市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现存的自然条件和地质状况是千百年才会变化的因素,因此,尽管城市规划只管几十年,但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至少应上百年。 2、沿海城市应尽量避免在海边发展商业、房地产和制造业。东南亚海啸引发海底深层地质构造巨大变化,台风肆虐,暴雨成灾,可能都与此有关。在东南亚海啸之后,它会给沿海城市带来哪些危害尚未深入研究之前,建议沿海城市慎重规划沿海地区的开发。尤其是不要在海边开发建设商业区和人口密集的房地产项目。对会引起地质结构变化的重大项目必须万分慎重。化学工厂选址,应远离城市,设置在山里或偏远乡村。化学品车辆运输时,应有明确的标记,交通要为它让道。 3、城市建设要抓实事。我国的城市中,真正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很少。污水处理系统投入大,运营费用高,回报慢。虽然它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与城市道路建设安全也有关,但因为在地下,政府有关部门往往不重视。而更喜欢搞一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亮在明处。所以要解决上述一些问题,必须沉下心来做实事。 4、城市应把建设救灾物资储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尽早建立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理系统,硬件软件一起建设。高度重视对灾害的预警、预防和救灾工作。城市应提高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水平。 、城市管理强调协调配合,应急联动。公共安全问题首先是个防灾减灾的理念问题,建议在大城市中率先成立综合减灾的管理机构。灾害是可以避免或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的。灾害发生时,其破坏性是多方面的。需要各个方面进行协调配合,所以要提倡交叉研究,从单一灾害预防进入到多元的系统性预防。而更重要的,是制定“城市灾害预防条例”或“城市灾害法”,和“紧急状态法”,从法律上来保障居民的安全。一旦发生灾难时,使有关部门能迅速调动各种人力物力,制定综合的减灾措施,有效地实行危机时期管理。大城市应建立综合减灾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处理各种危机事件的应急制度。包含应急联动,减灾协调,专家决策咨询三大系统,加强防灾减灾的综合研究。 6、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发展必须强化区域合作联动。如城市发展和水、空气不达标的矛盾。需要加强区域性、跨行政的协调处理,加强区域性的控制工业排污,从源头上、跨地区控制污染已成当务之急 、加强居民的素质教育,普及居民的预防理性。确立居民的防灾意识,遇灾不慌。让国民学会应对突发性灾难。一个没有经过专门抗灾训练的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必然产生恐惧、惊慌,是很难逃过一劫的,我国居民应对突发灾害的危机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在灾难中自救或互救的逃生能力更差。所以,要在大城市建立公共安全教育基地,供市民免费参观、体验,让他们学习在灾难中自救或互救的逃生知识。要把灾害教育写入中小学生的教科书里,进行案列教育。在各区各街道建立救灾队伍,发起成立城市救灾基金,解决灾害不能全靠政府,要把临时捐款改变为常效性的救灾组织。 8、加强法律制裁。对造成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要对肇事者判刑。完善应急机制,从法制上面健全防灾措施,灾害发生半小时内,城市主要领导就能组成危机管理中心,分析灾情,制定对策。加强预防的投入,并把预防与事故问责制度联系起来。舆论要造成强烈的问责压力,不管事件后果是否严重。形成危机预防的制度压力,这样可以避免无数事故。 9、大城市要严格控采地下水,防止地面过快沉降。加强地下水开采监管,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有效抑制地面沉降的速度。 、城市的信息系统必须设立安全阀门,建立“防火墙”,电脑重要资料必须备分。必须调动电脑精英开展反黑客、防病毒的研究。要加大这方面的科技投入。同时,要防止各单位自己搞,大量重复劳动,又浪费金钱,充分发挥社会公共资源的最大作用。 11、城市都要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应急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各级政府要加快构筑和完善符合城市特点的应急管理体系,维护城市的安全和稳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大力发展和谐社会,严防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恶性事件的发生。要加强民事调解,安抚困难群众,使其不采取对抗行为。对歹徒则采取严打政策。对外来人员要加强管理,防止极少数外来人员的偷窃等犯罪行为。增加协管员和联防队人员。新闻媒体对恶性事件的报道要把握好度。 p7物业管理 刘京龙 第 3 页 共 4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