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 筝教学课时:2-3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富有深味的语言,进行探究性学习。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浓浓兄弟之情。引导学生探究文 本内容,揣摩品味文中富有深味的语言。 第一课时一、导入:(由汉口江滩放风筝的图片引入)你们放过风筝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预估答案为学生喜欢)然而鲁迅先生关于风筝却有一段不愉快的往事,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看看童年的往事为什么会给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二、预习巩固: 1生字:丫杈ch憔悴qiocu模样m嫌恶xinw可鄙b什物sh惊惶hung瑟缩s惩罚chng虐杀n宽恕sh苦心孤诣y堕du蜈蚣wgng伶仃lngdng 2. 词义:苦心孤诣:尽力思索以独自达到别人难以达到的境界。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为自主探究扫清理解障碍。 (一)听示范朗读,带入文章情境。(二)根据课文的内容,回答、探究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把“风筝”作为文章的题目? 明确:因为风筝是文章的线索。 链接:线索的作用:串联文章的内容(皆与风筝相关) 明线作者情感的载体(都围绕风筝变化) 暗线2. 以“风筝”为线索,理清文章结构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明确:“我”和我的小兄弟 链接:周氏三兄弟 回首20世纪中国文化史,能以一家兄弟闪烁绵延其间而始终不衰的,唯有周氏3兄弟。大先生周树人,笔名鲁迅,一生桀骜不驯,四面为敌,斗争而终。二先生周作人,才华横溢,与世平和,像手工艺人一样日日雕琢,在纸笔之间,在一生荣辱之中,艰苦劳作。在两位兄长的巨大光环下,三先生周建人自强自力,以牺牲自己而始,以尽职尽责而终,走完了将近100年的人生。 文中的小兄弟就是周建人、文章写了与风筝相关的哪些事情? 段落层次: 1-2自然段 在北京看见风筝引起回忆 3-4段 精神虐杀 3-11自然段 5-11段 补过不得 12自然段 眼前的风筝让我心头更加沉重3. 本文的叙述方式是什么?倒叙,由冬天在北京看别人放风筝的情景,引起对过去自己与弟弟间有关风筝故事的回忆,最后回归现实。倒叙手法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是一种强调突出。便于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段,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第二课时一、把握线索,分析情感变化1、不同阶段人物对风筝的态度 请提炼出情感关键词,并在文章中找到句子,分析支持你的观点。 (从下面四个人物角度提取情感关键词,在原文中找例句进行分析说明。) 少年“我” 少年小兄弟 中年“我” 中年小兄弟明确:少年“我” 少年小兄弟 嫌恶 喜欢 中年“我” 中年小兄弟 认可 忘却(从态度的变化里看出作者的自我批判)2、从人物对风筝的不同态度里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概括人物形象关键词, 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明确:少年“我” 少年小兄弟 残酷的迫害者 弱小的承受者 觉醒 不自知 中年“我” 中年小兄弟愧疚的忏悔者 淡漠的麻木者(人物形象的变化里读出作者对社会的批判。)二、紧扣线索,体会文章中心参考以下内容,归纳总结文章的中心:1、前后的对比: 精神虐杀 VS 补过不得2、与线索有关的关键句 (第12段)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明确:我”希望得到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永远也没有机会补过,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所以说这悲哀是“无可把握”的。而“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是为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这是尤其的悲哀,使人不寒而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