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医“治未病”的关健是摄生强身防病 孙希圣 在人类科技发展迅速、物质和能源都较丰富的大背景下,各国都追求一个非常深刻的理念,希望生活更美好。要让生活更美好,健康是基础。所以健康问题是千家万户最关注的问题,可当今医学怎么做才能使人类达到健康的目标。中医药中蕴含着很多科学内涵,在哲学上很多因素结合的很好,这是医学需要反思的、发展的方面。人之所以能健康,主要在于人身的精气神,类证治裁曰:“人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可见人的生命物质虽与先天(肾)和后天(脾胃)蜜切相关,但其精微物质的供给补充,是靠后天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的抗病能力、免疫能力的提高,即提高人的正气,正气即元气,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是元气之本。即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治未病”的“未病”讲的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一是药物预防,二是养生。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适当的体育锻练)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达到“治未病”。养生首先要去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养生就是今天吃这个,明天补那个;今天做这种运动,明天做那种运动。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养生就是舍弃,养生就是放下,养生就是不损不伤,养生就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了解五脏的特性喜恶,是五脏养生的基础、前提。什么最顺五脏之性?尊重五脏的特性,投其所喜,避其所恶,踏着四季节拍,顺着阳气升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达到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返璞归真的养生方法 一、 中医“治未病”内涵与范畴 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类经注释“此承前篇而言圣人预防之道”。灵枢逆顺篇:“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治未病主要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复发。临床运用更需要理论指导,建立未病治疗学科体系,让中医治未病所体现的医学学术优势,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动力所在。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四个层次方面的四大主题。(一 )、 未病先防,预防疾病发生。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即摄生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只有强身才能防病。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重在养生强体、养生御病。人之所以能健康,主要在于人身的精气神,类证治裁曰:“人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可见人的生命物质虽与先天(肾)和后天(脾胃)蜜切相关,但其精微物质的供给补充,是靠后天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的抗病能力、免疫能力的提高,即提高人的正气,正气即元气,也叫“真气”,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是元气之源。古代医家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治脾”。 张景岳说:“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凡人没有得病时要通过保健来预防脾胃病的发生,护养正气,达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健康目的。 调理重在修身养性, 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摄生防病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倡“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2. 提倡“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是调节人体心理状态与社会发展状态的谐调统一性,按和谐顺畅的目标,保养人体气机,与社会发展共节奏,适应社会变化而不病。二是消除环境致病隐患。 3.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4. 提倡“顺应天时,天人合一”,是调节人体生物钟与自然界的谐调统一性,按自然界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保养人体阳气,与天地共阴阳,适应自然界变化而不病。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根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生物的“生、长、收、藏”生长特征,人体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自然、趋利避害。五行学说认为,春与肝皆属木,夏与心皆属火,秋与肺皆属金,冬与肾皆属水。“五化”生、长、化、收、藏,亦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可见春肝之生象亦属木,夏心之长象亦属火,秋肺之收象亦属金,冬肾之藏象亦属水。 综上所述,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可明确阐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义,即为春夏应养人体“阳中之阳”和“阴中之阳”,秋冬应养人体“阴中之阴”和“阳中之阴”。春季应养“阴中之阳”肝之生象,夏季应养“阳中之阳”心之长象,秋季应养“阳中之阴”肺之收象,冬季应养“阴中之阴”肾的藏象。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就可以看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 “春养肝生”、“夏养心长”、“秋养肺收”、“冬养肾藏” 本义,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亦可明确推导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春养肝象”、“夏养心象”、“秋养肺象”、“冬养肾象”的本义。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明确表示春三月应养肝之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阂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明确表示夏三月应养心之长。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明确表示秋三月应养肺之收。“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明确表示冬三月应养肾之藏。 可以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义应是“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中医学的五脏并非单纯的解剖概念,而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象”五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 理现象。如肝象为生,心象为长,肺象为收,肾象为 藏。本着直释法则,“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就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本义。关于四季养脾胃,脾胃连通上下,为人体气机出入升降运动之枢纽,朱震亭指出:“脾具静坤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丹溪心法)。李氏也说:“脾为太阴之脏,恶湿喜燥,燥则脾之清气升,以煦心肺,心肺和煦则下济肝肾,胃为阳明之腑,恶燥喜润,润则胃之浊气下降,以濡肝肾,肝肾濡则上滋心肺”(脾胃论)。如此升降有序下下相移,出入衡常,故能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交泰,气血和畅,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脾胃为后天之本,一年四季都要养脾胃 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为什么是后天之本呢?因为我们要健康地活着就要吃东西,而吃下去的东西要依靠脾胃的运化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如果脾胃的运化功能出了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所以,养生之道应以调养脾胃为先。明代著名中医药家张介宾(号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就指出:“胃气为养生之王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以继承金元时期脾胃大家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基础上阐发,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随着时代的变迁,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社会环境的差异,东垣时代的脾胃论与现代社会丰衣足食、物质文化高度发达,人们过食肥甘厚味、起居无常、劳逸过度、工作精神压力大造成的脾胃病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致病外,工业废水、汽车尾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称为新的外感致病因素,而饮食肥甘厚腻、吸烟嗜酒、贪食冷饮、过度劳心、安逸过度、缺乏锻炼、工作压力大所造成的情志不畅等称为现代内伤脾胃的主要因素。脾胃为后天之本,全身营养之精微全靠脾胃的运化传输,若脾胃功能受损,则运化失常,体内的水分不能正常代谢,停聚而生湿,生痰,影响气血的运行而变生各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现代的常见病、多发病,均与脾胃的运化失常有关,我主张这些疾病均可从调理脾胃入手治疗。上古天真论:“善养生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治外之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治内之道”,“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修身养性之法”,“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调于四时、象似日月、辨列星辰”等等养生法则。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华佗认为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必然影响人体,使之发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人体疾病的发生,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只有掌握其规律,适应其变化,才能祛病保健。一年四季中,春季主阳气升发,内应于肝,春天阳气升发不起来或生发太过,都会对肝造成伤害,而肝病会损伤脾胃,造成脾胃病变。因此,春季养肝的同时也要护脾胃,在饮食上应做到“少酸增甘”即少食酸的食物,适当多食甜食。夏季湿热多雨,长夏应于脾,暑热容易与湿邪相合,侵犯脾胃,导致脾胃湿热,多发肠道疾患。人们在夏季发生腹泻的情况要远远多于别的季节,这其实就是脾胃受到伤害的表现。秋季主燥,内应于肺,肺与脾胃同主气,初秋时节,暑湿尚未散去,脾胃功能尚未恢复,很容易受伤。冬季天气寒冷,内应于肾,寒冷伤肾而累积脾胃。所以,四季皆可伤脾胃,一年四季都要养好脾胃,才能保证五脏功能的正常。5.五运六气规律 掌握先时而防。(古人经过世代观察,精心总结,发明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排列演化,即干支甲子,六十年一周,再结合阴阳、五行来概括异常气候风、寒、暑、湿、燥、火对人体各脏腑的影响。其基本上可以反应这一变化规律,从而形成了五运六气的理论,简称运气学说。)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虚邪,就是反常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通过运气学说的种种方法,能于事前测知“虚邪”的发生,使人们有所预防,这是研究运气学说的目的之一。对于有明显季节性的疾病,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常可先时而治,预防为主,往往能事半功倍,如哮喘病,往往秋冬常发,在夏季就积极预防,即所谓中医学的“冬病夏治”,疗效确切。对流感,过敏性鼻炎等春季多发病,则通过建议患者增强体质,适当锻炼,积极预防,采取了“春病冬防”的原则。 6. 预防接种,我国始于明代的用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世界医学免疫法的先驱,奠了因病而防的思定想基础和扩充了中医治未病的方法。现代预防接种制剂很多,广泛使用于临床。三因制宜,各司法度 。 7.三因制宜,就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