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论文 南方夏大豆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摘 要 采用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共50份受试材料,在常规( 3次重复,3行区,行长2.5m,株距15cm,行距50cm)栽培条件下,对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最高的是晚熟材料,百粒重最高的是早熟材料;早、中、晚熟材料的花期占全生育期比例与单株粒数均呈正相关;早、中、晚熟材料的生殖生长期与百粒重均呈正相关。(2)各省区的材料间全生育期和单株粒重的差异不达到显著,其它性状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地区来源对大豆性状表现有一定影响;广东、广西、江西材料花期占全生育期比例与单株粒数的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呈负相关。湖南、四川材料的花期占生育期比例与百粒重、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均呈正相关。(3)总体来说,50份材料的花期与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412),生殖生长期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365)。关键词 大豆 生育期结构 产量Relationship of Grow Stage Structure and Yield of Estival Soybeans from South China Wu Guangxiang(College of Agricul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Abstract: 50 soybean materials of the five provinces are used: Guangdong, Guangxi, Hunan, Jiangxi, Sichuan. In the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conditions (3 repetitions, three lines for each subregion, 2.5m for each line, plant spacing 15 cm, line spacing 50cm).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the growth period and character of yiel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grain weight per plant of late maturity material and grain number per plant of late maturity material are the most large;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all growth period proportion of the early maturity material, and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all growth period proportion of the middle maturity material, and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all growth period proportion of late maturity materialall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rain number per plant; The 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 of the early maturity material, and the 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 of the middle maturity material, and the 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 of late maturity material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rain weight per 100 grains.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of all growth period and grain weight per plant of all group material of all province,but there ar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between other character. It indicate that regional source has influence on expression of character;The flowering period of all growth period proportion of materials of Guangdong, Guangxi, Jiangxi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rain amount per plant, and them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grain weight per 100 grains.(3) On the whole,there is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 r=0.412*)between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50 soybean materials and grain amount per plant,and there is ver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 r=0.365*) between 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 and grain weight per 100 grains.Key words: Soybean Growth stage structure Yield目 录1 前言12 材料与方法22.1 供试材料22.2 试验方法22.3分析方法33 结果与分析33.1 根据生育期类型分析33.1.1不同生育期类型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33.1.2 生育期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53.2 根据材料省区来源分析53.2.1 各省区材料各性状的平均表现53.2.2各性状方差分析73.2.3 各性状间的关系分析74 讨论与结论10参 考 文 献11附 录12致 谢15华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31 前言中国是大豆的起源中心,大豆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几乎遍及全国。大豆起源于我国, 有5000 多年的种植历史,后来大豆的栽培技术由中国传到日本, 并经欧美等地传向世界,目前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主要作物。我国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中国各地保存的大豆地方品种约17000余份,野生大豆和半野生大豆5000余份,外国引进品种10000余份。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具有光周期特性。大豆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 不同生态地区所培育的品种( 系) 生物学特性有所不同。生育期是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因素之一,大豆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 形成了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生态类型(王金陵,1981)。生育期是大豆最重要的生态性状。生育期相关性状是代表不同品种类型特点的主要生态特性(季道藩,1988)。生育期结构不仅包括生育期(出苗成熟)的长短,而且包括花期(出苗-开花),生殖生长期(开花-成熟)及各期占生育期的比例。大豆育成品种生育期结构的演变是长期产量选择的间接效应, 自觉地对生育期结构进行定向选择有可能提高大豆产量的选择效率(孙志强,田佩占,1990)。在同一条件下品种生育期长短的比较反映了品种生育期特点的遗传差异。一个品种的生育期性状决定了它在当地复种指数制度中的地位,是重要的育种目标性状。 受品种遗传稳定性的影响, 生育各期的相对长度是固定的。韩天富等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表明延长生育前期长度均明显增加单株粒数和产量, 生育后期的延长有助于增加百粒重, 但不利于单株粒数和单株产量的提高(韩天富,盖钧镒,陈风云,等,1998) 。陈学珍等对夏播大豆生育期研究认为前期所占比重越大, 分化的花芽数越多, 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越多, 单株产量越高(陈学珍,李欣,谢皓,等,2004)。 Dumphy等(Dumphy E J, H anw ay J J, G reen D E.,1979)和Dav id等(David A R, Jam esH O, Charles P,1982) 的研究表明大豆生殖生长期持续时间越长, 产量就越高。Board等进一步对大豆源库关系的研究表明生殖生长期源强度改变对产量的影响远大于营养生长期源强度的改变(Board JE, H arvi lle B G,1998)。在一定的耕作条件下,大豆品种的生育期长短相对稳定,而在生育期结构方面则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王连钟,王金陵,1992)。目前我国大豆育种的主要问题是遗传基础狭窄,造成品种退化加快,经济寿命缩短(杨光宇,1985)。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中国对进口大豆消费需求的迅猛增长态势不仅没有减缓,反而在近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大幅锐减后变得更为疯狂,即使是政府强有力的限价或抛储政策进行干预,也很难改变这种长期稳定的依赖关系。毕竟中国13.7亿人口每年7000万吨的大豆消费量,相比美国3亿多人口每年5000万吨、巴西1.9亿人口每年4000万吨的大豆消费量来说,还有巨大的差距。即使考虑到饮食结构的差异,中国对大豆的消费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广东省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尤其严重。据广州海关统计,2008 年18 月,广东进口大豆236.6 万t,价值14.9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2%和97.9%;进口均价为629.8 美元/t,大幅上涨84.6%(张辉,2008)。国际大豆的价格的波动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油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我国植物油和豆粕消费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在国内大豆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国内大豆产需缺口不断扩大,进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品种在大豆增产中的作用已不容置疑,品种在大豆生产中的贡献率达30%以上,选育优质、抗病、高产的大豆品种是大豆科技和生产发展中的主旋律,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因此,在品种选育上要有新的突破, 就是要选育产量上有重大突破的超级品种。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育种技术水平,拓宽遗传基础。大豆是世界上食用油和食用蛋白的重要原料,国际大豆贸易非常活跃, 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冲击中国市场,国产大豆没有竞争力,面对这种境况,大豆育种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迎难而上, 要不断提高我国的育种方法,紧跟时代步伐,为扩大国内大豆市场的供应,抑制大豆价格不断攀升,缓解国内压榨企业的成本压力,以防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的上涨,保障国内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培育优质、多抗、丰产,稳定及适应当地生态坏境条件的新品种。我们对来自我国五个省区常栽培的50份材料进行研究,分别分为三个生育期组和五个省区组来分析它们的花期、生育期、生殖生长期、单株粒重、单株粒数、百粒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