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4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5页 / 共54页
第6页 / 共54页
第7页 / 共54页
第8页 / 共54页
第9页 / 共54页
第1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诏安县“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前 言-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2 -第一节 发展基础- 2 -第二节 发展机遇- 4 -第三节 发展挑战- 6 -第二章 总体要求- 8 -第一节 指导思想- 8 -第二节 基本原则- 8 -第三节 战略定位- 9 -第四节 发展方向- 10 -第五节 发展目标- 12 -第六节发展布局- 14 -第三章 重点领域- 17 -第一节 重点打造一大优势产业- 17 -第二节 创新发展两大特色产业- 21 -第三节 培育壮大三大新兴产业- 26 -第四章 重点任务- 31 -第一节 实施科技创新赋能工程- 31 -第二节 实施重点企业培育工程- 34 -第三节 实施产业优化升级工程- 35 -第四节 实施园区载体提质工程- 37 -第五节 实施高质量招商引资工程- 39 -第六节 实施开放合作深化工程- 42 -第七节 实施服务能级提升工程- 44 -第五章 保障措施- 47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47 -第二节 强化统筹协调- 47 -第三节 完善项目推进机制- 48 -第四节 加强监测与评估- 48 -第五节 强化产业空间保障- 49 -第六节 强化财政资金引导- 49 -第七节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50 -第八节 营造良好氛围- 50 -前 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十四五”是我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第一个五年,是实施“工业强县、山海兴县、文旅名县、富美新城”,加快建设新兴工贸港口城市,实现“底部起跳、晋位争先”,奋力谱写新时代新诏安建设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编制和实施诏安县“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我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制高点,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促进诏安整体产业竞争力提升,特制定本规划。本规划以福建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漳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诏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和闽粤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为编制依据,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总体目标、发展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重大建设项目,是引导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和安排重点项目投资建设的重要依据。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规划期限2021-2025年。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县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着力推动产业发展模式向内涵集约、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协调,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的层次和质量效益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初步构建。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步晚,正在经历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技术从简单引进、应用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布局从分散到相对集中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县着力完善新兴产业落地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撑体系构建,陆续出台了诏安县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诏安县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诏安县关于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诏安县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扶持措施等政策性文件。在企业事务办理端,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建立和完善重点产业“一站式服务”制度。在企业扶持方面,落实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争取国家政策资源,引导企业加大投资规模,提升产业层次。二、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围绕资源优势、产业基础,我县初步形成了海洋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电子轻工机械等新兴产业并存发展的格局。截至2020年底,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387.45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其中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1.67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15.92%。三、产业集聚发展实现新跃升。发挥园区特色优势和综合竞争力,以诏安工业园区为载体,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提供坚实基础。其中诏安工业园区(东区)为现代化高科技特色产业园区,以建设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为动力,规划建设有海洋生物产业园、新能源及机械制造产业园,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园区。诏安工业园区(西区)已形成了以婴童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轻工机械、精细化工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格局,也为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良好基础。表1 诏安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园区发展基础情况园区名称主导产业代表企业发展概况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育种、健康养殖、医药材料、海洋服务配套润科生物、环海生物、大北农科技、玛塔农业规模企业9家,产值18.88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产值5.6%,税收4662.97万元新能源及机械制造产业园新型锂电子电池、电池配套、新能源汽车、运输设备等猛狮科技、动力宝规模企业2家,产值27.76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产值8.27%,税收503.79万元婴童文化创意产业园儿童玩具、食品、服装、文创动漫、教育等星辉、京丰、铭欣等规模企业9家,产值18.13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产值5.4%,税收1524.85万元电子轻工机械产业园电路板、精密仪器、数码电子、印刷等大新电子、瑞升电子、必冠电子规模企业16家,产值57.41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产值17.09%,税收3530.71万元新材料产业园绿色新型建材、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等融海高分子材料、国锆新材料规模企业6家,实现产值12.15亿元,占园区规模工业产值的3.62%,税收665.99万元注:发展概况中园区产值和税收值为2021年统计数据。四、产业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创新驱动智能化生产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诏安县中国制造2025实施纲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迈进。1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6家企业入选省、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个项目分别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工信部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加大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力度,推进企业与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共同成立研发机构,在产业重点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关键技术攻关。现有省级创新平台8个、市级创新平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市级技术中心5个、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省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示范众创空间1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个、市级重点科技服务机构1家。其中原金都工业集中区设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与自然资源部海洋三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合作,建成国家海洋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厦门海洋功能生物分子活性筛选平台、海洋微生物制剂产业开发平台、海洋生物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综合评价公共服务平台。第二节 发展机遇“十四五”时期,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总体上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来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深度重塑世界格局,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明显,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世界各国纷纷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高科技领域国际贸易摩擦日趋频繁,科技创新正在引发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深度调整,为我县推进科技创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国内来看,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等重大战略,并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些重大战略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注入强大动力。此外,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不断加快,催生的投资热点与市场需求,为我县发挥后发优势,把握发展新机遇,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引入高端生产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从省内来看,多重政策叠加与外溢效应为福建进一步加快发展带来战略机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部署的推进,中央明确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为福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十四五”时期,福建省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质量强省、海洋强省、数字福建建设,为我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指引。从全市来看,“十四五”期间,漳州市提出了当好新福建建设先锋,谱写富美新漳州新篇章的构想,支持沿海地区深耕港口经济和深远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厦漳泉都市圈等区域发展战略新要求。全市正在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着力打造“9+5”产业集群“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洋经济、装备制造、建材家居、冶金新材料、建筑业、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5个超五百亿产业集群”:电子信息、绿色纸业、医药健康、新能源、数字服务等。,大力实施“强基强链强企”工程,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县科学利用各类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自身来看,我县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独特,是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沿海城镇发展带的重要节点、闽粤经济合作核心区、漳州市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属于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三者互动地带,后发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正迎来大有可为、大可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此外,我县“十四五”期间将围绕“4+4+3”产业发展格局“4大主导产业”:婴童文化创意产业、青梅加工产业、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产业。“4大体系”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产业体系;“富硒+”产业体系;临港经济产业体系。“3大新经济”: 新能源产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精密机械、精细化工、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经济;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要求。我县将在原有的海洋生物、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打造富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第三节 发展挑战虽然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面临多层次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当前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各国需求端和供给端受到冲击,形成史无前例的全球性危机,深刻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美间的政经博弈愈加激烈,中美贸易摩擦转入长期竞争态势,关键核心技术设备面临断供风险,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外需不振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上述因素给全球经贸形势、产业发展和国际技术合作带来负面影响。此外,面对“互联网+”时代,我县需加快新兴产业“接网触网”速度和力度,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