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7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是我国的其次长河。 2.了解在水能及浇灌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的关键。 4.通过对水害成因及治理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的成就,培育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到:一是培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育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进展中“区际公正”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局部,包括“的源流概况”、“之利”、“之害”和“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为我国经济建立、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奉献,主要表达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其次,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浇灌,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兴旺做出了不行磨灭的奉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泛滥的缘由并简洁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学问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 应当指出的是,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问题的熟悉。对于凌汛,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淌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方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熟悉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的问题也在不断进展变化,帮忙他们树立用进展的眼光对待问题的意识。 “根治”是在上一个标题的根底上,介绍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害”的根源是“沙”,就应当对“沙”实行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游含沙量特殊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难点:中游含沙量特殊大的缘由;下游成为“地上河”的缘由;凌汛的形成。 教法建议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其次长河”并没有太难的学问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力量,即这局部学问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关于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争论这样一个话题:“假如没有,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熟悉。 关于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展分析,找到缘由之后再一起争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熟悉到:治理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正”的原则。 关于最终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加他们的感性熟悉。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熟悉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灾难性天气的影响范围及其危害, 2.培育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力量,学会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力量。 3.通过熟悉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难,学会正视自然灾难,正确面对气象灾难的发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的大事,学习不畏灾难的精神,培育在灾难发生时实行乐观主动抗灾救灾的意识。 4.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育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学问构造 本节从学问上构造特别清楚,即对每一种灾难都是从缘由(或根本活动规律)、影响范围及危害等方面介绍的,但其中各有侧重。如寒潮和水旱灾难的产生与季风的势力关系亲密,所以侧重成因的介绍,而台风的形成缘由比拟简单,所以在这里不作过多解释,直接介绍它的运动轨迹,实际上指出了台风在我国的影响范围,这就为教师安排学生思索预防台风的地区提重点:寒潮、台风和水旱灾难的危害;收集相关气象灾难资料;灾难产生的缘由 价值观念、学科力量、根底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和训练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 本节内容与前一节严密相关,当冬季风活动剧烈时,产生寒潮;台风是受夏季风影响产生的灾难;水旱灾难是由于夏季风活动不稳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而产生的灾难。它们共同受气候特征的影响,季风是其中的关键。但其中寒潮和台风属于天气灾难,水旱灾难则属于气候灾难,也就是说,水旱灾难一旦消失,对我国农业生产会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本节在学问上并无难点,所以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的训练。如教师应当通过气象灾难的产生与季风关系亲密这一事实,使学生熟悉到季风对我国是极有利又有弊的;通过气象灾难发生频繁并造成严峻危害的事实,使学生熟悉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与艰难性;通过我国精确预报台风的实例增加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并进一步熟悉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气象灾难的主观能动性在不断加强。另外,还可以在讲完形成水旱灾难的自然缘由之后,让学生想一想有没有人为造成水旱灾难的例子,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有些灾难不仅需要预防,同时可以避开,人类应当留意自己的行为,尽量到达人地协调的境地。 教法建议 本节可以安排学生先收集材料,然后学生通过读教材以及对材料的分析,在教师的引导、帮忙下归纳出各种气象灾难的根本规律及危害,之后进一步安排学生争论进展预防应当留意哪些问题。这样,整个的教学过程根本上就会是学生自然向前推动,而不是教师按条介绍了。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 教学媒体:有关寒潮、台风和旱涝灾难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等。 课时安排:本节规划授课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复习上一节我国气候的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非常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难、寒潮、台风等灾难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2022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消失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难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难。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难。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2022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难?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殊感动的事情是什么?依据你所学过的学问,思索洪水形成的气候缘由、人为缘由?对长江洪涝灾难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上面的问题一起争论,盼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争论。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图像,知道我国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记住400、800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2.知道季风的概念、特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我国的干湿地区。 3.理解季风与我国降水空间和时间分布的关系,培育学生空间想像力和分析力量。 4.渗透喜爱祖国的训练和辩证法的训练。 教学建议 学问构造: 教材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确我国降水的突出特点就是时空分布不均。时空分布怎样不均,为什么造成这种不均,教材首先指导学生通过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找寻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利用已学过的东亚季风的学问,分析季风对我国降水产生怎样的影响,并明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及区域降水特点,结合读一读,进一步了解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通过阅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量变化柱状图,指导学生找寻规律,并分析东部地区雨带的南北移动所造成对降水的影响。通过阅读北京195120_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发觉降水的年际变化,分析成因及造成的影响。对于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教材明确指出是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照划分,并通过表格比照分析了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特点、分布和植被特征。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 难点:理解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成因。 价值观念、学科力量、根底学问间的内在联系和训练契机及课内外内容联系: 降水作为气候要素的组成,是描述气候特征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国土宽阔,加之特别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独特的降水特点,主要表达在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分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缘由归根究竟是由于季风造成的。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夏季风登陆的早晚及它的强弱都直接影响到我国的降水特征。在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抓住主要缘由,突破难点。 针对选学局部,教师可就教学状况,适时参加,这对学生把握我国的降水特征是必要的。 本节课中所使用的降水量分布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是读图训练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应加强学生这局部训练。并明确一些重要的降水指标,如200mm、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 教法建议 本节课所得结论是通过分析得出,在教学中教师所做的应是供应数据和资料,让学生去分析和归纳,去探究成因,培育学生的力量。 本节规划授课2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去过西北地区的同学描述一下不仅如此,我国降水的分布也相差悬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特征。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出示投影片新疆民居黄土高原民居江南民居 提问为什么这些民居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与当地降水有何关系? 讲授要了解这些,离不了“中国年降水量图”(出示地图)。 提问同学们留意观看800、400、50等降水量线的位置。然后请三位同学分别扮演这三条等降水量线所在地区的居民,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当地的降水特点以及降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生争论,预备表演。 提问 (1)请三位同学分别表演。 (2)请同学总结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 板书一、降水的特征 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削减 讲授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 出示投影片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启发提问请留意教师出示城市的挨次,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篇4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1)教学大纲和课标要求 本节课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