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0页
第2页 / 共60页
第3页 / 共60页
第4页 / 共60页
第5页 / 共60页
第6页 / 共60页
第7页 / 共60页
第8页 / 共60页
第9页 / 共6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宜春市“十四五”消费升级规划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妥善处理好消费与发展的关系、增强消费拉动能力,直接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变,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为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国家相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我省也随之出台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在此背景下,促进消费提质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根据宜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要求,特制订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一、发展基础与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宜春市在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前提下,特别是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居民消费仍呈现市场总体规范有序、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模式日新月异、商品种类丰富多样的良好态势,居民消费的潜力进一步激发,消费水平迈上新台阶。具体来看呈现以下特征: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以来,全市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健康发展,消费品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再创新高,2020年达到909.61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加,2020年分别达21030元、14190元,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1.32倍、1.57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2020年分别为29.57%、34.59%,已达到或接近于联合国划分标准的富足水平。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充分释放,2020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42.5亿元,较2015年累计增长约31%,城乡消费市场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十三五”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食品、衣物等生存型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明显下降,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享受型消费的比重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逐步从注重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有形物质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二手车交易、改装报废等后市场消费规模增长迅速;家居家装类消费朝着品质化、时尚化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销量持续走高,绿色环保、高端智能产品成为消费主流。服务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特色餐饮、医疗教育、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领域消费规模逐年增长,文化旅游消费、康体疗养消费成为消费市场的重要支撑,温汤旅游度假区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实现“双突破”,分别达1.07亿人次、1016.27亿元。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十三五”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兴起,加速推动消费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壮大,网络购物、网上订餐、在线教育、互联网健康医疗、网络文娱等新消费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数字消费生态体系逐步形成,2020年全市网络零售总额达68.2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四位。沉浸式、体验式线下体验店快速布局,“无接触配送”“不见面服务”“云逛街”等新模式蓬勃兴起。传统商贸企业加速转型,樟树三佳投资和宜丰红商城等一批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实现零售逆势增长。消费环境日趋改善,市场潜力得到释放。“十三五”以来,全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文件,打造了一批高品位的特色街区和商圈,成功创建了一批优质消费品牌,信息网络、物流体系加速畅通,全市消费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品牌创建取得新突破,“宜春大米”“樟树药都”“奉新猕猴桃”等优质品牌全面打响,“两品一标”认证数位列全省第一,获批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奉新入围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消费载体和平台更加丰富,宜春寺库跨境电商智慧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特色街区、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等消费载体基本实现县(市、区)全覆盖。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基本建成市县乡三级快递物流网络,顺利开通宜春至宁波铁海联运班列,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消费领域监管创新成效显著,“赣溯源”平台推广使用率排全省首位,全市校园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排全省第二。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累计发展放心消费示范店200余户,实体店“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达50家。(二)面临形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平台经济、体验经济、分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业态蓬勃发展,以网络购物、网上办公、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消费模式异军突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理念不断颠覆现有生产生活方式,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经济新消费正在深刻重塑消费结构,新型消费正在成为消费的主要表现形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持续挖掘内需潜力,为我市消费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国中等收入群体数量超4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GDP比重达55%以上,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更加强烈,由传统消费、实物消费向新型消费、服务消费转型的趋势更加凸显。宜春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富硒优势以及全国著名的中医药品牌,为我市培育“旅游+”“健康+”等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依托宜春位于赣湘鄂中心的区位优势和“四纵四横”便利的对外交通运输网络,加速人流、物流和信息流集聚,为我市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消费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制约消费扩容提质的障碍仍然存在。消费外溢效应显著,本地商业综合体品牌同质化现象普遍,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消费需求的能力不足,长株潭城市群、大南昌都市圈等丰富的消费业态和优越的消费环境对宜春消费带来了明显“虹吸效应”;物价水平高涨,由于住房、医疗、教育等刚性支出较高导致其他方面的消费被迫减少,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制约消费需求扩大;商业街区、农贸市场等消费载体和平台功能仍不够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尚不健全,放心消费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此外,受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居民消费趋于谨慎,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消费增长的后劲。综合来看,宜春市在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方面存在着诸多机遇和优势,但复杂多变的环境形势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十四五”时期,全市要紧紧抓住大有可为但充满挑战的战略机遇期,围绕打造开放创新强市、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绿色生态强市、文化旅游强市、社会治理强市的奋斗目标,顺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突破消费升级瓶颈、补齐消费升级短板、重塑消费升级优势,促进形成强大消费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作用。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顺应居民消费升级新趋势,聚焦让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这一中心,以深化供需两端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调结构、提质量、优环境、促融合,提质扩容实物消费、优化提升服务消费、提档升级传统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全力将宜春打造成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切实增强消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建设“六个强市”提供更持续、更强劲的动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政策牵引。突出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培育形成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破除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消费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消费市场环境。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数字经济引领下的消费变革,推动技术、管理、产品、商业模式等各类创新,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和各类消费业态紧密融合,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双向提速,促进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健康消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推广绿色消费产品,营造绿色消费良好社会氛围。合理引导居民消费预期,鼓励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培育健康理性消费文化,促进可持续消费。坚持品质至上、放心消费。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努力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满足多元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倡导消费者优先,增强消费者主体意识,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深化改革、审慎监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包容审慎有效监管。加强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信用在消费领域的激励约束作用。推动互联网与更多传统消费相互渗透融合,构建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消费共同治理机制,有力有序有效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三)发展定位国际硒养大健康消费高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依托优质中医药资源和富硒资源,加快推动国家健康城市试点、“生态+大健康”产业改革试点建设,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富硒中药材、富硒温泉等优质健康产品,积极培育“健康+医药”“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健康+养老”“健康+食品”等“健康+”消费新业态,满足居民对健康服务、健康食品、健康医药等的强烈需求,将宜春打造为国际硒养大健康消费高地。全省商贸流通创新发展高地。依托区域公用品牌、“老字号”企业,以及各类特色商业街区,结合全国首批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引导生产和流通、线上与线下、城市与农村深度融合发展,促进商贸消费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体育休闲等产业资源互补、协同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商贸流通产业生态圈,建设“衣、食、住、行、文、旅、购”等一站式生活配套服务中心,形成区域消费能级提升的强大引擎,打造全省商贸流通创新发展高地。赣西消费新业态集聚高地。依托宜春赣西云数据中心,加快补齐5G网络、物联网、千兆光网等数字化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搭建消费新平台、新场景,创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发展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共享消费等新业态及“宅经济”、直播电商、在线文娱等新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消费生态体系,打造赣西新型消费业态集聚高地。(四)主要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市消费升级的总体目标是: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有效满足,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环境基本形成,消费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全面增强,基本建成在全省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具体目标是:消费规模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总量稳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满足,基本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00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50%以上。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