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掺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等)混凝土的钢筋锈蚀问题混凝土碳化的最有利条件是相对湿度50%左右,而公斤锈蚀的最有利条件则是相对湿度70%以上。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都在这样的范围交替。关注掺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等)混凝土的碳化问题实际上就是担心钢筋锈蚀试验结论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0mm时,水胶比在0.340.45,粉煤灰掺量在40%60%,胶凝材料用量为400480kg/m3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可以保证钢筋不修饰。在胶凝材料用量为400 kg/m3,粉煤灰掺量为40%,水胶比不大于0.37时,7mm的保护层就能保护钢筋不修饰;水胶比不大于0.40时,12mm的保护层就能保护钢筋不锈蚀。降低水胶比可以有效控制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并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抗钢筋锈蚀能力。另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保护层混凝土的密实性,这是解决问题的而最直接的途径。提高保护层密实性的措施-外强内弱使用透水模板延长养护时间拆模后立即加表明面涂层较小早期混凝土的孔隙率的设想在掺粉煤灰的混凝土中使用为什么绘抑制膨胀?孔隙率大吸收膨胀剂?在掺粉煤灰的混凝土中再掺膨胀剂,可否使用膨胀性产物填透水模板两层无纺布和中间的高倍吸水树脂压制而成质量要求:合适的吸水性,并吸水均匀表面光滑,花纹整齐、规则材质挺括,便于操作便于拆模,不粘混凝土加个合适五、混凝土结构回弹检测抗压存在的问题与思考问题的提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单位抱怨混凝土回弹检测抗压强度存在的问题,具体说有以下两个方面;1、 掺加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用回弹法测定的强度经常出现不合格,但实际结构中混凝土的强度合格2、 有些地区建筑管理与质量监督部门不按照GB/T5033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规定,明明试块轻度合格,筹建组数也够,动不动就回弹侧墙,一测就不够,然后就钻芯、就走关系。学者质疑回弹法测强清华大学廉慧珍教授2007年在(混凝土)发表学术论文质疑“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不是同一个概念。同一种运至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不同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之间不能建立相关的关系;同样水胶比的砂浆和混凝土是不同的材料,砂浆的硬度最多只可能与砂浆强度有一定的联系,而相同水胶比的砂浆强度和混凝土强度的关系却依赖浆骨比和砂率的不同而异。2、混凝土碳化层和该混凝土更是不同的材料,混凝土碳化层的硬度和内部混凝土的强度没有关系,再基于碳化层的硬度引进“折减系数”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在概念上是错误的。这个“碳化层”的硬度及厚度和混凝土的强度并没有关系,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来说是没有意义的。碳化对混凝土的影响主要并不是强度因为只要在掺用粉煤灰后把混凝土水胶比降低到一定程度,28d抗压强度无疑是回满足设计要求的,而且由于现场浇注混凝土温度的影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实际强度总是会比标准养护的相同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试件强度高,并与碳化无关。谈话本身不会造成混凝土劣化,但是Ca(OH)2碳化后分子体积大约可收缩20%,如果先产生干燥收缩,随后在加上碳化收缩,可能在约束条件下产生开裂;更重要的是,钢筋在碱性环境下的稳定性会因碱度降低而受到破坏,引起锈蚀。3、混凝土是复杂的多相非均质材料,回弹值和抗压强度之间没有唯一的关系;不只是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没有相同的硬度-抗压强度关系,而且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也没有相同的组成和微结构;即使给定的混凝土,也会因骨料和基体之间的硬度不同以及骨料在矿物学上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回弹值。合理的方法是对每一种混凝土都标定其强度-硬度关系“当用回弹值估计现场混凝土的强度时,必须和标定时的实验步骤与环境条件相似”,把定到规范中的回弹值-抗压强度关系表格或公式作为通用标准时欠妥当的。回弹测强标准编制组成员的回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其测区的回弹值(表面硬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该关系是以大量的试验数据为依据并考虑其他影响因素,通关回归分析而建立的混凝土回弹值与抗压强度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回弹法用于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采用回弹法推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对于处理工程质量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碳化会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碳化对混凝土表面硬度的影响更大。回弹法是研究混凝土的表面回弹值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它研究的对象就是混凝土,而不是混凝土中的砂浆。况且(回弹规范)中规定在每个测区选择有效的16个测点,计算时去掉3个最大的和3个最小值剩余10个计算平均值,已经考虑了石子和气孔对回弹值的影响。当检测条件与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有较大差异是时,还可采用条件试件火钻去混凝土芯样进行修正。廉慧珍教授的答复引用毛泽东的话,时代在变化,过去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要闲置起来,而有些我们不熟悉的东西要尽快熟悉起来。引用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的话;对一个理论的反驳即对问题的任何认真的尝试性解决的反驳-始终是我们接近真理的前进一步。把混凝土当做宏观均质且各向同性的材料,过去在混凝土祖分不是这么多、水灰比比较大、总体强度等级比较低、生产和施工控制也没有现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还算可以,而现在情况正在骑着很大的变化,混凝土的非匀质性表现得更加突出。不管发明者是谁,在混凝土中使用回弹法是从金属材料移植过来的,尽管工业上的金属材料也并不是理想的绝对均匀体,毕竟混凝土和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匀质性相差的太大,连金属的表面硬度都很难侧准,何况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检测在金属工业中主要也是用来评价材料匀质性、加工性,并不用于检测其强度。有的工程在剔除表面“碳化层”后再检测回弹值,反而比未提出时的还要高。更重要的是“碳化”层确实是与混凝土本土不同的两种材料,“碳化层”的硬度和混凝土强度之间不可能有相关关系。因此用对“碳化层”的回弹值根据“碳化层”厚度修正的强度值的方法是不能用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