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1.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2.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形象思维能力。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朗读能力。4背诵这首词二、学习重难点通过朗读训练,品味诗句的表现力,学习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三、学习方法 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从意象的角度去了解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四、知识链接:1、词的常识:词,又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词有词牌,又称词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词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当时正值国内第一次大革命爆发的前夜,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如火如荼。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20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1925年10月,他奉命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诗言志。”词是抒情性很强的文体。作者用词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的秋色和形势的强烈感受,抒发了革命的抱负和豪情。五、预习作业: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百舸(g) 橘(j)子洲 遒劲(强劲有力)B峥嵘(zhng rng) 携(xi) 遏()制C漫江(满) 寥(lio)廊 挥斥(斥责)D惆怅(chng) 稠(chu)密 辟谣(p yo)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A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D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 )A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 B湘江北去,独立寒秋,橘子洲去。C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 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4、想一想:上下阕各写了些什么?上、下阕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一课时课堂练习阅读下面诗句,完成14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1“漫江”的意思是: 。 “霜天”即: 。2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 。3这段文字描写的具体景物有哪些?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答: 。4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个句子? 答: 。5.古人笔下的秋景多肃杀悲凉、清冷惨淡,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何如此的绚烂多彩、充满生机?阅读下文,完成13题。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怅”的原意是 ,这里用来表达 。2“沉浮”同 意思相近,这里指 。3这段文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第二课时课堂练习阅读下面句子,完成13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1“万户侯”本义是 ,这里指 。2“粪土”的意思是 ,用法是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 。阅读下面句子,完成13题。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中流”的意思是 ;“遏”的意思是 。2“记”字领起的下文是 。3这段文字回答了一个什么问题? 答: 。课后练习: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甲: 沁园春长沙 1925年 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温柔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乙: 沁园春雪 1936年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试比较两首词在写作上的相同点。 答: 。2试比较两首词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答: 。3试比较两首词在结尾所抒发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意象”及其解读“意象”一词,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物”是个外延极广的概念。除了诗人的“我”以外,天地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等在特定情况下还有人,全都是“物”,用南宋诗人张孝祥的话来概括,即“万象皆宾客”。按一般情况说,物是客观存在,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差错,这便是所谓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因此,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简言之,意象就是意中之象。如秦观满庭芳中的词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词中的“斜阳”“寒鸦”“流不”“孤村”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观;全部浸染了词人的哀伤和忧郁,它们是主观情思和客观形象交融而产生的“新物”。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世界的。确切地说,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诗人总是戴着感情的有色眼镜看世界,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诗歌正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我们了解“意象”是为了鉴赏诗歌,学会审美,因此有必要熟悉“意象”的基本特点。首先,意象往往有丰富内涵。一个意象的内涵是否丰富,与这个意象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有关,古今中外的许许多多诗人之所以反复吟咏春天和秋天,其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季节有关较多的富有诗意的属性。中国的菊花和兰草,外国的云雀和夜莺,几乎成了万古常新的诗题,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事物本身具有浓厚的诗意内涵,能够触发不同时代诗人的不同感慨。不同事物在这一点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众所周知,泪水被诗人抒写了几千年,而极少有人吟咏鼻涕;秋叶令无数墨客感叹,而垃圾却无人问津。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挖出诗意来的。有人说,一条林间小道比一个赌徒要有诗意。朱红的抒情诗恋,围绕着“你”和“我”,塑了一个个富有内涵的意象,生发出多少刻骨铭心的情意:我是旧帆,你就是港口的灯火。/我是优游的天鹅,你是湖泊。/你是朱唇,我就是缠绵的热吻。/你是苦泪,我就是碎裂的心魄。这些诗句,无异于柔情蜜意恋人的绵绵情话,无异于坚贞不移的海誓山盟。此诗虽然长达八节,推出数十个意象,仿佛仍未尽意。谁知,诗人却是卒章显志,最后一节诗意陡转:“你是我的主宰,我仰望的星座,/我是你幸福的奴仆啊,我的祖国!”原来,“你”并不是“我”的恋人,而是“我的祖国”。全诗意在倾吐对祖国的爱恋。其强大的感染力来自那遍布全诗的内涵丰富的意象。其次,意象都富有情感性。应当说,所有的意象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浸染着诗人的情思。诗要动人,自然要选取那些较多和较浓的浸染情思的意象。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意象必须反映诗的主题。因为具体到一首诗,诗人所表现的是某一特定的情思。选择意象就是要选择那些最能表现那种特定情思的意象。请读书黎明的给乙:我们是黑夜相错而过的船/我们是白昼没有标记的帆/我们是同一次潮汐搁浅沙滩的贝壳/我们是同一次喷发中冷却的火成岩/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我们彼此多么相近/可惜/为时已晚此诗中的“我们”,也许是一对未曾互相表白抱憾终生的男女。诗人推出四个富有情思的意象:“我们”是“船”,“我们”是“帆”,“我们”是“贝壳”,“我们”是“火成岩”。这四个意象都包含着诗人所要表达的深沉而痛切的遗憾:“我们彼此多么相近/可惜/为时已晚”四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排比句统摄着四个意象,不断地积聚情感。诗人让那感情的湖水一公分一公分地上涨,人们在堤坝外面看不真切,而只是从什么船呀帆呀的隐约感到情感澎湃。终于,湖水超出了警戒线,冲决了堤坝。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诗人的主旨原来如此。本该早就发现的,却直到“有一天”才“终于发现”。星转斗移,物是人非,诗人在篇末表达的惋惜之情显得格外强烈。(参照刘福智意象诗魂腾飞的霞云,见语文知识2000年第10期,文字稍有变动)1梳理文章思路,并简要写出内容提要。 答: 2在我国诗文中,有些意象往往有着较为固定的内涵和情感。如“柳”有“留恋、离别”的含义,“鸟”有“空远、快乐”的含义。请根据上文对意象的分析,概括下列诗句中“烛”这一意象的含义。(不超过20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死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