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唯物史观点集锦张世强整理使用说明:以下是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必须要会运用的史学理论,无须记忆,重在理解;在进行题型训练时,可对照使用这些理论分析问题,很有帮助。理论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是生产方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人口素质不起决定作用,但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思想观念,如政治、法律、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3、社会存在是一切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4、社会意识的内容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5、社会意识适应社会存在的要求而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6、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7、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8、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9、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通俗地讲,生产力是有目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2、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包括:(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3)完全以他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6、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理论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2、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国家政权,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也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理论四:阶级、国家、革命、民族1、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2、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为了维护权力机关,就要征收赋税,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的标志来划分国家统治下的居民;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4、革命的根本问题时政权问题。5、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6、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同化。理论五:矛盾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相互转化;4、坚持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从个性之中归纳共性,从共性之中分析个性。6、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理论六:量变与质变1、量变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2、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3、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而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4、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新的质变。理论七:否定之否定1、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3、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信念。理论八:认识论1、历史上的真理,是通过实践的检验;理论九:评价历史人物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析制约历史人物活动的因素:(1)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2)分析历史人物的阶级性;(3)分析历史的个人品质。3、分阶段去评价每一历史人物。4、两点论分清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重点论抓主流;5、透过现象看本质;6、把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辩证地统一起来看问题;7、个人动机总是从属于阶级和民族的。8、个人动机与客观效果不一至;9、杰出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