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卷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2、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普遍发现了石磨棒和石盘,它们是粮食去皮或磨粉的加工工具。在西北和华北的遗址中还出土了更先进的加工工具石臼或石杵,并在山西夏县村及西安半坡等遗址中,均出土了谷粒化石和窖藏。这说明当时( )A. 社会阶级分化较为明显B. 已出现较稳定的定居生活C. 采集渔猎业被完全取代D. 北方农作物种植种类多样2. 据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武帝诏文“兴孝举廉”,及有司奏议“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永建六年(公元131年)所立巴郡太守张纳碑文云:“举孝廉,郎中、谒者、将作大匠、丞相令、广陵太守。”上述材料可用于印证该时期( )A. 封建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B. 官员考核的途径趋向多元化C. 人才选拔的范围不断拓展D. 以打击豪强地主为政治重心3. 南北朝时期的学者竺道生传播涅槃学,试图让所有的人都相信佛教,宣扬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唐代天台宗的湛然和尚发展了前人学说并提出“无情有性”说,不仅人人具有佛性,连花草砖石也有佛性。这些主张( )A. 表明儒者复兴儒学回应挑战的必要B. 体现出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频繁C. 为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创造了条件D. 折射出民族之间融合趋势不断加强4. 如表为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丝绵和丝织品产量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丝绵”为“万两”,其他为“万匹”)。这可用于说明该时期( )地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中:两浙路租税额绢37.3948.4823.28轴38.0650.4225.01丝绵355552.6421.71绫79.6320.09上供额绢27.1172.1630.79油18.3281.2126.46丝绵5.1294.8868.17锦绮类24.750.09绫49.1018.804.51A. 政府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B. 丝织业已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C. 王安石变法取得显著经济成效D. 经济重心南移助推南方经济发展5. 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河州卫设立后,政府即“以何锁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朵儿只、汪家奴为佥事仍令何锁南普子孙世袭其职”。接着,在西宁、洮州、岷州等卫,也相继安排一批当地的土官、部落酋长任职,但掌管卫所大权的正职一律是由中央任命且可以随时撤换的流官来担任。明初的这一措施( )A. 凸显出民族政策的灵活性与原则性B. 说明北部边防压力远超南方C. 有效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管理与开发D. 体现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增强6. 李鸿章曾在慈禧太后面前自称为“康党”,要求列名和资助强学会,后为了保护李氏家族利益公开反对变法。张之洞先后向清廷举荐梁启超等数十名思想开明、通洋务、懂西学的新派人士,但后来为“恐忤廷逆”解散了上海强学会。这反映出( )A. 维新派主导的社会改革急于求成B. 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不可协调C. 洋务派应对社会变局的矛盾心态D. 拯救民族危亡已成为社会共识7. 1884年,宁波的豆油、花生油和其他植物油每市斤价格是84文,而同期进口煤油的零售价格为每市斤32文。清末官员曾呼吁:“自火(煤)油盛行,植物油相形见绌,销路愈滞,价值日昂,种植少则害在农,榨制稀则害在工,贩卖微则害在商。”这表明( )A. 国家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 世界市场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C. 自然经济已经趋于解体D. 政府的政策制约了经济的发展8. 全面抗战爆发以前,新疆境内的公路状况较差。国民党政府开辟了连接内地与西北边疆的重要国际运输通道西北国际运输线,包括公路运输、驿运、空运、水陆联运。自1937年至1941年,中国战场上来自苏联的援助物资90%都是通过该运输线运至内地的。这说明该运输线( )A. 兼具救国与治边的双重使命B. 削弱了中国近代交通的殖民色彩C. 配合了工业企业向西北迁移D. 旨在强化国民党对边疆经济控制9. 有学者评价中国出席万隆会议,“以最大的诚意和耐心去寻求与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消除它们的疑虑,争取它们的信任。”周恩来从与会国“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苦难”出发,主张“撇开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国家制度”“进行国际合作”,这在国际舞台上引起了反响。该学者意在说明中国的参会( )A. 是基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要B. 凸显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辉煌C. 有效遏制了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D. 塑造了新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形象10. 如图是1994年某画家绘制的名为立交桥(上海早晨)的作品,画作形象、色彩简约而抽象,画面上部描绘了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清晨的上海深蓝色的楼群高高耸立,桥面上的车辆川流不息。据此判断,该画作( )A. 折射出对城市化问题过分担忧B. 说明经济发展提高了城市治理水平C. 彰显出改革开放后城市的新形象D. 宣扬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1.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对人质作为债务抵押有所限制。如果公民因负债而将子女或妻子出卖,或作为债务抵押,则他们在买者或者债主家的服役期限是3年,第四年应该恢复自由;人质在服役期间的人身安全也应受到法典的保护。该法典的这些规定( )A. 注重保障财产私有权B. 意在巩固国家政治统治C. 强调保存原始习惯法D. 重点维护奴隶主的利益12. 在某种程度上说,圣经本身就是契约,即上帝耶和华与人之间的契约。圣经也孕育了基督教法治传统的萌芽,中世纪基督教要求人们遵守世俗社会的法律,教会里的主教和教徒主张法律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据此判断,中世纪基督教( )A. 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B. 充当着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C. 推动西方文明的延续和发展D. 侧重于贯彻人人平等的社会理念13. 17世纪中期,伦敦的茶叶售价昂贵,茶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和查理二世联姻的凯瑟琳喜好饮茶,很快使得饮茶在宫廷之中流行起来。光荣革命后玛丽也爱好饮茶,经常在宫廷举办中国式茶会,由此饮茶在英国社会上层中逐渐传播开来。这表明( )A. 贵族喜好客观上助力了茶文化的传播B. 政局变动促进了妇女地位提高C. 饮茶本土化推动了英国社会的进步D. 中英商品贸易的状况得到改善14. 一般来说,工农业利润水平的差异是阶层变化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工业出现高额利润的情况下,农业中的地主才会转向工业部门,从而转变成为工业资本家。如图所示为18201910年法国农业部分地租和利润水平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 )A. 暗示机器生产尚未在全国普及B. 展现法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C. 指出法国资产阶级壮大的事实D. 解释法国工业化进程缓慢的原因15. 如表所示为二战后部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情况。据此可知,这些新兴民族国家( )国家概况印度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主要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印地语;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多样性;种姓制度依然具有重要影响韩国注重发扬儒家文化,诸如宽松和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同时又注重吸收西方文化,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埃及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被广泛使用;有欧洲和西亚文化元素巴拿马君主立宪制(英联邦成员);主要宗教为基督教;官方语言为英语,海地移民讲克里奥尔语A. 政府侧重于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地位B. 善于吸收借鉴西方现代文化精华C. 文化发展呈现不同程度的多元特征D. 注重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1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控制着联合国数量较多的成员国,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如阻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但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多次被置于被告地位,从而使得过去一直强调要发挥联合国作用的美国,转而攻击联合国是“暴民政治”。这一变化体现出( )A. 美国霸权深受多极化趋势的制约B.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C. 政治方面全球治理优于国家治理D. 社会主义阵营力量不断壮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秦汉至明清,尽管名称有所变化,但县以下的基层行政组织多是乡里两级。家庭是农业社会的基础单元,家族是乡土社会不可忽视的治理依托。在实践层面,北宋范仲淹曾购置义田义庄以养族人,历代政府也高度重视发挥宗法组织的治理作用,比如康熙圣训十六条的第二条便是“笃宗族以昭雍睦”。早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就有什伍连坐设计。保甲制度在清朝逐渐得到全面推行,对于隐匿盗窃等案件,邻里若没有报告均须治罪。社仓是灾荒时期防止饥民抢掠乃至发动起义,从而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机制,清朝在雍正、乾隆年间曾大力推行社仓,更多由士绅群体自愿捐助和管理、以无偿赈灾为主的义仓开始兴起,反映了民间社会力量的壮大。摘编自王伟杰陆杰华政社互动:我国古代乡村治理的演进特征及其影响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决策既受利益集团的操控,又受其他政党的牵制,而中国独具特色的政治体制,可以使其快速作出高质量的决策,而且不会受任何资本或利益集团的干扰,保证了国家治理决策的高效。西方国家极力推崇对国家治理的放任自流,这样导致利益集团肆无忌惮与民争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出现了民主参与和集中领导的模式。西方国家治理秉持对立性理念,以“多元中心、分权竞争、民主共治”为内核。中国国内治理注重践行合和统一思想,国家治理是涉及多主体、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主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形成治理合力。西方人遇到纠纷首先想到依靠法律解决,中华文化强调以和为贵,这一思想在国家治理中体现为纠纷解决倾向内部调解,不轻易诉诸法庭。摘编自冯兵中西方对比视角下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国家治理上的差异。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建言献策。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上海开埠后,逐渐成为各国冒险家的乐园,最多有来自58个国籍的移民。最初闯荡上海滩的以男性单身移民为主,到1910年男女比例差距大大缩小。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和伦敦、孟买的金融风潮的发生,外国移民数量也随之陷入低迷。随着上海对外贸易的发展,租界人口又增长起来。租界的人口密度远高于华界,法租界的人口密度更高。外国移民创办的学校首开现代教育之风气,还凭借报纸刊物的发行、出版机构的建设、广播电台的宣传等手段,由浅入深地在上海传播新的思想观念。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移民城市,上海的宗教文化显示出十分复杂和丰富的局面,由西方天主教、基督教作为示范,宗教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现代体育运动、休闲公园也跟随外国移民的步伐而来。在上海华人的努力下,乐园最终向华人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