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是科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这一单元的第二课。学生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已经知道,靠增加厚度和宽度可以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而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另一种方法是改变材料的形状,这是本课时重点要研究的问题。教材首先以复习内容引入,旨在让学生发现、提出本课的研究内容材料抗弯曲能力与材料的形状有关系吗?接着进入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重点环节,用同样的纸做成各种形状,测量它们的抗弯曲能力,并与平展的纸比较,认识到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更进一步的道理,用L形给出,让学生通过观察来理解。举例钢材的应用强化说明形状能够增加抗弯曲能力,最后研究瓦楞纸板的形状结构。瓦楞纸板有三层或五层,中间一层或两层是波浪形的,这几层薄纸板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使瓦楞纸板的强度大大增加。通过对瓦楞纸板的研究,不但可以加强对前面活动的认识,而且又把知识带到了实际的生活中。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抗弯曲能力。过程与方法:1、做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2、观察瓦楞纸的结构并对其抗弯曲能力作出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养成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作出解释的习惯。 2、通过关注实验过程的公平性,养成一丝不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3. 通过实验,在生活中要学习资源的节约,低碳环保的精神。三教学重点:探究纸的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能增强物体的抗弯曲能力。四教学难点:解释为什么改变形状也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五教具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材料:桥墩一个、大小相同的纸5张、垫圈数个、小杯子1个、瓦楞纸1张、记录单2张。教师演示材料:桥墩一个、平面纸一张、垫圈数个、瓦楞纸,各种教学图片。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指导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明确主题二、探究性状与抗弯曲能力三、瓦楞纸板的研究四、 拓展延伸:提出质疑1、在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纸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发现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可以怎么做呢?2、除了增强纸的宽度和厚度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方法也能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3、纸的形状与它的抗弯曲能力真的有关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形状与抗弯曲能力)1、(出示纸)你觉得把纸折成哪些形状能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启发学生思考问题。2、有了猜想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3、怎么做这个实验,如何填写实验记录单,实验每一次要改变什么条件?实验每一次不改变的是什么条件?4、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的目的,猜测,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各是什么,实验的过程是什么情况。5、下面我们就来先测量平面纸能承受多少个垫圈?6、接下来就到你们动手实验了,实验前老师还有几点温馨提示给大家。. 每张纸只能折一次,不能反复折。 . 重物应尽量放在纸梁中间的位置,要轻轻地叠 放。. 使纸梁碰到桌面的那个重物不能记录下来。 .做实验时,做好实验的数据记录。. 做实验时,小组合作,做到认真细致。. 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器材。通过数据,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分析出来的?7.改变了纸的形状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变化?不同形状的纸抗弯曲能力有什么不同?哪几种形状抗弯曲能力较强?8、为什么改变了纸的形状之后抗弯曲能力就会增强呢?9、现在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钢材,为什么要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形状?1、(出示瓦楞纸板)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纸皮,它叫做瓦楞纸。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瓦楞纸的内部构造。2、根据瓦楞纸的内部构造你能推测一下它能承受多少个垫圈呢?3、(演示实验)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它的抗弯曲能力,观察瓦楞纸的变化。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瓦楞纸的抗弯曲能力为什么这么强?5小结:瓦楞纸是由三到五层纸组成,中间采用波浪形纸大大增强了纸的抗弯曲能力。1、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知道了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可以怎么做?2、 改变纸的形状比改变至的厚度有什么有点?3、 课后请大家关注生活中改变形状增强抗弯曲能力的运用。1、回忆增强纸的宽度和厚度能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2、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做出猜想。提出增强纸抗弯曲能力的多种方法。3、学生积极思考。 1、提出哪些形状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2、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用实验证明。3、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并交流汇报。4、分析怎样的做法才能做到实验的相同条件。5、观察教师规范的实验操作。6、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记录数据。7、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8、思考改变形状能改变材料抗弯曲能力的原因。9、解释钢材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原因。1、观察瓦楞纸的内部结构。2、通过思考,做出推测。3、仔细观察实验,推测实验结论。4、分析其抗弯曲能力强的原因。5、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的结论。1、巩固所学知识。2、分析改变纸的形状增强抗弯曲能力的优点。3.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考,从而提出本节课研究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对比实验的做法,通过让学生选择哪种形状的纸适合和平面纸比较,从而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不能同时改变两个条件,这也是学生在做对比实验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的实验演示给学生作了一个示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就会更加规范,获得的实验数据更具有科学性。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从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背后的原因作出解释。科学从生活中来,同样让科学回到生活中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新的问题,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加深对本课科学概念的理解,知道人们选择改变形状来增强抗弯曲能力的原因。八板书设计: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形状改变 抗弯曲能力增强 九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复习导入,提出问题后做实验,通过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联系身边的例子,强化改变形状能够增加抗弯曲能力,设计这节课,要明白核心的问题是通过实验,得出数据,最后找到结论。本实验是对比实验,要突出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各是什么,所以我在桥墩上进行了修改,保证了桥墩之间的间距和高度,确保了实验的公平性,但是我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放手的力度不够,没有能仔细解读实验数据并通过实验数据让学生自己找到实验的结论,有一些生搬硬套的迹象,讨论交流的力度不够,有些引导的话语不够有力度,需要近一步去完善,去改进。 周婷婷 2014年11月16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