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重庆市农村改革30周年经验材料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始的农村改革,不仅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城市改革和其他改革,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现将我市农村改革开放30周年有关经验总结如下。一、三十年农村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基本经验(一)主要成就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八十年代初期,全面启动农村改革,推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改革,彻底打破了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锅饭”,使农民生产经营和农户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为巩固农村改革成果,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九十年代中期将农民的承包期再延长30年,使农民获得了长期稳定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条件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合我国基本国情,不仅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而且为我国全面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农村税费减免和惠农政策的实行,确立了“多予少取放活”的“三农”工作方针,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2002年开展“三取消一确定”的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4年开始全国降低农业税率,2005年我市提前取消农业税,使农民人均减少税费负担24.81元,至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牧业税,结束了农民千百年来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与此同时,中央又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再次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第三,农民投资和经营领域的放活,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基本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格局。实行鼓励政策,允许农民和集体资金自由或有组织地流动,鼓励农民向各种企业投资入股,鼓励集体和农民本着自愿互利原则将资金集中起来,联合兴办各种企业。这一改革发展举措的实施,促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农村劳务产业迅猛发展。2007年,我市乡镇企业实现了总产值1050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225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48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55%。广大农民融入城市产业工人大军,既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又促进了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第四,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推动了农业走向市场,促进农村经济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生猪、水产品改派购为自由上市。九十年代后国家粮食价格和购销全面放开,实行保护价制度,并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促进了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机链接,极大地刺激了农产品生产,推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五,以城乡统筹为目标的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作出了新阶段的“两个判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快了公共财政投入、“三农”金融投入、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如实行“三个高于”的农业农村投入政策,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增加投入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将共益性农业服务纳入财政供给。2004年,我市实施了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分离公益性服务职能与经营性服务职能,将农业服务的公益性职能整合成立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纳入财政全额拨款,将农业经营性服务按照企业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农村公共社会服务体制和机制。全面推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普遍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普遍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市近80%的农村人口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45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71万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第六,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促进了重庆市的快速发展。中央加大了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力度,把重庆由省辖市扩升为经济单列市,再扩升为中央直辖市,这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调整,为重庆加快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重庆直辖十年,实行市对区县直管,没有中间层,充分地发挥了土地、旅游、能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综合优势,充分地体现了区域内生产力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充分地促进了各类要素的有效配置,充分地统筹了区域间协调发展,充分地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也充分地证明了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二)基本经验农村改革已走过三十年光辉历程,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其基本经验可概括为五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制度创新,从建立体制机制入手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坚持上下互动,综合配套,努力形成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总之,农村改革的成功是践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取得的重大成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是其最根本的经验。二、制约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通过深化改革,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快速推进,制约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一)农业农村发展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是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太少。全市人均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占有量分别是1479立方米和0.75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和1/2。加之一家一户的经营体制,生产单元太多,很难实现小农业向大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自给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二是农业组织化程度太弱。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入合率仅为20%,不及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我国加入WTO后,以一家一户为主体的家庭经营方式,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无法应对日益激励的国际竞争,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太低。西部地区农村很多还处于“两亩地一头牛”的生产状态。2007年,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40%,我市只有13%。落后的生产方式,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二)农业农村发展与农村生产要素外流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很多村子找不到合适的后备干部,党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出现断层,农村社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生产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全市已转移748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资源的55%。二是农村资金大量外流。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使农村投入受到影响,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大量储蓄资金外流。2007年末,我市农业贷款仅占贷款总额的4%。资金的大量外流和投入较少,使农业农村发展严重“供血不足”。 三是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伴随城镇化的加快,农村大量区位好、土质好、效益好的耕地被征占。据统计,1995年到2006年,我市年末常用耕地面积净减少24.5万亩。作为稀缺资源的耕地大幅减少,使农业农村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三)农业农村发展与农业基础建设落后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是道路通达通畅差。我市乡镇公路通畅率65%,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不到89%,通畅率仅有35%。二是水利设施保障弱。我市农村有效灌溉面积93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0%;旱涝保收面积478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6%。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三是农村的电力供应和信息化建设、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相当落后。既制约着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影响着农村投资环境和长远发展。(四)农业农村发展与社会化服务缺失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是社会事业发展落后。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占60%,但只有1/4的教育资源投放于农村;全市2/3的人口在农村,但80%的卫生资源配置在城市。二是科技推广服务缺失。在历次机构改革中基层农业服务体系都成为改革的主要对象,由于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无法维持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转,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出现“尴尬”的局面,无法完全履行科技推广与服务的职责。三是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近年来,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出台了一些举措,但与城市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合作医疗明显补偿不足,农民仍需自费负担高额医疗费用,化解大病风险的能力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起步晚、标准低、范围窄,农民在失业、养老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隐忧。(五)农业农村发展与机制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是发展理念上重工轻农。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思维定式,尤其在部分基层干部中重工轻农、先工后农的发展理念依然存在。二是管理体制上重城轻乡。在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方面并没有打破城乡分割的局面,在工作职能上一些部门管理职责都没有延伸到农村,管城市的不管农村,管农村的不管城市,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建立,重城轻乡问题较为突出,难以有效地推进“三农”工作。三是政策制度上扬工抑农。从发展历程看,受工农“剪刀差”的影响,农业剩余向工业转移,“以工补农”尚未形成长效机制。从劳动就业看,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就业,使工业仍以“人口红利”形式剥脱农村价值。从市场机制看,由于农产品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稍有价格上扬有关部门就会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调控,而对农业生产资料及其他工业产品价格暴涨则往往束手无策。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