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远场测量最小距离准则作者:薛锋章 杨林 来源:移动通信2013年第 17期【摘 要】首先介绍了天线方向图远场测量最小距离多个准则的起源和演变;在设定源天 线具有与被测天线尺寸可比拟的情况下,推导出被测天线口径最大相位差的解析解,进而导出 方向图远场最小距离的准则,其结果与国际公认的准则保持一致;最终得出源天线尺寸并不影 响方向图远场测量最小距离准则的结论。【关键词】天线测量远场距离 基站天线1 引言天线专业有史以来,出现过的方向图远场测量最小距离准则有三个,分别是:R32D2久、 R2 (D+d) 2/九、R2 (D2+d2)久。其中,R是收发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准则要求,入是工作 波长,D是被测天线的最大口径尺寸,d是源天线的最大口径尺寸。在不同的文献中,上述公 式的字母和符号选择可以不同,且根据天线互易定理,所分析的被测天线对象可能处于接收状 态,也可能处于发射状态,源天线也是如此。凡此种种,并不影响分析和推导,故下文概不作 分辨。天线的远场测量技术起源于上个世纪初,已逾百年。在二战之后,远场测量的技术原理已 臻完善,至今并无创新。早在1947年,贝尔实验室的天线专家们发布了天线测量文献,以n/8 的口径平方率相差为条件,导出了 2D2/X为远场测量的最小距离准则1。三十余年后,天线泰 斗Hansen在1984年的文献2中对远场测量最小距离准则作了相关结论:“2D2仏远场距离准 则的应用由来已久,它在被测天线口径上产生n/8的平方率相差,对-25dB副瓣量级的方向图 测量误差是忽略不计的,对方向性系数(增益)的测量误差在0.1dB量级。”如今,移动 通信基站天线的方向图第一副瓣仅在-20-13dB量级范围,远远没有越过Hansen的-25dB副 瓣量级。因此可以预计,采用2D2/X作为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远场测量最小距离准则的条件应该 是充分的。与此同时,半个多世纪以来,英文版的天线教科书也是以2D2/X作为方向图远场测量最小 距离准则,最具代表性的如Kraus3、Balanis4、Stutzman和Thiele等多位天线泰斗所著的 三套天线教科书。另外,权威专业组织国际“IEEE天线术语定义标准”6-10,从1969年到2004年,历经数 次修订,始终选择2D2/X作为最小距离准则;同时,相应的“IEEE天线测量方法标准”也是一 直采用该准则,详见2008年修订版11。然而,在1947年的文献1之后,Rhodes12濮文在1954年指出,实际的源天线口径d并 非无穷小的点源,由此远场测量最小距离准则应该修改为2 (D+d) 2仏。尽管这一准则后来并 未获得普遍采用,但业界的确同时存在这两种声音。直到1989年,Uno和Adachi发表了长篇 文献13,结合理论分析、数值仿真以及大量的天线测量比对,证明了 :哪怕是口径d的尺寸 增大到与D 一样,远场距离准则依然是2D2久,而且采用2(D+d)2/X作为准则反而是不恰当 的。更为惊奇的结论是,Uno和Adachi还证明,当d越大但同时只要d不超过D时,在2D2/X 的同样测量距离上得到的方向图副瓣的误差较d=0时的情况反而会更小。至于Rhodes12的文 献,观察后很容易发现2(D+d)2/X准则的推导其实是足够充分的条件但并不必要。此后至 今,西方世界的2D2/X准则始终是唯一的声音,没有改变。在中国,天线测量研究的起源时间介于Rhodes的1954年与Uno & Adachi的1989年之 间,标志性的著作是毛乃宏教授1987年出版的天线测量手册14,其中公式(1.18)引用 了 Rhodes 1954年的2(D+d)2/X作为准则。此后相当长的时期,中国相关的天线教科书和相 关的天线标准制订,主要引用2(D+d)2/X公式作为最小距离准则。例如,1988年的国家标 准GB 9410-1988移动通信天线通用技术规范15特别注明:当d0时,需要采用2(D+d)2/X; 1996年的国家军用标准SJ 20583-96宽带天线通用规范16和2000年的通信 行业标准YD/T 1059-2000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条件17也都是采用2(D+d)2/X作 为准则; 2000年的教科书天线技术 18也是如此选择距离准则。2(D+d)2/X准则的废除来自通信行业标准YD/T 1059-2000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技术 条件17在2004年的修订版19。由于在长期的测量应用中发现,采用2(D+d)2/X测量 GSM 960MHz频点的基站天线时,较大口径的被测天线尺寸达到D=2.6m,源天线尺寸达到 d=0.86m,于是采用2(D+d)2/X可计算出R=77m;即使典型的被测天线口径尺寸为2.0m 时,测量距离也达到R=53m。相比之下,采用2D2/X距离准则的结果分别是R=44m和26m。 照此推算,收发距离R=5377m的远场测量暗室的土建长度尺寸需为7090m,建筑净空跨 度和高度需为3545m,满足这样条件的远场测量暗室的造价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目前在全球 移动通信领域尚未见到。而R=2644m的远场测量暗室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2004年,标 准 YD/T 1059在第二次修订19时,包含天线测量专业著名学者在内的修订版专家组成员一致 同意,将最小距离准则修订为2 (D2+d2) /X。此后,其他相关天线标准在修订和制订时,例 如参考文献20、21所指的标准,一律仿效2 (D2+d2) /X作为新的远场最小距离准则。显 然,该准则的推出,其条件的严酷程度介于前两个准则之间,缓和了两方面的矛盾,但缺乏合 适的理论依据支撑。近年来,国内天线专业很关注这一问题。在王小谟、张光义两位院士主编的16册雷达 技术丛书中,其2005年出版的第3分册雷达天线技术22指出:准则R2D2/X是正确 的,准则R2 (D+d) 2/X是不合适的,相当于将1989年Uno和Adachi的IEEE文献的结论再 次作了强调。至于近年来在国内出现并应用的准则2 (D2+d2) /X,只是短暂平衡各方矛盾的 一时之选。近 30 年来,中国的移动通信应用高速发展,推动了基站天线的发展,相应的天线远场测 量也焕发了新的生命。在基站天线测量中,源天线尺寸d几乎具有与被测天线尺寸D相比拟的 量级,在笔者所查阅到的参考文献中,尚未见到对于d对距离准则影响的严格分析,这一问题 讨论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意义十分重大,下文将予以深入的分析研究。2源天线尺寸d对远场测量最小距离的影响先从第一种简单的情况开始,如图1 所示:图1 理想的单点源作为发射天线假设O点的源天线尺寸是d=0的理想点源,被测天线AB的口径尺寸是D,源天线至被测 天线口径中央C点的测量距离OC等于R,至边缘A点的距离OA等于(R+AR)。根据勾股 定理,有( 1 )等式两边开方,可精确求解AR:( 2)另外,等式(1)左边可展开为3项,实际应用中RD,导致AR相比D和R来说是小 量,其中的(AR)2项属高阶小量,可以忽略不计,由此得到AR的近似数学解:( 3)进一步从公式(3)可得到被测天线口径上照射的最大相位差为( 4 )当AR取16长度的时候,相应的波程相位差是22.5 (即n/8弧度)。此时,可以非常简 单地选取符合实际的D和R分别代入式(2)与(3),进而会得到两种相应的A申max,令两 种结果选择性地靠近临界的 22.5,此时二者的相对差别将小于千分之一,也即绝对差别会小 于 0.02,达到了精密的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相位所能分辨的最小极限。因此,下文一概以式 (3)、(4)作为简化的解析解结果,在工程上不会影响公式的精度。按照行业公认A申取n/8弧度的要求代入式(4),得到的R即为远场最小距离准则Rmin=2D2/九(5)现在考虑第二种稍微复杂的情况,如图2 所示:图2间隔为d的双点源作为发射天线二者的差别在于:单点源天线O改为双点源天线P和Q,彼此相距为d, P和Q呈对称设 置,与被测天线的最近距离都为R。下面推导P和Q双点源同时作用于A点合成后的平方率 相差。首先,直接借用公式(3)的推导,得到:(6)(7)(8)(9)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借用了式(3)的近似解析解,隐含着R (D+d)且(D+d) AR和(D-d) AR条件的成立,符合应用中的实际情况,否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 围之内。另外,上述公式中的AR是PA或者QA相对于R距离的波程差值,并不是相对于P 点或Q点到达C点的距离的差值。公式(6) (9)代表了来自P和Q两个矢量场的相位部分,两个矢量场可记为EP和 EQ,需要叠加。为了直观、清晰和简便,此处采用图解法进行场的叠加,如图3所示:图 3 2 个矢量叠加的作图法求解以下继续推导,设矢量EP和EQ分别为:( 10 )( 11 )得到叠加后的合成场( 12)其中,合成场的幅度为IEAI=2cos (A申)Q-(Ap)P/2,在(Ap)Q和(AQ P差别很小时,IEA近似为2 (有待归一化);否则, IEAI小于2,并将引起一定的幅度锥削,这是远场测量的特征,不影响本文的分析和推导,此 处不予探讨,详情可参见天线测量手册14。合成场的相位差为(Ap) A= (Ap) Q+ (Ap) P/2,即卩( 13 )参照上述方法,令D=0代入式(13),可得到P和Q双点源到达中央C点的合成场的相 位差( 14 )重复上述过程,设X使得0( 15 )可见,式(15)与式(4)完全相同,也即P、Q双点源对应的最小距离准则与单点源O 的结果一致,即为本文的公式准则R2D2/XO以此类推,将P、Q双点源的间隔改为Y=(i-0.5) /N) *d,令i=1,2,,N,可得到 N组双点源Pi和Qi,重复式(6) (15)的推导N次,每一次的结果将保持与式(15)的一 致。于是,应用叠加原理,将所有的N组双点源场进行合成,可以理论模拟出口径为d的连续 源天线发射,最终在被测天线口径D上得到的最大相差依然是式(15)的结果,也即最终导 出的远场距离准则依然是2D2仏,与源天线的尺寸d无关。3 结论远场最小距离准则仍然遵循R2D2久,源天线的尺寸d不需要考虑,对于移动通信基站天 线来说,该条件必要且充分,完全适用。在一些特殊的天线测量领域,如第一副瓣低于-40dB量级的超低副瓣预警雷达天线,式子 右边的系数2需要修正为6,即准则改为R6D2久,但仍然与源天线的尺寸d无关,可参考文 献2。参考文献:1 C C Cutler, A P King, W E Kock. Microwave Antenna MeasurementsJ. Proceedings of the IRE, 1947(12): 1462-1471.2 R C Hansen. Measurement Distance Effects on Low Sidelobe Pattern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1984( 6): 591-594.3 J D Kraus, R J Marhefka. Antennas: For All ApplicationsM. 3rd Edition. The McGraw- Hill Companies, 2002.4 C A Balanis. Antenna Theory Analysis and DesignM. 3r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