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龙溪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2011.8.28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强横横暴 铜臭乳臭未干 船只只身一人B行头行止当真螳臂当车纰缪未雨绸缪C熨帖熨斗方便大腹便便露相抛头露面D弱冠夺冠 几何窗明几净 竭诚竭泽而渔答案:A(Ahng/xi/zh Bxng、dng/dng、mi/mu Cy/yn bin/pin、 lu/l Dun、j/j、ji)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高晓松醉驾肇事之所以闹得满城风雨,绝不仅是因为其将可能成为“公众人物醉驾入刑第一人”,也不是因为这可能引起如两年前演员周杰醉驾肇事案的司法之争。人们关注的焦点恐怕在于:这名曾在药家鑫一案中义愤填膺,发出“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的道德名言,并倡议音乐界封杀药家鑫校友的公众人物,前后角色怎么会如此大相径庭?加上之前的孙兴、莫少聪涉毒事件,三人成虎,如今明星的素质真是令人担忧。A满城风雨 B义愤填膺 C大相径庭 D三人成虎答案:D(三人成虎: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多指坏事)。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最近宣布行政院改组计划,以吴敦义代替刘兆玄任行政院长,以期挽回了因“88”台风灾难而一路下滑的支持率。B面对海南“毒豇豆”事件,前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此间称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症结是在于“多头管理”。C在蜗居这种现实题材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无奈、压抑,会有一种刺痛感和失落感,而在“穿越小说”中表现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怀,让人很有自信。D在朱清时看来,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重要原因,只有改变这种大锅饭式的机制,把学校推向市场,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答案:D (A “以期”与“挽回了”时态矛盾,不合逻辑。B句式杂糅,应删去“是”或“在于”。C成分残缺,删掉“在”和“中”。)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联系 80后的成长背景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小清新”的文艺形式,希望从中找到安顿灵魂,让自己放松的方式读大学时,大学扩招,学费飞涨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转型速度加快,他们又陷入忙乱的都市生活“小清新”成为文化现象,和80后一代有关就业要自谋出路,社会压力空前巨大A B. C. D.答案:A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22分)瓶庵小传魏禧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识瓶庵者曰,瓶庵姓吴,名传鼎,禹存其字也,或曰雨岑,盖徽之林宁人云。瓶庵父,字绍素。【注】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叩阍(hn):向朝廷进言。刲(ku):割取。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靠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贤:有才德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D会逆阉魏忠贤用事 会:恰逢答案:B (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取谨言之义人有急难之日B或曰瓶窄口而广腹拜故旧之陇而酹之C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于我乎养生送死D君以布衣叩阍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答案:A(结构助词,的。B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C介词,对介词,到、在。D介词,“凭的身份”;连词,来)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一组是(3分) 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于我乎养生送死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于是远近士至吳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A B C D答案:C (是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说的是瓶庵带病勉力游览黄山,均不符合“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要求)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B瓶庵小时候辍学,但长大后靠自己奋力自学。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C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仗势压人。先生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D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敬老爱幼、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答案:C(是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而不是魏忠贤自己“仗势压人”)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3分)答案: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 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3分)答案: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1)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颔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松茂鹤多和来访者少的对比,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和情?答案:后四句写了炊烟升起,嫰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苏洵六国论)(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小题。(16分)美和美的东西蒋孔阳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美的概念来。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它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汤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山雨空濛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第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某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互相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选自美学新论,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