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8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热一、填空(1)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2)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 。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a值。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W接近于a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3)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小 ,其两侧的温差愈 小 。(4)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 滞离层内(或热边界层内)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 提高流体湍动程度 。(5) 消除列管式换热器温差应力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在壳体上加 膨胀节 、 采用浮头式 或 U管式结构 ;翅片管换热器安装翅片的目的是 增加面积,增强流体的湍动程度以提高传热系数 。(6)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1b2b3,导热系数l1l2 R2 R3,各层导热速率Q1 = Q2 = Q3。(7) 物体辐射能力的大小与 黑度 成正比,还与 温度的四次方 成正比。(8) 写出三种循环型蒸发器的名称 中央循环管式 、 悬筐式 、 外加热式 。(9) 在大容积沸腾时液体沸腾曲线包括 自然对流 、 泡核沸腾 和 膜状沸腾 三个阶段。实际操作应控制在 泡核沸腾 。在这一阶段内,传热系数随着温度差的增加而 增加 。(10)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传导 、 对流 和 辐射 三种。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_傅立叶定律_其表达式为_dQ= -_。(11) 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若使流速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1.74 倍;管径改为原来的1/2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3.48 倍。(设条件改变后仍在湍流范围)(12) 导热系数的单位为 W/(m) ,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为 W/(m2) ,总传热系数的单位为 W/(m2) 。二、选择1 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D耐火砖的黑度。A 大于 B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2 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使空气温度由20升至80,现需空气流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若要保持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则此时的传热温差应为原来的 A 倍。A 1.149 B 1.74 C 2 D 不定3 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f252.5mm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ai=1000W/m2;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一f192mm的直管,则其a将变为 D 。A 1259 B 1496 C 1585 D 16784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 C 的准数。A 对流传热 B 流动状态 C 物性影响 D 自然对流影响5 在蒸气空气间壁换热过程中,为强化传热,下列方案中的B在工程上可行。A 提高蒸气流速 B 提高空气流速 C 采用过热蒸气以提高蒸气温度 D 在蒸气一侧管壁加装翅片,增加冷凝面积6 在两灰体间进行辐射传热,两灰体的温度差为50,现因某种原因,两者的温度各升高100,则此时的辐射传热量与原来的辐射传热量相比,应该B。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三、简答 1热传递有哪几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对流、辐射。 2各种传热方式相比较,热传导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在热传导中,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 3各种传热方式相比较,对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 4各种传热方式相比较,热辐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热辐射不需要任何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流体与固体壁面间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何处? 热阻主要集中在紧挨固体壁面处的层流底层内。 6强化对流传热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减小层流底层的厚度。 7在一套管换热器中,若两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不变,应选择并流换热还是逆流换热?为什么? 应选择逆流换热,因为此时的对数平均温差较大,可以节省换热面积。 8什么是黑体? 吸收率等于1的物体称为黑体。 9什么是白体? 反射率等于1的物体称为白体。 10什么是透热体? 透过率等于1的物体称为透热体。 11什么是灰体? 能以相同的吸收率且部分地吸收由零到所有波长范围的辐射能的物体称为灰体。 12什么是物体的黑度? 灰体的辐射能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称为物体的黑度。 13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不洁净和易结垢的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内,因为管内清洗比较方便。 14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腐蚀性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内,以免壳体和管子同时受腐蚀,而且管子也便于清洗和检修。 15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压强高的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内,以免壳体受压,可节省壳程金属消耗量。 16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饱和蒸气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间,便于及时排出冷凝液。 17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被冷却的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间,可利用外壳向外的散热作用,以增强冷却效果。 18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粘度大的液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值(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19在设计换热器时,如何安排流量较小的流体的流径(管内或是管间)?简述理由。 走管间,因流体在有折流挡板的壳程流动时,由于流速和流向的不断改变,在低Re值(Re100)下即可达到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20在列管换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传热管的壁温接近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壁温接近饱和蒸气的温度。 21在列管换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接近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接近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 22在列管换热器中,拟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如何确定两流体在换热器中的流径?为什么? 空气走管内,饱和蒸气走管间,以便于冷凝液的排放。 23污油与汽油换热,如何安排两流体的流径? 为什么? 污油走管内,汽油走管间,便于清洗。 24为什么内部孔隙多的材料保温效果好? 因为大量的孔隙中包含着导热系数非常小的气体,对导热不利,从而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25一钢板的黑度为0.78, 其反射率为多少? 反射率为0.22。 26在强化传热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想办法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 由于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层流底层内,提高流体的湍动程度能减薄层流底层的厚度,可以提高传热效果。 27在夏季人们为什么爱穿浅色衣服? 由于在阳光下浅色的衣服反射率较大,吸收的热量少,使人们不至于感觉太热。 28换热器的壳程为什么要安装挡板? 可以提高壳程流体的湍动程度,增强传热效果。 29虽然大气层包围着地球,但阳光仍能照射到地球表面,因为空气是透热体。此话对吗?为什么? 不对,只有单原子气体和对称双原子气体是透热体,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可以部分地吸收太阳发射的辐射能。 30间壁式换热器与混合式换热器的区别是什么? 间壁式换热器是由固体壁面将冷、热两种流体分开,通过固体壁面传热,而混合式换热器中则是将冷、热两种流体直接接触、混合换热。 四、计算1. 一卧式列管冷凝器,钢质换热管长为3m,直径为f252mm。水以0.7m/s的流速在管内流过,并从17被加热到37。流量为1.25kg/s、温度为72烃的饱和蒸气在管外冷凝成同温度的液体。烃蒸气的冷凝潜热为315kJ/kg。已测得:蒸气冷凝传热系数a0=800W/(m2),管内侧热阻为外侧的40%,污垢热阻又为管内侧热阻的70%,试核算:(1)换热器每程提供的传热面积(外表面为基准);(2)换热管的总根数;(3)换热器的管程数。计算时可忽略管壁热阻及热损失,水的比热为4.18kJ/(kg)解: (1)换热器每程提供的传热面积(外表面为基准),S1;由题意知,水以0.7m/s的流速在管内流过,欲求S1,需先知道每程的管子数,每程的管子数等于所需冷却水的总流量与单管内水的流量之比。 两流体交换的热量为: 又 , ,则 单管内水的流量为:每程所需管子数为:取每程管子数为20, 则每程所能提供的传热外表面积为: (2) 换热管的总根数;由所需的总传热面积可求取换热管的总根数。 由题给数据, 则任务所需的传热外表面积为: 换热管总根数为: 取 (2) 换热器的管程数。由题意管程数为: 2 在一单程逆流列管换热器中用水冷却空气,两流体的进口温度分别为20和110。在换热器使用的初期,冷却水及空气的出口温度分别为45和40,使用一年后,由于污垢热阻的影响,在冷热流体的流量和进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冷却水出口温度降至38,试求:(1)空气出口温度为多少?(2)总传热系数为原来的多少倍?(3)若使冷却水加大一倍,空气流量及两流体进口温度不变,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各为多少?(a水a空气)(4)冷却水流量加大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有何变化?变为多少?解: 使用初期 使用一年后 110 40 110 45 20 38 20(1)空气出口温度题意可得:使用初期 (1) 使用一年后 (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