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罗山毕氏族谱增修序中华姓氏文化,起源于母系社会,距今已有六七千年。传说中,中华第一个姓为公孙姓,即为黄帝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为有熊(有穷)氏,因居于姬水也称姬氏;古时,姓与氏是两个概念,姓为家族标记,氏为部族标记;此时,虽唯有公孙姓一姓,但与有熊氏同时的还有少典氏、少昊氏、有硚(左虫偏旁)氏、西陵氏等共二十一个氏;“姬”是最早一个既是氏又是姓的姓氏。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只有十四个儿子得十二姓,分别为姬、酉、祁、已、任、姞、滕、僖、箴、儇、荀、依;十四个得姓儿子中有三个得姬姓,即十二姓首姓,也是黄帝姓;此为父系姓氏起源。毕氏祖先即为黄帝的姬姓儿子的后代,其某一后代姬弃在夏朝的时候做过农事官员,也是周文王的祖先。毕氏起源于姬高,是周文王姬昌十六个儿子中的第十五个儿子。商纣王时,商和西岐经常发生战争,双方互要重要人员驻在对方,实为人质;因西岐国弱兵少,经常不敌商军,商纣蛮横要求姬昌亲当人质,以期防止西岐突然或主动进攻。姬高随父姬昌经渭河到芮城、焦(古陕县)、河津、偃师(古称陉邑)、践土(今武陟与原阳之间)黄河口入淇卫河到达安阳汤阴,在羑里这个地方,殷商划地三十余亩,周围挖成深宽各数丈的壕沟,昌高父子全家人质在里面耕种、读书、生活居住,自食其力、不准外出;不能生产的必需物品由壕沟上面的吊桥少量补充,壕沟外有大量商兵驻守。姬昌在此地写成周易,总结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的八卦理论;其子姬高既要带领家人种粮种菜养畜禽,解决日常生活所需,又要参与父亲研究周易八卦,对此学术成果和父亲的日常生活攒下了汗马功劳。累年后,因姬昌诈称年事高、身体极虚,商纣同意放归其回西岐,高随父同返;昌利用商纣给予的“弓弩之权”灭了几个周围小国,接着统一了黎、虞、芮、邘、崇等国,此即史上“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实。昌薨后,姬发自立为周朝,号大周,史称西周,追封其父周方伯姬昌为周文王(殷商封昌父爷为牧师和伯,昌袭爵位五十年,晚年在国内拥称文王),自封为武王。武王二年(公元前1029年),武王并姬旦、姬式、姬高诸公约集中国西部、西南、西北部落首领号称八百诸侯,会集孟津黄河岸边,合兵演习并夺取几处关隘后收兵;公元前1027年武王再次出兵伐纣,此时,正值纣王军队集中在江淮中游与“东夷”作战,闻迅周兵来攻殷都,来不及调回大部分兵力,只好在朝歌放出大量奴隶和犯人充当士兵,发生兵变而溃败,最后于牧野战败。此两役彻底扭转了商周的力量对比。武王灭纣后,自立为天子(为天子名谓首创),设公、侯、伯、子、男五爵分封王族、方国部落首领、先贤后代等人,初为七十一诸侯国(春秋时发展为一百二十四国),此七十一国及灭纣过程即为封神榜中斩将封神之神话故事。姬高此时封于毕陌,称毕国,改名毕高,为五爵一等之“公”级,被尊称为“毕公高”,此为毕氏祖先之得姓来源。灭纣后,武王还授权毕公(讳高)处理朝歌狱政之事;高据实判断,昭雪了很多帝辛造成的冤案,使受迫害的商朝贤德子孙得以正确对待,并各自适得其所,他们既感戴周天子的宏恩浩德,又发现了公随父困居羑里时所积学识之长,更提高了公之名望。武王、周公旦、成王后,太子钊继位为康王,公为四个顾命大臣之一,著有顾命名章;康王即位后,公受康王之亲命著有康诰;随后康王授权公草撰武王、成王分封诸侯后的姓氏封地布局调整,西周近域得以姬姓近亲得封为主,如燕、虞、卫、虢、吴、鲁、晋、郑等,此法令俗称毕令。上述三部文献,奠定了康王的执政基础,也是周朝初期规范天下的历史纲领,更是史上有名的“成康之治”的法源律宗。因中原诸国远离都城咸阳,治理有难度,诸侯国世代繁衍也带来了一些国别纠纷,在成周集中居住的商纣时贵族后代的教化治理也存在问题等,需要一位重臣前往协调。此时西岐安定,毕陌(毕国、毕塬、周原、咸阳原)农耕条件不如黄河两岸,公请求康王授权公多数子女迁往中原,此是毕令后西岐姬姓分封地与中原分封地七十一国的最后一次调整。毕公(讳高)从秦川经渑池(肴山)、孟津、陉邑、雒邑,并在黄河两岸诸国及“成周”、“八师”巡视环游,后落迹虢国荥阳邲地(此地为二百多年后郑国国都),有些子孙在两岸列国辅君为臣;公的子孙们还在东邲地择址仿羑里旧式建成一座城堡,毕氏后代蒙冤时曾在此避难,改毕为邲,以谐音为意。在公(讳高)薨后,周天子从公的新封地析出几个子男国,分封其随迁子孙(位于黄河两岸,其中郐与东虢之子男国后为郑武公所并,此即毕、郑二姓历史渊源之一),这些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王”为姓,加上后来北魏时期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时改拓跋氏为元氏后,把鲜卑族北、南两个复姓同时改为毕姓,如改北鲜卑族复姓“毕连”氏为流行的单姓“毕”,以显示北鲜卑族的高贵身份,此即今朝鲜境内毕姓及中国朝鲜族毕姓来源。于是,中国历史上就有毕氏衍生出来的七个以上汉姓和两个少数民族改姓,如王、魏、卫、孙等,有若干史籍记载,上述几个汉姓此时开始与毕姓同源不同流,或全部或一支汇入到分姓中而成为别姓。其中“王”姓最老三个来源中有一支为毕公(讳高)谥王后继承王位之子后代的姓(见于通志氏族略);“魏”姓起源于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献公授权毕万出兵灭魏、耿、霍三国后,封毕万为魏国大夫(前为晋国大夫,后封为魏国大夫,复祖姓姬,后代追封其为魏王,其中一支后代开魏姓起源。见于魏书、晋书)。春秋战国、两汉、三国时期的近千年时间,毕姓后代通过分国分姓的迁移在中原地带迅速扩展,除以分国析出子孙外,还分别沿安阳、荥阳、许昌等地往东、往西分别不同方向迁移,既有沿祖先来中原原路西迁定居偃师、洪洞、咸阳及泾渭流域,也有东迁淄博、彭城、东平、济南、开封、商丘、周口等地,其中毕公(讳高)的真身尸骨在历经西周中后期和春秋、战国、秦代、西汉初期后,就可能在荥阳东迁一支于西汉时期迁移时埋葬在山东东平。至此,吾等可以认为,在文王子孙中,武王、姬旦、姬式、姬高等为大周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周公辅政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毕公(讳高)之顾命三章也可排在周公之后,对康王善政有支撑作用。祖先在南迁许昌、汝宁之后继续南迁信阳、湖北、湖南、婺源、南昌、永修,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朝代,历时近七百年。宋朝、元朝时,毕氏除在永修、南昌筷子巷有居民外,一部分继续南迁五岭、广东,另一部分开始北迁,分迁婺源、麻城、英山等地,历时四百余年;在此期间,在英山(时属麻城)出现了一位著名布衣,即古代中国世界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此支毕氏后代,其中几个分支在明清两朝(最早于明永乐年间)继续北迁,分别迁到信阳的罗山、光山、新县、潢川等地。其中有兄弟三人因军功受明朝分赏前往罗山,皇帝诏县令陪同毕氏兄弟三人,从日出开始,骑上高头大马,每隔半个时辰下马,用带长线的红布条拴在木棍上,插于地面做出标记,一直走到刚好日落为止,形成一个大地圈,所到之处、所圈之地均为兄弟三人所有,这就是罗山毕氏原始地盘的来历,也是明朝安置军功人员到因战荒芜地区垦荒圈地的真实写照。后人为纪念先人的这一壮举,每年扫墓时都要在先人的坟头上砌上上下内对的两块硬土,垒成官帽形状,用带线的红纸条拴在木棍一端插进官帽,上端为木棍、纸条各长尺余的带线红幡,有风时红幡即随风招展,象是今人与故人心心相印。此习俗其他户族少有。在祖先们从许昌、汝宁南迁及永修北迁至今的每一个地点,几乎都有东迁、西迁、南北东西相互回迁的情况,使毕氏在中国中、南部此时期形成较宽分布;历朝历代的水旱灾害、躲避战祸、国家移民及军人屯垦安置、大学生和务工者在工作地落户等也是毕氏族人迁徙散布的原因之一。先人从湖北英山北迁信阳后,除第一代因军功动迁外,随后也出过一些名人。如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13年)进士佐周公,其五代祖先从英山因军功迁到光山县砖桥乡、泼河镇之间毕店,殷家教子、重视耕读,使毕公佐周从山东荏平知县做到广西巡按使和朝廷监察使,官至二品;归乡后广做善事,修有永济桥等大小五六座便民桥,在当时盛名远播,其永济桥是河南省现存最大的联拱石桥;佐周公也是明朝毕氏族谱的主撰人之一。罗山毕氏自永乐年间一世祖随三个儿子动迁罗山后,发展至今逾二十二代、现有人口四千多人;仅明清两代就有文林郎、武林郎、举人、庠生、廪生、贡生六十余人,进士四人;第四世志学公为征士郎、五世竟奇公为武英殿中书舍人、八世拱枢公为文林郎拱垣公为康熙庚戌(公元1670年)甲科进士海南琼州知县(为清初海南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长熹公为太学生,等;罗山现存于世的最早六部县志中,第一、四部每部两主撰之一有毕氏学人,第三、五部参撰同修每部也有毕氏学人。特别是清朝光绪三十年进士太昌公,继承列祖列宗之志,刻苦攻读、诗书礼人;其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从清朝庶吉士做到翰林院检讨加侍讲、河南副使、民国河南督署总文案、河南省府秘书长(民国15年或公元1926年)等职,公元1932年引退后应聘编纂河南通志;参加过同盟会,在河南乃至全国很有影响;他还是清朝辛卯(公元1891年)罗山毕氏族谱的主撰人之一,也是信阳毕氏户族二十八支派排辈字号的定稿人之一。再如,公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布衣出生的家德公、家强公,自学成才,刻苦工作三十年,在年近五十时分别被选任罗山县、光山县政府副县长,小户族在小地方同时出两个县长成为信阳一时佳话;家道中落、贫寒出生的道华公,在逆境中发奋成才,于公元1981年度参加全国高考,以河南省理科第三名(信阳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被当年国家确定的最高学科录取,现为世界级海洋大气物理学家,定居澳大利亚。近二十年,还有庆宇公、庆生公等近十位处级以上和庆暄公、庆涛公等三十多位博士硕士或留学欧美学子为罗山毕氏争了光。特别要提出的是,毕氏在历史上,除初祖出自黄帝,夏朝一祖先姬弃主管农事,西岐姬高有奇功显爵外,西周、春秋时期从七十一分封国到一百二十四分封国的王、公、侯、伯、子、男爵位中就有若干个毕氏分支,如毕国公、毕国王、毕国侯、郑伯、魏王、韩伯等;后来历朝历代也有不少名人,如毕斯(魏文侯,战国七雄之魏国开国之君)、毕卓(东晋元帝建武四年即公元321年官拜吏部郎)、毕湛(魏东平别驾)、毕构(唐景龙御史大夫、太子詹事)、毕炕(唐玄宗天宝山东太守,抗安禄山阵亡名将)、毕减(懿宗礼部尚书同中书门平章事)、毕耀(唐玄宗监察御史,杜甫好友)、毕仕安(北宋真宗工部侍郎、景德同平章事)、毕仲衍(北宋官制局检讨、居郎,毕仕安曾孙)、毕仲游(北宋河东路提点刑狱、吏部郎中,仲衍弟)、毕渐(哲宗绍圣元年状元,太常鸿胪少卿、员外郎,荆南知府)、毕再遇(南宋抗金名将,嘉定元年为除左骁卫上将军、武信军节度使)、毕昌(明永乐吏部主事、吏郎中、南京左通政)、毕振姬(清顺治湖广布政使)、毕沅(清乾隆二十五年状元,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兵部尚书,收藏清明上河图多年,此功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毕泷(清代著名山水竹石画家,毕沅弟)、毕慧(清代著名诗人、画家,著有远香阁诗草)、毕道远(清都御史.礼部尚书)、毕占云(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将领、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刘伯承齐名,毛泽东选集有记载),等。纵观毕氏历史,起氏已近三千一百年,裔旺嫡众,但部族大而姓众少,究其原因,一是立氏后近六百年保留了姬姓;二是后代析国析姓较多;三是厉王时期陈林诸氏之冤和东周时期毕氏旺门两次蒙冤削藩;四是战国后期奴隶制瓦解和秦汉地主阶级兴盛这两大中国成姓高潮,毕氏已不是一国之君,不能赐姓成众;五是汉代以后皇帝推行君姓群封,异姓贵族、大户拆族分迁;六是历代祖先居住地域战争、饥荒频仍等。据人口普查,毕姓现有人口近一百六十万,姓氏人数排位第一百二十三位,虽析姓多本姓少,但脉络清、宗支纯正,续谱可考。在此,我们要向现有毕氏人致敬,是他们顽强地保持了毕氏一脉,传承了追求执着、自强不息的宗族精神。为续宗脉、继先志,公元二零一二年春,族中年长者延益公(英山迁罗山后十八世),吾辈齿龄谓之老爹者,自认修谱任重德高,遂自告奋勇,经千辛万苦而任劳任怨,在广泛搜集各种“文革”残本的基础上,补齐太昌公们修谱后宗人的生卒情况,力尽所能搜罗之要事,汇成此册。吾乃以为,此事切是族中最大之善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