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学校教师素质现状归因研究武胜县新学小学教师 徐明斌 农村教师生活、居住之地较偏僻,长期深受当地经济、文化影响,对外界信息的接受、传递或交流参与,多少受到一定条件限制;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明显地域特征;和城市教师相比,其思想、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自身素质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新课程改革被积极推进的今天,如何让农村教师旧貌换新颜,热情地投入到课改“阵地”之中,为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贡献,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教育研究者应重视对农村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并做深入研究,努力找到为农村学校开展课改提供指导的理论依据,并以此为促进农村学校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所谓教师素质,是指教师能有效从事教育活动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条件,也是教师在协调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各种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知识与能力、行为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种因素的总和。教师素质体现了一定社会或政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教师在从业时,应以什么态度去对待学生、家长和其他相关的人,以作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做贡献”的现实要求。教师在人们的心中,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科技竞争日益剧烈,社会、学校以及家长对教师职业观念、态度、技能、纪律和作风等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承受的压力和肩负的责任也随之日益增大。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遇到的问题会更多,受到的阻力将更大。诚然,面对课程改革的挑战,教师不要束手无策,应该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转变教育观念,遵守职业道德,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然而,如今许多农村教师由于受自身素质和许多客观因素影响,甘愿守着传统教育模式,停滞不前。这种陈旧教育观念将会给课改的推进带来影响,也会使“素质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好夙愿不能实现,“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又谈何容易?说到这里,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研究农村教师素质现状呢? 一、倾听教师,研究其言行。教师是广大民众中一分子,有血有肉,也有思想。当他们长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领域里来往穿梭时,也许会遇到许多困惑或不解,言语中偶尔自然会流露出一丝丝忧虑或感伤想法;教育研究者如果能善于通过教师不自觉流露出来的这些感伤和忧虑想法,去寻找到他们生活或生命的足迹,就会不难发现教师所存在的思想和行为问题,然后通过适当方式加以慢慢疏导和及时解决,定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教师的理想、责任、态度、纪律、技能、良心、作风、荣誉以及情感等,时不时地都会以其语言或行为的方式慢慢地凸显出来;教育研究者只有通过对其言行进行研究,才能找到其问题的突破口,才能更好教育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生观,促使其提高自身素质,促使其转变教育观念,真正使教师教育行为能够推动教育教学发展。这正如唯物辩证主义所主张:人的思想指导人的行动,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同样,先进的教育观念能指导和促进教育的发展;反之,陈旧或落后的教育观念就会阻碍教育的发展,甚至会使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和城里教师相比,一般农村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相对要差点,由此造成农村教师教育观念也随之落后一些。这主要是因为许多农村教师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不能像城市教师那样,能频繁地接受多种培训或专题教育,使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稍逊色于城市教师。由此看来,教育研究者应该想尽办法,积极培训和指导农村教师,使其不断丰富其专业知识,增强其专业能力,促其逐步具备专业精神,渐渐助其树立先进或科学的教育观念,为推进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创造切实可行的条件。反过来,农村教师也不能以种种借口来敷衍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努力实现“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远大目标。 二、关注教师,探究其情感价值观。教师素质从道义上明确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标准去对待学生、家长、同行、领导以及其它社会各界之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为社会尽职尽责”的思想内容。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各种物价飞涨的情况下,许多教师依然在默默地坚守着其职业道德,用爱心去浇灌祖国未来花朵,努力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理想。但事实上,普通教师的收入,特别是大部分农村教师的收入,远远低于同层次行政人员的收入,他们所拥有的薪水,根本无法承受家庭生活开支所带来的压力;再加上教师从事的是高危险职业,天天都在和学生生命打交道,时时都在为学生安全担心;或许某一天运气不好,会遇到某学生出事,她或他就会因此倾家荡产,前功尽弃。想想:现在一个生命值几十万啊,哪个坚守职业道德的教师会有如此多的钱来支付赔偿金呢?还有,现在农村的许多家长,由于受地方意识的影响,根本不配合教师教育其子女,那个教师不小心,稍有一点出格,他们就会兴师动众,大动干戈,似乎想置其于死地,试问哪个教师遇到这样的事能够受得了呢?在学校内部,人人都在追求“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相互竞争”乘机给教师本身增添了许多压力,教师整天忙碌得踹不过气来。如此种种原因,造就了偏偏看破了教书育人“红尘”之人,他们慢慢地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舒服日子,从此冲淡了教师原有的良心和本该具备的育人素质;这样,教师的情感价值观就出现问题了。这种问题在农村教师身上居多,这与其自身素质和传统教育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教育研究者应该积极想办法加强对农村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动员其参加城市教学的跟班学习,从情感上感化他们,唤醒其麻木的教育意识,助其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促其积极建设教育教学领域的新生活。 三、走进教师,分析其心理。“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对每个人的生存同等重要,离开它们,人的生命和生存都将毫无意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进攻教育“高地”的先锋。教育研究者在强调狠抓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教师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那种只要马儿跑,不顾马儿感受的做法切不可取。教育研究者要积极提倡:既要重视教师身体健康,又要重视其心理健康。这样才能保证教师有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从事教育活动。但是,农村教师由于受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承担了多重压力(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有可能导致教师心理发展不平衡,从而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给课程改革或素质教育带来麻烦。教育研究者要设法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走进教师,深入了解教师,努力倡导:重视改善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注重减轻农村教师心理负担和职业压力,逐步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不断加强农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渐渐提高其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建立良性的和谐的生存环境,循序渐进地推进素质教育等等。所以,教育研究者只有全面了解教师心理、提倡善待教师,力求解决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实际问题,重视理清教师间人际关系,消除其各种矛盾和困惑,强调建立“人情校园”,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使教师获得努力工作的勇气和树立取得成功的信心,也才能顺利推动教育的发展。教育研究者如果仅凭其对理论的造诣而自居,要么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要么以命令的口气,整天呵斥人、埋怨人,却又不努力躬行。这种“纸上谈兵”做法,会让教师时时憋着怨气,不仅会影响教师热心工作的心情,而且会使教师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其收效最终将会适得其反。试问:谁能够在一个充满怨气的生存环境中把工作干好呢? 总之,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艰巨,时间漫长;他们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战线上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有心人士的真切关怀和耐心支持,也需要广大农村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教师耀眼的光芒,绝不逊色于城市教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