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3月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说明: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古诗文(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12分)1.请将李商隐的无题前四句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_,_。_,_。2.依据课文填空(4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3)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_?_!(文天祥南安军)3.根据提示默写(4分)(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中,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2)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4分)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4.“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简述其表达效果。(2分)5.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人生态度?(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610题(14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不若手足之贵也( )予子冠履( )7.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断子之手足醉翁之意不在酒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以钱币乞之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诲女知之乎投诸渤海之尾8.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9.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的观点。(2分)10.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吗?为什么?(2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9分)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12.作者举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这种错误做法的例子想证明什么?(2分)13.文章所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2分)14.选文最后一段“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一句中“实验的精神”具体指什么?(2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7分)第十一筐青菜吴昌勇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立春节气已过,春天午后的太阳暖暖的,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一天进村好几趟呢!”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护理患者,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菜是自己种的,新鲜着呢。“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等疫情过去,我跟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15.阅读全文,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情节故事内容开端“我”和村干部进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遇见“老菜农”发展(1)_。高潮(2)_。结局“我”被“老菜农”感到并帮忙装菜。16.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画线句。(3分)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1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2分)A.“招手”“眼神”成了新年的问候,侧面表现了乡村人与人之间渐渐冷漠的现状。B.文章中间插叙了一段对老人女儿的介绍,写出了送菜原因,使情节完整、清晰。C.“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一句话写出了老人最朴素的家国情怀。D.送菜的老人是作品的主人公,他勤劳、朴实、细心,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E.文章以省略号结尾,表明还有很多关于老人的故事,无法一一列举,留给读者去想象。18.最近在新闻中经常会听到“共克时艰”这个词语,意思是共同克服时下的艰难。本文哪些情节或者细节体现了这个词语的内涵?请分条表述。(4分)19.结合文章,谈谈你对题目“第十一筐青菜”的理解。(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4分)读书应是一种沉静的坚守04月23日已过去了,“世界读书日”唤起的全民阅读热潮,依然令人感动。“世界读书日”相关活动的初衷以及取得的成效,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读书毕竟不是一日之功,它更应该是一种恒久的坚持和沉静的坚守。读书需要思考一个“静”字,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中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里提到的,就是一种远离喧嚣和忍受孤独的读书方式。实际上,真正的读书生活,除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切磋外,更需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需要艰苦的跋涉和曲折的探索。读书要守心以纯,要珍惜时光,而最重要的是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才能获得丰稔的收获。读书需要思考一个“活”字。李白在嘲鲁儒中说:“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诗人对那些夸夸其谈而没有真才实学的“鲁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这些人谈起五经来头头是道,问起经世济民之策时却茫然无知。他们拿腔拿调,架子十足,却死于章句,不知时变。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的观点,则更加值得那些“鲁叟”们深思。他说:“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写给小儿子的一首绝句,朴素亲切,满含哲理,尤其是诗中提出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