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薇教材分析范文采薇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下 面是采薇教材分析,我们一起看一下吧。江南的春天是衣食的春天,桑树涣涣,桃花灿灿,连槐树那样 乡气的花,都有田间灶头的新意。野菜也是,绿汪汪的一片,像泻了 的春水,叫人不忍践踏。乡下人当此季总是去田埂地头采来,新新鲜 鲜地做了端上来。我生在城市,吃到的野菜都已经不野了,是成品, 也不懂得认野菜挖野菜。偶尔到乡间,看到有人采撷,也不管喜不喜 欢吃,就无端开心得不行,追着人屁股后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第一次看见薇菜时,紫色的小花乍满眼帘,忙问是什么菜,告 诉我是野豌豆。余冠英译诗经,将薇菜翻译成“大巢菜”,我就 根本就没把这种小菜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采薇西山”中那种雅物联 系起来,也没想到这就是小雅采薇里吟的“薇”。想起有人说, 我们这代人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虽然刻薄,却也恰当。薇菜也叫薇霍,不算是稀奇的东西,历来为贫者所食。伯夷和 叔齐在商亡后隐居首阳山,身无一技之长,又死倔着不吃周武王送来 的粮食,采薇为食,终于饿死。临死前作了一首歌,曰:“登彼西山 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 适归矣?与嗟徂兮,命之哀矣。”这是关于采薇最早的记录。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这是两个固执到头脑发僵的人,当年孤竹君想要立叔齐为国君。孤竹 君死后,叔齐欲禅让伯夷,伯夷说:“这是父命啊。”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继位,也逃脱了。人们只好拥立孤竹君其他的儿子即位。 伯夷和叔齐联袂潇洒逃亡以后,生计很成问题,听说西伯姬昌乐于赡 养老人,商议好投奔他而去。当时西伯姬昌已死,伯夷和叔齐到了那 里,正是西伯昌的儿子武王将东伐殷纣,伯夷和叔齐拉住了武王的马 缰阻止,说:“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 乎?”,武王的随从上前要杀他们,太公吕尚虑其有贤名,为怕大战 前夕影响民心,就阻止说:“此义人也。”并搀扶他们离去。武王推 翻商纣,天下归顺了周朝。但是,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耻辱,仍坚持 操守,不吃周王送来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集野菜充饥。某一天 有个周人嘲笑他们,你们不是不吃周朝的粮食么,这首阳山也是周天 子的领地啊,你们吃了这山上的薇菜,难道不是周朝的粮食么?这两 老小子一合计,自觉别人说的有理,惭愧得不行,于是开始绝食计划, 连薇菜也不吃了,这么着,挨了几天,成功饿死。后世的读书人要么多粮食而少气节,要么多气节而少粮食。为 了粉饰或者掩饰,他们多对伯夷和叔齐的行为击节而赞,认为这是有 操守的人做的事。若是人各有志也就罢了,最可怕是中国人的操守节 烈观多出于作秀的需要,前人做出种风潮,后人认为不追不好,也不 管是不是真心认同就跟风。伦理观念由此衍生,并越来越稳固。反而 是那个周人好,现实而敏锐,一句话问穿了伯夷叔齐。还有姜子牙, 行事也妙,他接掌齐国的时候,胶东半岛上也有两个欲效仿伯夷叔齐 的隐士,自耕自足,人称贤人。姜子牙就杀了他们。周王问起来,对 曰,这样不为国计民生做贡献,只图保全自己虚名的人,留之何用? 就因为他有影响力,反而会有民众跟从造成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风气, 不如杀了。呵呵,这才是姜尚真正的心思和观点,之前对伯夷叔齐与其说 尊重,不如说是敷衍。薇是无分贵贱的食物,就算它是野菜,一样开得动人。采薇之 事贵者可行,普通百姓一样可行。说完了贤者采薇,再来谈谈贫者采 薇。小雅里的采薇,就是戍防战士所为,为了生计,辛苦坦然 地去做,不勉强,也不作秀。歌中唱到:“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 归曰归,岁亦莫止。”(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冒出芽尖。说回家 哪时回家,转眼间就到残年。)此时薇不单是赖以生存的食物,更是 节令更替时间的象征,是离乡之路的远近。当大巢菜紫色的花在眼底开开谢谢,归乡之期也一延再延。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呢?还是如此身不由己?那王命发起的征战啊, 只为对抗凶蛮的獴狁。说是保家为国责无旁贷,然而总不免战火哀艳, 血流成河。和平怎么总是这么短暂?此际还能喝一口热的野菜汤,比 起那些已经魂归阴曹的人,该偷笑了。细碎的紫色小花,它在傍晚黑暗完全降临的那一瞬,美得很像 天空的星光闪烁。我忽然之间泪凝于睫。心里微微晃荡了一下,好像某种温暖寂灭了。原来,它早已被我化作家的念想。看到它,我才有余力奋力求生。“獴狁”二字今作稔狁。獴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春秋时称为 狄,战国、秦汉时称为匈奴,历来对中原虎视眈眈,滋扰不断。大约 在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周懿王在位时,獴狁曾乘周王朝政治动乱和遭 遇大旱灾的机会,侵扰北方边境。民受其苦,诗人作歌:“靡室靡家, 獴狁之故。”周王曾出兵征讨。这首诗反映的大约就是这次战争。征夫之苦无止无休,难以言尽。采薇的实质绝非儒生所粉 饰的,赞美周王的功绩,而是一首征夫思归诗。你听他唱:“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 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 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思 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谁 害我有家难奔,还不是为了獴狁;谁害我坐立不安,还不是为了獴狁。 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多么鲜嫩。说回家哪时回家,心里头多么忧 闷。我心忧闷像火焚,饥难忍渴也难忍。驻防地没有一定,哪有人捎 个家信。大巢菜采了又采,大巢菜又粗又老。说回家哪时回家,小阳 春十月又到。当王差无穷无尽,哪能有片刻安身。我的心多么痛苦, 到如今谁来慰问。)这样的想念,却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流光飞逝,出征是岁暮, 如今已是夏至十月。征战必定四处转移奔波,饥渴劳碌,身体受伤是 小事,关键是命在旦夕却不能通家人同音信。当烽烟遮蔽了音信,你 无从得知远方的人是否平安,牵念如藤,缠绕你咽喉不能呼吸。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今亦同。ZIPPO的最初流行,就 是因为它的防风功能可以帮助美国的士兵在战壕里写家书。米薇 可看作最早的边塞诗。唐代的岑参是写边塞诗的强人,擅于捕捉人心 细节,他写道:“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寄语报平安。”生死漂泊的 不定,相逢无语的惊喜,欲言又止的犹疑,所有的尖锐都有了,所以 一语刺破人心。战争不值得赞美,然而为家园而战却是可引以自豪的事情。因 此下面的两章不再絮言思乡之情,转言当时战斗的激烈和辛苦:“彼 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 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联,联。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 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獴狁孔棘!”(什么花开得繁盛?那都 是棠棣的花。什么车高高大大?还不是贵人的车。兵车已经驾起,高 昂昂公马四匹。哪儿敢安然住下,一个月三次转移。驾起了公马四匹, 四匹马多么神气,贵人们坐在车上,士兵们靠它隐蔽,四匹马多么雄 壮。象牙弭鱼皮箭囊。怎么不夭夭警戒?獴狁实在太猖狂。)他在征途中,看见棠棣花开得繁盛,美景当前,忧心不减,棠 棣的花再开时,还有没有命看到。战争的不平不单表现在引起干戈的 原因,往往是强者带有私欲的侵略。即使是在战争的一方,不平等也 是时时存在的,贵人坐在战车里,遥遥指挥,士兵就要徒步而行,贴 身肉搏。战争为我们揭示生命冰冷的真相:人,生而不等,命有贵贱。 你必须承认它是真实存在的,尔后再言改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 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该庆幸吧,他是余生,修罗劫后的 那一撮艳火。惊天彻地的屠杀后,草丛里颤颤巍巍的小兽;该高兴吧, 归途遥遥毕竟有尽。可是却应了那句“近乡情更怯”的话,越是急切, 越觉得遥远,越是靠近,越是不敢获知真相。昔日去时,还是柳色青青的春天,柳丝飘荡似人有眷恋之情。 今我来归,这里雪花飘零,淫雨霏霏。春色已褪尽。是怎样深长的思念啊,遮湮了漫漫的年华。我怕,这么多 年战火肆虐,当我再归时,已见不到你们那温暖如春的笑颜。当看到谢灵运说,诗三百中最美的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 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就知道,李白的推崇没有错,谢灵 运的才气是贯古绝今,足以笑傲江湖的。因为诗人写得出,也要有人 品得出。这十六个字对偶匀称,亦景亦情,艺术上的完美在诗经中是少 见的。“依依”尽杨柳之貌,简直是精准传神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地步。以依依的杨柳来象征离别时恋恋不舍,又用雨雪交加来形容归 来的凄凉。亦景亦情的四句话既言儿女情长又暗喻战争的残酷,写景 状物皆生动传神,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想他是窥破了文字精义 的。有那么一霎那,也许不是文字,而是藏在身体内的感情自在起伏 澎湃,像插在地上的柳枝到时节破土而出。于是文字开始招展,情意 如雨雪蓦然降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是天意降临于文字,如孩童自会认 得母亲,那个人的脱口而出,却让所有的文人在这十六个字面前哑然 无语。中国人面对时间总是卑微,浮生半日闲还要偷来,未若西人的 坦然,时间仿佛手中的牛排可以随意切割。在无涯的时间面前,我们 都是软弱的。多年之后,当位极人臣的桓温重回故地,看到自己手植 的树已经丈余,尚且忍不住潸然泪下,感慨着:“树犹如此,人何以 堪。”千载之下仍惹起无数唏嘘。一个在战场上辗转求生,回乡路上饥肠碌碌的小小士兵,他看 着面目全非的家乡感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真的是杜鹃啼血 哀不可闻。如果我回来,你们已不在,那么,我活着回来,还有什么意义 呢?拓展阅读:采薇分句解析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 满天飞。昔:指出征时。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思:语末助词。霏霏:雪大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 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 故乡等着他。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那是他全部 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整 篇充满着人性的美。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 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不敢想象,现在的男女会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图画。婚姻如同 时尚,几天过后就觉得不新鲜了。流行歌曲唱几天,换新的是很正常的。 新的式样不新的,那么换上更新的吧。如果是这样还倒罢了,以心换心, 没什么不对。夫妻忠诚,恋人坦荡。合则留,不合则去,本来是一种理 想状态。可怕的是人的感情沾染上铜臭。所爱的不是人而是背后的社会 关系,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利益,金钱、地位等等。为了金钱和享受,人 几乎会献出一切,包括肉体,它本身就是赚钱的资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时代已经终结。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我 们时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远影响后来者的作品,原因是这个时代的 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更,文化这个精神层次的东西也成了赚 钱机器,其他的能逃脱吗。“以哀景写乐”是指诗歌创作中的情景反衬手法,这种手法具有 独特的艺术表现效果,那就是“一倍增其哀乐”。采薇诗中“昔 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句运用了这种手法,但并不 具有对应关系。运用对比的方式。将时序之“今一一昔”,物候之“柳 雪”,人生之“往一一来”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 短短4句诗,看似平淡,娓娓道来,却充满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同一 个“我”,但有“今昔”之分,同一条路,却有“杨柳依依”与“雨雪 霏霏”之别,而这一切都在这一 “往”一“来”的人生变化中生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