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绪论1.1 研究背景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配送中心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 WTO 的加入,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尤其是进入 21 世纪后,企业建立竞争优 势的关键,已由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 源泉”,转向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 现代物流作为第三种利润和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 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政策的出台推动了现代配送中心的进程。商品物流配送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在我国流通领域出现以来,因其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分工与 协作的要求,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加快商流和物流速度、实现社会资 源的优化配置等特点,而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流通企业的广泛重视。国家已明确 将发展商品物流配送作为深化流通领域营销方式改革、实现流通现代化的一项重 要内容,并已列入国家流通产业发展政策。在这两种因素的驱动下,国内许多行业部门纷纷建立配送中心。对于配送中 心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国内外的物流实践证明,发展专业化、社会 化的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传统储运业迎接国内外竞争挑 战,向现代物流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物流网络中,配送中心不仅执行一般 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处理、作业优化等神经中枢的 职能,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因此,发展现代化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业的 发展方向。1.2 文献综述国外对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研究已有 60 余年的历史,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 起步较晚,只有 10 余年的历史,但也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 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国内外对各种类型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在理 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许多可行的模型和方法。归纳起 来,这些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可分为三类,包括应用连续型模型选择地点,应 用离散型模型选择地点和应用德尔菲(Delphi )专家咨询法选择地点。第一类方法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地点可以在平面上取任意点,代表性的方法 是重心法。该方法不限于对特定的备选点的选择,灵活性较大,特别是在单个物 流中心选址的应用中,已得到多数人的接受和认可。但是,由于这个地址可能位 于河流、建筑物或其他无法实现的地点,实际上找到的最优地址往往很难实施。第二类方法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备选地点是有限的几个场所,最合适的地址 只能按照预定的目标从有限个可行点中选取。代表性的方法有:整数或混合整数 规划法i、鲍摩一瓦尔夫(Baumol-Wolfe)法、库思一汉姆布利尔(Huehn-Hambureer) 法、反町氏法、逐次逼近模型法等。王战权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作了研究, 提出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分析求解 22。刘海燕等 在分析物流系统中库存管理、运输、配送中心之间联系的基础上,应用最优化方 法建立了一个物流配送中心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33。胡刚等在考虑物流配送中 心固定运营提出启发式算法44。如果基础数据完备,该类方法得出的解是较符 合实际情况的。由于这类方法所建立的模型多数己被证明为 NP (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非确定型多项式算法)难题,不宜用线性模型来处理,因此计算工作 量很大,而且需要的基础资料也很多。第三类方法的思路是将专家凭经验做出的判断以数值形式表示,经过综合分 析后对选址进行决策。由于前两类方法的选址研究很难将选址中的所有影响因素 考虑周全,如:地理、地形、地物、地基、环境、交通、劳动力、城市用地、城 市发展等等,并且即便想把这些因素考虑全面,也很难量化形成模型中的约束条 件。因此,建立一种物流中心的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评价(Fuzzy judge), 层次分析(AHP)等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确定物流中心的最优位置就显得 十分有效。但是,这类方法专家的主观判断占主导地位,决策结果常常受到专家 知识结构、经验以及他们所处地位、时代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所以,对于有限的备选地点,该类方法尽管常常有效,但是若以整个城市大系统 为研究对象来研究物流中心的选址,则必须具备足够的基础资料,辅以定量分析, 否则将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总而言之,由于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考虑的因素众多, 在实际研究或应用中,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各种研究成果的条件和方法都有 较大差别,但是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我国各种类型的物流中心而言,都有许多值 得借鉴之处。1 J.Korpele, M.Tuominen,1996“. A Decision Aid in Warehouse Site Se”l.eIcntteiron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45,P169180.2 王战权,杨东援2001年:配送中心选址的遗传算法研究,载实用物流技术第3期,第1518 页。3 刘海燕,李宗平2000年: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第3期,第311314 页。4 胡刚等 2002年: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研究,载公路交通科技,第 6 期, 第 172 176 页。1.3 本文研究的意义 配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节点,其合理选址不仅影响到配送中心本身的运营 成本、运营绩效、竞争战略和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配送中心上游的供应商、 下游的分销商或零售商的物流成本、以及物流战略和竞争战略,甚至影响到区域 经济的发展。本论文通过对配送中心选址及相关问题分析,从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和补充了 配送中心选址研究。从实践方面来说,本文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内容:通过建立的配送中心选址 模型,有效的确定配送中心建设方位,使得配送中心可以更快捷便利的满足顾客 需求,有效地扩大服务群体,从而提高配送中心竞争力,提高配送中心经营利润; 作为建设配送中心的首要问题,符合新环境下的配送中心选址为配送中心内部设 施建设以及配送路径优化提供了先决条件。2 配送中心相关内容分析2.1 配送中心的概念 对于配送中心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学者们在对配送中 心的理解和描述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欧美一些国家,配送中心多指经过改造而经济功能也已综合化和完善化的“流通性仓库”,因此理论界也有人把配送中心称为“物流设施”或“物流基地”。王之泰教授给配送中心下的定义为:“配送中心是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 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 储备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55王转教授认为:“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 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66 总之,不管人们从哪个角度去认识和描述配送中心(亦即无论把配送中心看 作是从事配送活动的经济组织,还是将它称作组织送货等活动的物流设施),有 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配送中心是配送活动的聚集地和发源地,同时,也 是物流活动的枢纽。2.2 配送中心的功能及类型2.2.1 配送中心的功能5 王之泰 2001 年:现代物流学,中国物资出版社。6 王转2001年:配送中心规划之一,载物流技术与应用第 6期,第22 页。配送中心是专业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物流场所或经济组织,它是集加工、理 货、送货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物流结点,也就是说,配送中心是集货中心、分货 中心、加工中心功能的总和。因此,配送中心包括存储功能、分拣功能、集散功 能、衔接功能、流通加工功能、信息处理功能。2.2.2 配送中心的类型若按照配送中心承担的流通职能分类,配送中心可分为供应配送中心、销售 配送中心;按照配送领域的广泛程度分类,配送中心可分为城市配送中心、区域 配送中心;按照配送中心的内部特性分类,配送中心可分为储存型配送中心、流 通型配送中心、加工型配送中心。2.3 配送中心与电子商务2.3.1 配送中心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电子商务(ECommerce)是在Internet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 务器的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 的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完整的电子商务过程可以分解为信息流、商流、资金流、 物流这4 个组成部分。网上交易可以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个过程,但毕 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要通过商品的实体转移也就是物 流配送来实现。忽略物流配送的重要性,电子商务的跨地域,快速便捷的优势就 会丧失殆尽。良好的配送中心可以保证电子商务高效运作,是实现电子商务、促 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子商务的出现将实物和事务处理信息化,使事务处理内容、处理方式和处 理程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通过引入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如条码技术、电子订 货系统(EOS)、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等使配送中心作业标准化和程序化,配送 技术、管理手段越发趋于现代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中心可以通过先进的 信息系统对上游、下游的配送需求信息做出快速反应,通过网络实现配送信息的 共享,进而形成统一完善的配送网络以满足现代化生产和流通的需要。此外,配 送中心除了完成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其服务还可以扩 展到市场调查与预测、物流配送咨询、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中心应尽可能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快速加强配 送中心内外部信息系统、配送网络的建设,通过建立新型现代化配送中心进一步 促进物流业及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2.3.2 电子商务下配送中心发展的特征根据国内外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情况,在电子商务时代,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可 归纳为以下几个特征:(1) 物流配送反应速度快。电子商务下的配送中心对上游、下游的物流配送 需求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前置时间越来越短,配送时间越来越短,物流配送速 度越来越快,商品周转次数越来越多。77(2) 物流配送功能集成化。新型物流配送着重于将物流与供应链的其他环节 进行集成,包括物流渠道与商流渠道的集成、物流渠道之间的集成、物流功能的 集成、物流环节与制造环节的集成等。(3) 物流配送作业规范化。电子商务下的配送中心强调功能作业流程,作业、 运作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使复杂的作业变成简单的、易于推广与考核的运作。(4) 物流配送服务系列化。电子商务下,新型配送中心除强调物流配送服务 功能的恰当定位与完善化、系列化,除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 服务外,还在外延上扩展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定单处理,向下延伸至物流 配送咨询、物流配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 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5) 物流配送目标系统化。新型物流配送从系统角度,统筹规划一个公司整 体的各种物流配送活动.处理好物流配送活动与商流活动及公司目标之间、物流 配送活动与物流配送活动之间的关系,不求单个活动的最优化,但求整体活动的 最优化。(7) 物流配送组织网络化。为了保证对产品促销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 持,新型物流配送要有完善、健全物流配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 配送活动保持系统性、一致性,这样可以保证整个物流配送网络有最优的库存总 水平及库存分布,运输与配送快捷、机动,既能铺开又能收拢。分散的物流配送 单体只有形成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生产与流通的需要。(8)物流配送管理法制化。宏观上,要有健全的法规、制度和规则 ;微观上, 新型物流配送企业要依法办事,按章行事。882.4 配送中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不论是制造企业还是流通企业,纷纷准备或开始筹建配送中心,以降 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