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QQQQ 长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地质学综合第一篇 地 球1、地球概说知识点:宇宙概况;地球的形貌;地球的物理性质;地球的圈层结构考核重点:地球内、外圈层的划分依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依据、地球的物理性质2、地壳知识点: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结构和类型;地壳重力均衡基本概念:地壳、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岩石圈、大气圈考核重点:地壳的类型及特征、地壳的物质组成、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岩层的主要特征第二篇 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概述知识点: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基本概念:地质作用考核重点:地质作用的一般概念、内外力地质作用间的关系2、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的形成知识点:风化作用概念;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风化壳、河流概述 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地下水类型、成分、物理性质及其运 动、存储条件;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地下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冰川的形成、运动与类型; 冰川的刨蚀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的沉积作用。风沙运动特点;风蚀作用;风的搬运 作用;风的沉积作用。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湖泊成因、分类及湖水来源、成份与运动; 湖泊的地质作用;沼泽的地质作用与煤的形成环境。海洋地地质作用海洋一般特征;海洋的 剥蚀作用;海洋的搬运作用;海洋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类型和特征、沉积岩的一般特征。基本概念:河流阶地、深切河曲、侵蚀基准面、风化作用、风化壳、层间水、承压水、层理 构造、层面构造、成岩作用、洋流考核重点:不同地质营力的风化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不同地质营力的剥蚀作用概念、类 型及特征;不同地质营力的搬运作用概念、类型及特征;不同地质营力的沉积作用概念、类 型及特征;成岩作用的类型、特征;沉积岩的结构、构造。深切河曲的成因;河流阶地的形 成过程;河流地质作用的一般趋势;利用单向环流作用原理,分析与图示河边滩与河曲的形成;利用双向环流作用原理,分析与图示河流心滩的形成;分析与图示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分析与图示化学沉积分异作用;煤的形成过程与主要成煤时期;3、内力地质作用知识点:现代地壳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史期间地壳运动的恢复方 法、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基本概念: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岩浆侵入作用、火山作用、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 断层。考核重点:岩浆与岩浆作用类型、特征;岩浆岩的分类及各类岩浆岩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特征。变质作用的方式、类型及特征;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类型与特征。第三篇 地球的历史1、古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点:化石的保存理论、生物的演化理论、古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标准化石、遗迹化石、实体化石、叠层石、孢粉、牙形石、轮藻考核重点:化石的保存类型及特征;生物演化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古生态环境的分析;常见 主要大古、微古化石门类;生物演化的规律和特点、各时代代表性的生物类型。化石保存具 有不完备性的原因。2、地史学基本理论知识点:地层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地层单位类型、特征及其之间关系)、历史大地构造分析及 大地构造基本学说基本概念:地层层序律、化石层序律、瓦尔特(沃尔索)相律、重演律、类群绝灭、适应辐 射、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组、群、段考核重点:岩石地层单位的种类和特征;生物地层单位的种类和特征;岩石地层单位、生物 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之间的关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历史大地构造分析方法、古 板块构造的恢复方法。3、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史特征知识点:各地质时期标准剖面、古地理、古构造特征、地质历史时期主要构造运动及其影响基本概念:晋宁运动、吕梁运动、原地台、陆核、地台考核重点:各地质时期标准剖面、古构造特征、华北盆地发展简史。第四篇 地层的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知识点: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无障壁海岸相、障壁型海岸相、黑色笔石 页岩相代表的环境、半深海及深海相、深水沉积的类型和特征、海相碳酸盐沉积相模式。 基本概念:沉积相、层理、瓦尔特(沃尔索)相律考核重点: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无障壁海岸相、深水沉积的特征、海相碳酸盐沉积 相模式。三角洲相的划分及其微相特征。第五篇 地壳的地质构造1、 地层及其接触关系知识点:岩层及其产状(岩层的原始产状;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岩层顶底面的确定方法; 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与不整合;不整合的类型;不整合的古地貌及其演变;不整合的认识 和表示方法,不整合的研究意义)基本概念:不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考核重点:地层的接触关系类型、特征、意义2、褶皱知识点:褶皱和褶皱要素;褶皱的分类和组合型式;褶皱的形成机制 ;褶皱的观察和研究 基本概念:同沉积褶皱、褶皱组合 考核重点:褶皱的基本类型和特征;褶皱和褶皱要素;褶皱的分类和组合型式;褶皱的形成 时间判断。3、断裂知识点:节理(节理的分类;张节理;剪节理);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的分类;断层各论; 同沉积断层;断层的观察和研究(断层的识别;断层面产状的测定;断层两盘相对运动方向 的确定;断层形成时间确定。基本概念:正断层、逆断层、断距、地层断距、落差、同沉积断层、节理、劈理、地堑、地 垒、正断层组合考核重点:节理的类型、特征;张节理与剪节理的主要特征;断层的基本类型、特征;断层 组合;断层的识别标志;断层形成时间的确定;4、板块构造知识点:板块构造起源;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的划分;大洋的起源和演化基本概念:考核重点:板块构造基本思想、大陆漂移的证据;板块的边界类型及特征划分;古板块的恢 复方法;大洋盆地演化(威尔逊构造旋回)的阶段与特征;板块构造与地震作用、构造运动 岩浆作用等的关系。综合分析 地质剖面图(或地质图),应该掌握或者能分析如下内容:叙述图中出露的地层;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确定不整合的类型及形成时代;描述褶皱类型、数量、形态、核部及两翼由哪些地层组成;褶皱的形成时代;断层类型、数量;断层的 形成时代;描述岩浆岩体的产出部位及形态、按二氧化硅的含量分类、岩浆岩体的形成时间; 发育的变质岩及变质作用类型。参考书目1地球科学概论,汪新文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年(第 19 章为考核重点)2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概论,肖传桃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3构造地质学(第二版),徐开礼、朱志澄主编,地质出版社,2003说明:1、考试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基础理论、实际知识、综合分析和论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2、难易程度:根据大学本科的教学大纲和本学科、专业的基本要求,一般应使大学本科毕业生中优秀学 生在规定的三个小时内答完全部考题,略有一些时间进行检查和思考。3、考试题型:可分名词解释题(约10-15%)、判断或选择(约15-20%)、简答题、论述题(约50-55%)、综合分析图件(约15-20%)等。QQQQ普通地质学整理1.地球内部密度向下渐增,但是不均匀增加。在400km、600km、2900km和400km 处有明显增加, 2900km 处变化最大,地心为 13g/cm3。 重力,在2900km深度以内,重力大致随深度增加,但有波动。2900km深度到地心,重力逐渐变小,地心重力为 0.压力,从地表至地心逐渐增加,10km为3000atm, 35km为10000atm, 2900km 为150万atm,地心为370万atm。2. 内部圈层划分:地壳与地幔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为古登堡面。3. 陆地地形 山地(低山5001000m,中山10003500m,高山大于3500m);沿两大地 带分布,一为环太平洋两岸地带,二为从阿尔卑斯山到喜马拉雅山再到南亚地 带。 丘陵(一般仅数十米,最高200m),属重峦叠嶂低矮地形,如东南丘陵, 川中丘陵。 平原 海拔较低的宽广平坦地区,海拔多在0500m,海拔0200m叫低平原 (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200500m叫高平原(如成都平原)。 高原 海拔500m以上,顶面平缓,起伏较小,面积比较辽阔的平地。 盆地 周围山岭环绕,中部地势较平似盆状的地形。 洼地 陆地上有些地区很低,高程在海平面以下。4. 摩氏硬度计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 玉 10.金钢石 P34 表5. 表 3-7 表 3-8 表 3-9 喷出岩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按SiO2含量划分岩浆岩【大于65% (花岗岩)、52%65% (正长,闪长,安山)、 45%52%(辉长岩,玄武岩)、小于 45%(橄榄岩,辉长岩)】变质岩特征构造: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6. 地层表:( P50)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7.褶皱概念:岩层受力变形产生一系列连续的弯曲岩层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是岩层塑性变形表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是较新岩层,两侧部分岩层依次对称变老。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心部分较老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对称变新。褶皱要素 核:褶皱的中心部分。 翼: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岩层。 枢纽:褶皱弯 曲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细分(P63,64图):按轴面产状一直立褶皱(A)倾斜褶皱(B)倒转褶皱(C)平卧褶皱(D)按枢纽产状一水平褶皱(AB)倾伏褶皱(CD)8.断层概念:岩层或岩体受力破裂后,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这种断裂叫断层。要素:断层面、断盘、断距。正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逆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平移断层:沿断层面走向,两盘相对错动断层组合类型(P67 5-23):阶状断层一两条或两条以上倾向相同走向平行正断层组合而成,上盘依次下降,呈阶状。 地堑一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一个中间断块下降,两边断块相对上升的构造。 地垒: 有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的一个中间断块上升,两边断 块相对下降的构造。 叠瓦构造:数条逆断层平行排列,构成倾向一致的逆断 层组合。9.地层间接触关系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即两套地层之间有地层缺失。 不整合面: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接触面叫不整合面,通常保留着古风化 壳或大陆沉积物或在不整合面上有粗粒的,由上覆地层碎屑物组成的底砾岩。不整合分类: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是彼此平行的,也 叫假整合。1、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有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 显著变化。2、形成过程:地壳下降,接受沉积一地壳隆起,遭受剥蚀一再次地 壳下降,重新接受沉积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是斜交的。 1、角度不整合反映发生过一次显著水平运动,古地理环境发生过极大变 化。2、形成过程:陆地下降接受沉积一水平挤压(岩层褶皱、断裂),上升遭 受剥蚀一再次下降接受沉积不整合共同特点:有明显侵蚀面存在,侵蚀面往往有底砾岩、古风化壳等 有明显岩层缺失现象不整合面上下岩性、古生物等有显著差异。10.地震 概念:地球内部缓慢累积得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地球表层快速震动 的现象.震源体:地球内部累积存储地震能量和地应力的部位,或岩石发生破裂及强 烈塑性变形的区域。震源: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极震区: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 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震中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 震源距: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