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 编 精 品 地 理 资 料 2019.4【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9.1世界地理概况层级演练 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若此时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下游地区河水水位高B开普敦温和多雨C印度半岛刮西北风D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晚2依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面积不断扩大B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壳比较稳定C甲图正确反映了山脉的形成过程D海域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12.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南美洲大陆等温线向南凸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地中海地区处于雨季,河流水位高。第2题,图中山脉应是安第斯山脉,是由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澳大利亚几乎都处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因此地壳比较稳定。答案1.A2.B(2014天津一模)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下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地与地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B地与地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地与地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D地与地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4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终年高温多雨B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C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D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34.解析第3题,图中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是因为纬度不同而导致热量差异所致。位于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位于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都位于沿海地区,但海拔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候;与自然带不同主要是纬度不同导致的气候差异。第4题,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答案3.C4.D(2014长沙二模)读“某国樱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56题。5据图判断该国平原地形主要分布在()A东部 B西部C北部 D南部6影响该国樱花开放日期早晚的主要因素有()降水地形太阳辐射土壤洋流A BC D56.解析第5题,图中西部等温线分布均匀,表明地形变化较小,则可能是平原地形。第6题,图中樱花开放日期由南向北延迟,说明受太阳辐射影响;同一纬度的西岸比东岸开放日期晚,说明西岸气温较低,主要是受洋流影响;图中中部等值线总体向南凸出,说明开放日期较晚,应该是受到山地影响。答案5.B6.C(2015长安一中月考)下图为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甲乙两岛屿所在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看,甲为大牧场放牧业,乙为水稻种植业B从气候类型看,甲地终年温和多雨,乙地终年高温多雨C甲地比乙地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D甲乙两地都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和地震等地质灾害8当甲乙两地的主导风向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值都比乙地小B珠江三角洲和开普敦都处于多雨期C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D我国北方处于沙尘暴的多发季节78.解析第7题,甲、乙两岛分别是爱尔兰岛和斯里兰卡岛。爱尔兰岛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而不是大牧场放牧业;斯里兰卡岛是热带季风气候,并不是终年高温多雨;两岛都不在板块交界处。第8题,甲、乙两地的主导风向相同(都吹西南风)时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冬季。此时处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开普敦,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珠江三角洲同时处于多雨期;但此时甲地的昼长值比乙地大,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我国北方还没有进入沙尘暴的多发季节。答案7.C8.B (2014福建文综)下图示意19922010年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题。1中国对非洲农产品进出口变化最大的区域是()A非洲东部 B非洲中部C非洲西部 D非洲北部解析本题考查非洲的区域划分和对应区域农产品进出口变化差异比较,难度较低。根据区域划分和农产品在1992年与2010年两国进出口变化最多的部分可知,非洲东部变化最大,A对,B、C、D错,本题应选A项。答案A2(2013上海地理)西欧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地理景观多姿多彩。读图回答问题。据图综合分析自然地理要素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及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是一个整体,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自然地理要素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应该从地貌、大气、洋流、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应从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纬度和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共同塑造了西欧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西欧大致位于40N60N之间的温带,西临大西洋,终年受西风带控制,西风使西欧大陆冬暖夏凉,全年降水较为均匀;地势西低东高,平原广阔,山脉大致呈东西向延伸,易于暖湿空气深入内陆;北大西洋暖流沿欧洲西海岸北上,对气候又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这些因素导致了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对河流航运的影响:受气候和地形影响,西欧河网密布,河流流量稳定,水位变化小,航运价值大。对农业的影响:温和湿润的气候使得这里牧草旺盛、多汁,乳畜产量高且稳定,种植业以小麦为主,地形平坦有利于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稳定。对地域文化的影响:西欧温和湿润的气候、平坦的地形造就的种植业和乳畜业,是形成当地以面包和乳畜产品为主的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对人口、城市和工业的影响:由于气候温和湿润,地势平坦,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分布密度大,城市众多,工业区稠密。(2012天津文综)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第3题。3据图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A BC D解析对比北半球中纬度四季平均气温可知,图示亚洲地区第三季度气温最高,对应;第二季度对应,第一和四季度对应和,故选C。答案C4(2014广东文综)黑海地处亚欧两大洲的交界地带。历史文化名城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有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黑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材料二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海,海水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且在100150米深处存在密度跃层,形成“双层海”。(1)伊斯坦布尔的气候特征是_。(2)冬季,黑海西北部海区常常波涛汹涌,景象壮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3)黑海平均盐度明显比大洋低且表层海水盐度较深层低。其原因是什么?(4)分析众多国际著名酒店进驻伊斯坦布尔的主要原因。解析(1)从图中不难看出,伊斯坦布尔位于土耳其海峡沿岸,为地中海气候。(2)黑海西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冬季西风偏强,因此海水波涛汹涌。(3)从图中不难看出,黑海是内海,海水难与外海交换,且周围地区降水多,河流注入多,纬度较高,蒸发弱,因此盐度低。(4)从材料中不难看出伊斯坦布尔位置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因此国际酒店的市场需求大。答案(1)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冬季,黑海西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且西风势力较强;风力使黑海西部形成波涛。(3)黑海周围降水多,蒸发量少;黑海周围径流注入,起到稀释作用;表层海水受降水和径流的影响大;海水中盐类物质下沉,使深层海水盐度大。(4)伊斯坦布尔地跨亚欧两洲,地理位置优越;伊斯坦布尔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观光旅游人口多;土耳其最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海港城市,水陆交通便利;重要的金融和工商业中心,人口的流动量大。5(2013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只有一条水道,且该河段有多处瀑布,鱼类无法逆流通过。第(2)题,尼罗河鲈鱼生存环境的主要变化在于湖与河的差异,应从生存空间和饵料两方面分析维多利亚湖的优势。第(3)题,可借用外来物种入侵的原理理解尼罗河鲈鱼对其他鱼类的影响。尼罗河鲈鱼的特点决定其捕捞方式与原生鱼类捕捞方式不同,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促进了专业捕捞业的发展,冲击了当地传统捕捞业。第(4)题,应从尼罗河鲈鱼本身的产量、价格、市场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等方面分析。答案(1)(维多利亚湖)处于相对封闭的高原盆地中(北部唯一出口通向尼罗河);湖泊海拔高,尼罗河上游多瀑布,阻挡了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2)维多利亚湖湖面广阔,为体型大的尼罗河鲈鱼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湖中鱼类为尼罗河鲈鱼提供充足的饵料。(3)尼罗河鲈鱼体型大,食量大,导致一些原有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甚至灭绝。(尼罗河鲈鱼体型大,捕捞技术和方法与当地传统不同,)冲击当地传统捕捞业,同时出现专门捕捞尼罗河鲈鱼的捕捞业。(4)产量大,价格高,(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捕捞、加工、运输等产业随之发展,扩大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