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衡阳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 1建国以来衡阳农业产量的提升 建国以来衡阳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201年与1年相比,粮食、油菜、水果与蔬菜产量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体如表1。衡阳农业产量跨越式发展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优良品种的普及与推广。 近五年来衡阳农业增长情况分析 近五年来衡阳市农业总产值从20年的33.5亿元,增长到2年的527.1亿元,取得了一些成绩,具体见图1。从8212年衡阳市农业内部产值结构图可看出,衡阳农业以种植业与畜牧业为主,林业与渔业所占的比例很低;在种植业与畜牧业中,1年以前衡阳种植业产值大于畜牧业,0年畜牧业超过种植业,由此可见,畜禽类的产品供给在不断增加,这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衡阳农业产量与产值提升的原因在于优质品种的使用、推广与更新。 1.3衡阳农业优质品种的使用与推广 一是使用和推广优质品种提高了衡阳农业的产量。如经济作物中的双低油菜品种推广率达9.,杂交优质油菜种植率约8%;优质杂交棉比例达%以上;优良品种黄花菜(祁珍花、猛子花)等达1万亩,优质品种种植率达6.%;优质烤烟种植面积为9.万亩,占衡阳烤烟种植率的65.;早熟梨、温州蜜柑等优质水果普及率也达到70%以上。2012年,衡阳种植杂交水稻为53.5万亩,占8;优质稻543万亩,占%;超级稻达到1万亩。二是品种改良的高产栽培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如衡阳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大致经历四阶段:一是上世纪60年代到7年代中期的矮杆品种替代高杆品种;二是从年代中期到年末,籼型杂交稻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大幅度地增加了穗粒数和每千粒水稻的重量。三是进入90年代以后,大批中杆(000厘米)大穗(120150粒)、分蘖力中等偏弱的双季稻杂交组合大面积推广应用。四是本世纪以来,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取得突破性进展,亩产已超过6公斤。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极大地增加了农业总产值。2008年以来,双低油菜、柑桔、蔬菜、黄花菜、席草、茶叶、烤烟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扩大到45万亩以上,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带动了种植业持续、显著增长。02年全市种植业产值达21.亿元,相比1949年仅2亿元,增加了27亿元。 衡阳农业发展慢及其成因分析 2.衡阳农业发展慢的直接原因 尽管衡阳市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衡阳农业大部分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且发展缓慢,其原因主要表现在: .1.1有特色的农副产品不多 衡阳粮、棉、油、生猪、水产品等农产品总产量在湖南省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多年来粮食年产量一直稳定在30万吨以上,在湖南省居第一。出栏生猪00万头,居全省第一。出笼家禽90万羽,居全省第一。水产品产量万吨,居全省第二。产量虽喜人,但特色不鲜明,这成为困扰衡阳市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一是农业结构单一。衡阳市的农业结构可以说是单一的粮猪型结构,粮猪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60%,粮食产量中九成是稻谷,畜产品当中八成是生猪,水果则七成是柑桔。二是优质农产品少。衡阳市农产品种类比较多,但真正有市场份额的农产品并不多。如水稻生产,总产长期保持在0亿公斤以上的水平,但是,由于优质稻米产业开发一直没有大的突破,链条不长,农民种粮效益低下。水果最高年份产量达到万吨,但名牌产品缺乏,即使有名牌,也未形成规模,导致市场份额少。 2.1.2现有农副产品缺乏深加工,附加值低 尽管衡阳农产品产量大,但大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农副产品缺乏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现有加工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小;在加工的产品中,很少能形成品牌;没有形成支撑整个农业的大企业、大集团;农户与企业之间,很少有能结成真正利益共同体;农产品标准化还没有真正起步。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形成一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形成品牌,加速标准化进程,仍是衡阳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以衡阳水利基础设施为例,大中型水库共座,小型水库50余座,塘坝4.8万处,水轮泵站15处,总蓄水量为1.亿立方,总灌溉面积达到38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分别占地总面积的3.%、5.6;全市旱涝保收面积33.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5%。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有所增加,但是,总体上投入不足,水利等农田基础设施老化现象十分严重。衡阳唯一大型灌区欧阳海灌区原设计灌溉耒阳市、衡南县、常宁县、衡阳等四县市的4万亩农田,占衡阳总水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由于设计、投入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目前灌溉面积由原来的2万亩下降到0万亩左右。 2.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有待健全 笔者暑假调研了解到,当前衡阳乡镇农业技术部门的农技推广在不断弱化。究其原因:一是工作经费不足,工作条件差。经费不足制约了基层乡镇农技站办公条件的改善,个别乡镇甚至没有办公场所,有办公场所的条件也十分简陋;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所必须的实验、检测设备大多没有,农业技术推广多凭经验或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因而专业水平难以提高,进而导致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与示范更无法进行。二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根据衡阳农业局提供的数据,现有专业技术人员只有202人。三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且不在岗现象较多。最近多年衡阳进入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人相当少,据市农业局统计资料,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中,5岁以上的占28%,3岁到4岁占0,岁以下占4%。岁以下因工资等基本待遇问题有1.8的人不在岗,据笔者暑期在衡南县一乡镇看到,七人编制仅二三人在岗,甚至员工相互之间还不认识。四是专业结构单一。专业人才大多集中在农学、植保等领域,产品附加值相对较高的果树、茶叶专业人才少。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农业法律法规、计算机、农业工程设计等专业人才贫乏。 2.衡阳农业发展慢的内在逻辑分析 .空心化的农村导致劳动力和人力资本缺乏 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衡阳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是“三八(妇女)、六一(儿童)、九九(老人)部队”。由此,农村便形成了一个以妇女、儿童和老人为主体的留守群体。据笔者暑期在衡东县、衡南县、衡阳县、祁东县等地调研,农村已空心化,甚至个别村只留下几人在家。衡阳作为劳务输出的大市,农村中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工作,造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极不合理分布,村庄外延的异常膨胀和村庄内部的急剧荒芜,形成了村庄空间形态上空心分布状况。农村留下来的很少有知识丰富的人群,更难谈人力资本。劳动力的缺失、有技能与知识农民的外出,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率的降低、农田抛荒。农村空心化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和农村人力资本的极度缺乏是衡阳农业缓慢发展最重要的原因。 2.2农业投资回报率低,资本形成不足 传统观点认为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民落后,因而经济行为缺乏理性,对经济刺激不能做出有效反应,这必然会导致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低下。但舒尔茨通过对印度等地的传统农业进行考察后发现农民通过多年的努力,现有的生产要素已经达到了最优化,重新配置这些要素并不会提高生产率。另外,管理专家也找不到这些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配置有什么低效率之处。也就是说:“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那么传统农业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般认为,传统农业社会农民大多没有养成储蓄和节约的习惯,因而储蓄率低,缺乏资本导致投资率低。也有的人认为传统社会的农民缺乏能抓住投资机会的企业家。舒尔茨则认为根源并不是农民缺乏储蓄习惯,或者缺乏企业家。而在于传统农业中,追求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低,因而对储蓄和投资缺乏足够的动力与刺激。因此,要想改造传统农业,最关键的环节是要引进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舒尔茨,64)1。总之,传统农业走出困境要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新型品种、农业机械等物的要素,更需要引进具有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现代科学知识的人,因而必须加大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此类投资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如:学校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从事农业人力资源人员的健康水平等,尤其以学校教育最为重要。 衡阳现代农业负外部性反思与衡阳农业发展的趋势 .1衡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及其反思 00年以来,衡阳市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同全国一样,粮食连续九年(至2年)增产,单产、总产创历史新高。20年,衡阳油菜总产达到34.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中心城区5新增城镇专业蔬菜基地2万亩,“菜篮子”产品供应能力明显增加。现代农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以上,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7家,比00年增加19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增至3家。农业改革创新力度加大。但与此同时出现的是衡阳农业严重的面源污染。衡阳常年使用化肥7万吨,化肥包装物达到53.吨;农药使用量为.1万吨;年使用农膜85.9吨,绝大部分都没有降解,降解率只有2%。衡阳每年养殖出栏牲猪0万头、牛5万头、家禽70万只以上,大量禽畜每年排粪量约20万吨,其中绝大多数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经发酵等有效处理的不足15%,污染严重。衡阳年产作物秸杆多万吨,利用秸杆还田,氨化养畜等技术利用量不到50%(以上数据源于衡阳农业信息网),而是随意堆积或直接焚烧。化肥、农药与农用薄膜残留、不当处理的桔杆、畜禽粪便污水及其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造成了农业产地面源的严重污染。这些污染造成了严重后果,如与化肥使用相关的土壤污染事件,可能是3衡阳镉超标大米事件的重要原因。 .2衡阳市农业发展的趋势:现代多功能农业 现代农业由于先进机械和化学技术的运用,其生产效益大为提升,但这带来了“现代农业”与农村区域发展不可持续的悖论。农村区域发展是在市场经济与工具理性的双重作用下实现的,其特点是注重短期效益的工厂式规模化生产,这种发展模式有一致命缺点:普遍的生态破坏和不可持续性,这就是“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村区域不可持续的悖论。现代农业呼唤新的发展形式,多功能农业正契合了这种理性呼唤。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能源功能、旅游休闲功能与文化功能等,其具体实现形式有“都市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旅游观光与休闲农业”等。这些集农业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经营模式具备传统农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生态功能是生态系统(coyst)最重要的外在表现。欧阳志云和王如松等人2把农业生态功能价值分为四类:直接利用价值、间接利用价值、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直接利用价值指农业生态系统直接提供相应产品,进而产生的经济价值。间接利用价值,主要指农业生态功能给人类的价值中无法直接商品化那部分,如生命支持功能(维持空气中氧气、形成与保持土壤、水源涵养与循环、生物的地化循环、初级生产力的形成和生境的提供等)等。存在价值就是人们为了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持续存在的支付意愿。选择价值是指人类愿意为未来支付某种具体生态功能的意愿,如人们为农业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净化大气或娱乐游憩等功能的意愿支付3。农业社会功能更多地体现社会保障、农业就业功能、粮食安全等方面。农业蕴涵极其丰富的生物质能,具有巨大的潜在能源开发价值。全球性能源短缺背景下,大力开发农业的能源功能,可为未来能源开辟永续利用的新途径。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就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旅游、观光、休闲的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交叉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展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