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历史”学习经验中央财经大学 胡 清用心加上正确的方法,历史高分并非高不可攀,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下经验并希望我的想法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历史虽反对死记硬背,但作为文科科目,准确牢固的记忆仍是基础。如果能够看着目录就能脱口而出一事件前因后果、目的影响意义以及与其他事件的相似与不同,那么就会发现许多题目答案完全来自书本,甚至是原话。此时就是面对一道生题也会倍感亲切,下笔如泉涌。记忆力差不是借口,“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刚。”反复看起来笨且辛苦,却最出成效,其他种种记忆法都建立于此之上。背诵不仅限于早读,晨起,上、放学路上,中午,晚自修都可朗读或默诵,应当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历史同样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印象深刻,许多同学总认为文科仅仅需要考前突击,但此方法常易遗忘,尤其在考试紧张情况下,常会大脑一片空白,影响发挥。首先是记忆,必须熟悉全节内容,建立整体框架,务求简洁明了,理清原因(根本,直接,导火索),目的,过程,结果,影响(积极或消极,对不同行为主体),以及意义等。其次是背诵,心不在焉地读几遍是毫无效果的,必须真正脱离书本,将书本打开到目录,对着目录背诵印象中的内容,遇到不熟练的章节直接越过,不依赖提示,才能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作好标记重点突击。最后,考前要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记忆以加深印象。第二,学习历史需要详细丰富的记忆材料,因而笔记质量的要求很高。笔记务必清晰工整,一些重要的图,可以自己绘制,也可剪贴。手头的资料繁杂,可以将同类的内容剪裁贴在笔记后或书本上以作补充,同时避免以后翻找的麻烦,一些经典习题可与相应内容整理在一起加深对其理解。整理的笔记必须认真看,不求全部记忆(全记住也不太现实),只求有所印象,拿到题目能准确把握答题方向,只要有一种亲切感,考场上就会镇静自若,多少总能写出一些。第三,由于学科特点,历史的习题整理确实不易。选择题中错误可以将分析写在试卷上并保存好(可将每课试卷附于笔记之后),找出自己错误之处,如果是知识性错误,要在书本上相应内容处标出自己易错点,每次读书都提醒自己注意。至于大题,要将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对照,找出失分点。找出被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在书上用醒目标志标出。同时要进一步规范答题语言,将一些模式语言记录在书上。如在税费改革(一条鞭法,地丁银等)题目方面可归纳出一些意义:农民对国家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等。要注意经典习题的整理,许多创新题都从中变化而来,例如今年高考的最后一题,大国崛起就是我们平时常做题型,实际上考察的是各国不同时期发展的条件,我们对此应当十分熟悉。第四,历史需要联系、发散性的思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就要不停总结归纳,学中思外,学后想前。我们班的历史老师的至理名言就是联系,本节课总要将上节内容再梳理一遍,每学到一课,他总要将与之相关的内容罗列出来,并请同学进行比较,不仅加深本课印象,还十分有利于大型单一内容的论述题。以上是我对学习历史的一些看法,“勤则进”这是一句真理,无论多么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有真正应用于实践,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胡清同学毕业于睢宁县中学,2007年高考总分627分,其中历史科目144分,被中央财经大学录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