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团团圆圆过中秋认知篇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 ,盛行于宋朝 ,至明清时 ,已与元旦齐名 ,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 ,故称“中秋。中秋晚上 ,月圆桂香 ,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 ,所以备上各种瓜果和月饼等熟食品到庭院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赏月 ,家家庆团圆 ,其乐融融!拓展篇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的传说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 ,中原广阔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 ,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对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 ,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谋 ,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 ,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 ,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 ,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 ,徐达就攻下元大都 ,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 ,朱元璋快乐得连忙传下口谕 ,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 ,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 ,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 ,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 ,“月饼制作越发精细 ,品种更多 ,大者如圆盘 ,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你还知道哪些与中秋有关的故事?我们家乡的中秋有哪些活动 ,哪些习俗?家乡的中秋活动与习俗你的了解途径诵读下面二首与中秋有关的诗词。你还知道哪些与中秋有关的诗词 ,请把它写下来。静夜思李白【唐】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土。观察内容的选择 ,我本着先静后动 ,由近及远的原那么 ,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 ,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 ,是相当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 ,孩子一边观察 ,一边提问 ,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 ,注意形象逼真 ,色彩鲜明 ,大小适中 ,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 ,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 ,观察与说话相结合 ,在观察中积累词汇 ,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时机 ,引导幼儿观察雷雨 ,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 ,乌云密布 ,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 ,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 ,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 ,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 ,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 ,作比拟观察 ,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 ,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 ,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 ,白云飘 ,鸟儿飞 ,树儿摇 ,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 ,幼儿不仅印象深刻 ,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 ,记得牢 ,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根底上 ,引导幼儿联想 ,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在开展想象力中开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 ,尖尖的 ,硬硬的 ,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 ,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 ,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水调歌头苏轼【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实践篇这么重要的节日 ,你们打算怎么庆祝呢?你们的爸爸妈妈都会做些什么准备呢?请把你们庆祝中秋的场景画下来。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