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功利主义对当代中国人性教育的启示 摘 要:教师文化的核心之一是教师的定位。教师应是教育的主体和核心,是学生心灵的和谐春风、自由的春风、成长的春风,又是学生人生路上照亮智慧的太阳。然而我国当下的教师定位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中学教育一些领域、单位存在着忽视教师的人性、压抑教师的创造性、甚至侮辱教师的人格的现象。各种有关对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的居高临下的指教、蛮横无理、以偏概全的指责的报道充斥于媒体和一些上级领导的本末倒置的讲话之中;相当一部分制度严重践踏甚至踩压中学教师的定位,不懂得中华振兴的主体是教师、学校振兴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其他的简单道理。教师福则中华福、学校福,教师殃则中华殃、学校殃,学生是老师的上帝,老师是学校管理者的上帝,这里有着浅显而深刻的道理,建设教师文化就应为教师树立太阳文化的形象而不不是蜡烛文化形象。实现对教师的尊重和人性化的管理任重而道远。在通往对教师的尊重和人性化的管理的旅途中,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我们有着重要启示。我们的教育应该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追寻人的幸福。不仅是学生的幸福,也包括教师的幸福。尽管教育从来不曾培养出人性完满的人,但是人永远在走向“真正的人”的旅途中。“快乐校园”“幸福教育”是目前正在努力探讨、实施的。虽知最终实现艰难,却又执着追求,这是人性的伟大力量,也是教师文化建设的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人性;教师文化;功利主义;幸福教育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文献学会生存就指出“教育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在各个不同的民族中找出共同的人性”自此以后,包括前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提出“学校的人性”“教师的定位”和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等主张,用各种方式号召“将人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和因素中,使整个教育环境人性化。”在21世纪的中国进行以贯彻人性化教育和强调“教师的定位”思想为宗旨的教育改革,顺应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然而我国当前的教师定位文化的建设现状却并不容乐观。一、当代中学教师定位的现状 何谓教师的定位?及如何看待教师的人性。何谓人性?对人性的追问,古已有之。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始终受到教育家们的特别关注。对人性问题的不同看法,往往导致教育理论的不同,教育主张的不同,教育行动的不同。要追问人性是什么,首先应当明确“人性”这一概念的含义。辞海对人性的定义是这样的:“人性指人的共性,同神性、兽性、非人性、反人性等概念相对,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性不等于人的本质”也不等于人的本质属性,人性之中,既包括人的本质属性,也包括人的非本质属性。 “人是需要受教育的,只有经过教育,人才能成为人。”人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也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当他的活动、发展离开了人性的轨道时,它们就有可能成为人的异己物。反观今天的教育,却经常忘记了自己的目的,忘记了教师的定位,反而把一些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变成了目的来追求。(一)人性化理念的缺失 在教育设施、环境、教材等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是最基本、最具能动作用的因素。然而,当前教师的教育理念仍未有较大改观,在“言传身教”中不时暴露出自身的缺陷。 例如,“不理解教师,漠视教师”,各种场合甚至教师应有会议上教师常常是仅仅处在“听话”“保持安静”的地位,而无发言权。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是“无人的教育”,我们的教育“见物不见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客体。”可是人们在理解人的“客体性”时却出现了偏差。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人。应当说,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教育界已经出现了对教师“中心作用”的觉醒。而当前学校非常倾向于对教师采取支配、控制、管制的态度和行为,并且各校在这一点上相当一致。可见,这种缺少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许多学校缺少对教师人性的认识。同样许多的学校管理者也缺乏人性化的教育理念,这样导致了对教师管理的非人性化对教师 “主体性”定位严重缺失。(二)片面割裂的教育 在人的心目中要“复制”、“建构”一个包容“一切关系总和”的心理世界,这是一个浩瀚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人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可是面对现实,我们却发现片面割裂的教育现象比比皆是。 首先教育内容贫乏。我国目前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阶段,各种新的教育理念仍处于理论和实践的尝试过程中,因而应试教育所涵盖的传统教育内容仍然占据主要地位。表现在重智育轻其它各方面的教育,重知识经智慧、能力,重理科轻文科,重必考内容轻其它内容,重管理者轻教师,重管压轻关怀,片面割裂现象广泛存在。在这种盲目追求大统一大一致中,人们越来越忘记了教师首先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需要。教师在这种定位缺失的情况下体会不到教育的快乐和幸福。早在20世纪早期,人类智慧学的创始人鲁道夫史丹勒博士提出:“人史一个能思考、有情感和意志活动的个体,因此,教育是头、心、手的结合。”但是直至今天,我们仍徘徊在这种教育之外。(三)恶化的教育环境 就社会环境来说,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网络在提供给人类交流学习上地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多少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从而无法正确看待现实社会。许多青少年越来越陷于“肉糜文学”,而缺少了现实感、责任感,各自在自我地的迷醉中做着幼稚梦。这样地后果是谁地责任? 曾经是一片净土的学校,近一段时间以来,也变得不再安宁,不再纯净。中小学校园频繁发生乱收费现象、暴力现象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如何实施人性教育,因为在人性的荒漠上还指望会生出什么样的奇葩呢?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当下中国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是源于教师定位不当、人性内容的缺失。正是因为在我们的教育系统中缺少了“人性”,才导致今天许多违背人性的行为发生。我们遗憾地看到,在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中,教师已经没有了自主的教学权利和自由发挥的天空,他们的教学充满了失败却又要由他们负起责任。很多教师已经打不开瞭望世界的窗子,失去了追求理想的激情与冲动,失去了尝试成功的勇气与主人公的感受。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我们的老师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缺乏人性,地位低贬,能带给学生幸福快乐吗?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学校会符合时代的要求吗,还能算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吗?三、功利主义对当代中国人性教育的重要启示 自上个世纪80以来,人性为许多国家的学者所倡导。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也在呼吁实现教育的人性化,首先是对教师人性化的管理,提高教师的定位。时光飞逝,但我们对教师人性化的管理仍不见起色。在正视功利主义的同时,它给我们人性管理重要启示。我们的教育应该顺应教师追求的幸福愿望,提高教师的地位。 何谓幸福呢?在讨论之前,先对“幸福”概念给出界定。“在罗马尼禄时代,就有278种关于幸福的相互矛盾的定义。”20因此,在此只从广义上给出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定义:幸福是人在对真善美的追求种所获得的个人体验。“真善美”是贯穿于人一生的主题,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着“真善美”。不论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现实的人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对“真善美”的追求中。人对幸福的追求其实就是人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表现。(一)追寻学生的幸福 费尔巴哈指出:“凡是抱有希望的生物,便只希望对它有益、有利、有好处的东西,只希望使它获得福利,而不是祸害,只希望保存它的生命和促进它的生命,而不是限制和破坏它的生命,只希望不与感觉相抵触,而与感觉相适应;简言之,它只希望使它能够幸福,而不是使它不幸福。”21换句话说,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今天我们的教育也应该追求学生的幸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培养幸福的人”的口号。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22但是我们的教育的现状怎样呢?其实这个问题只要稍加留心一下各地的媒体报道,即可反映出我们对学生幸福关爱的缺失是何等严重。举例来说,中学时事报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联合对“因功课太多而忍不住想哭”;近20的被访者有过“不想学习想自杀”的念头57的人为“考试成绩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和前途”而担忧;17.6的学生“常常感到孤独”;14.8的学生“没有知心朋友”;34的学生认为大多数情况是“钱越多越幸福”.。调查结果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学生的幸福状况令人忧虑。触目惊心的事例无需列举,学生幸福需要我们去追寻,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去追寻呢? 1. 在健康的人格与身体中追寻学生的幸福 由于人的欲望和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个人的经历都会影响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学生把财富和地位当成是幸福的根源。然而财富意味的是“人有什么”,地位意味的是“人在他人评价中的位置”,可以说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只不过是一种对外在事物的追求。这一的外物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有所变更,唯有心灵的平衡及满足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因此,可以说“人生幸福:首要的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我们的人格。”23健康人格是人生幸福的前提,好的教育应该帮助人形成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是幸福感存在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健康人格是一种和谐发展的人格。各个人格要素要均衡发展。心理、道德、行为协调,在体力与智力、知识与道德、性格与才能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24 在现实的人生中,健康人格首先必须包含一种自信乐观的性格。其次,健康人格还必须包括较好的气质。所谓“较好的气质”不是说哪些气质类型好、更优越,而是指每个人在“能够发挥气质中的优点,克服气质中的弱点”25之后的各种气质,而人可以通过对人的感受性、忍受性、行为的可塑性等等方面的把握来把握自己的气质。教育则可以通过提高人能的感受性,增加人的耐授性,扩展人的行为的可塑性,使人形成“较好的气质”。 健康人格只是幸福存在的心理条件。学生要获得幸福,不仅要有健康的人格,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健康是幸福的最好资本。26 “概括地说,幸福之十之八九依赖于健康,所有事物都会因为我们的健康而令我们快乐,没有健康,无论什么都不会令人愉快;甚至人格的其它福事,如伟大的心灵、快乐的性格,也都会因为没有健康而大为逊色。”27然而我们的教育是那么的看重个人智力的发展,忽视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因此现实的教育应把身体健康放在重要位置上,重视体育锻炼。 2.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追寻学生的幸福 “真正关涉个体人生幸福的教育必然会关注到教育活动的双方。教师和学生只有在教育中共同体验、共同创造,才能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才能共同受益于幸福的教育。”28因为,人要获得幸福,就需要人,正如霍尔巴赫所言:“人最需要的是人”。因而应注意教育中的师生之间人际交往以及感情交流。“教师和学生是处于共同的教育情境中,双方总是在共同的交往中沟通教育和接受教育。因此,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可能产生。一切教育不论是知识教育还是品格教育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因此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师生关系就是教育本身表现的方式。”29显然,师生之间是一种交往关系。要让学生在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幸福,同时受到鼓舞、指导,从而能够去创造幸福。首要的是教师要实现一种“角色意识的转变”。这可从两方面来理解:30一是教师不可压抑学生的个性,教师不是在“扮演”一个讲台上的主角,教育过程不是作秀,教师具有真正鲜活的生命意蕴是教育能够关涉个体幸福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享受教育中的幸福的基础。这一点下文再讨论;二是教师不可总把自己当成是社会的代言人、扮演者、监控者的角色,而是把自己看作是与学生共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