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后巩固梯级演练检查我的基础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勾践(u) 会稽(kui j) 冬则资(ch) B.蓑笠(su l) 太宰嚭(x) 赦免(sh)C.饩(q) 疾疹(hn) 鄞(yn)D.水犀(x) 囿(yu) 不(p) 解析:B项“嚭”读“p”;C项“饩”读“x”;D项“”通“哺”,读“b”。 答案:A2.下列各项中“请”的意义与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A.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 B.请姑无庸战。 C.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D.请问您贵姓。 解析:例句中的“请”是“请求”的意思。B项中的“请”表敬词。 答案:B3.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知:掌管,主持。 B.当室者死 当:正当。 C.生丈夫,二壶酒 丈夫:男孩。 D.非二三子之罪也 二三子:你们。 解析:B项,当,应为“掌管”。其余正确。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唯君左右之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生丈夫,二壶酒,一犬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A.B.C.D. 解析:爪牙:古义是手下的武士、保镖;今义为帮凶,贬义。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人,或拿主意、定夺;今义指方位。中原:古义指野外;后指黄河中下游一带。丈夫:句中是指男孩;今义缩小,专指女性的配偶。答案:C5.对下列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 B.乃号令于三军曰(介宾短语后置句)C.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D.又败之于没(被动句) 解析:D项应为介宾短语后置句,意谓 “在没这个地方又打了败仗”,其余正确。 答案:D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 A.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 B.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 C.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D.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解析:C项中“其”为语气词,其余的均为代词。 答案:C剖析精彩文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2题。 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蕃:繁殖人口。 B.公与之饩 饩:口粮。 C.纳宦其子 纳:交纳。 D.公与之母 母:乳母。解析:B项,纳,是多义词,因为 “其子”是人,不能交纳,只能是“送入,收养”之意。 答案:C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纳宦其子”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B.吾不能居其地 C.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D.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解析:例句与B项中的“其”是代词,他;A项是语气词,“其乎”当“岂乎”讲;C、D两项为代词,代“自己,自身”。 答案:B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生丈夫,二壶酒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 解析: 句中“丈夫”指成年男子,句中“丈夫”指男性婴儿;句中“政”指通“征”,赋税,句中“政”指政权。要仔细分辨其差别。答案:D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其达士,洁(A)其居,美(B)其服,饱(C)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D)礼之。 解析:D项,名词用作状语,其余是使动用法。 答案:D11.翻译下列句子。(1)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参考答案:(1)孕母将分娩时报告官府,官府派医生守护她。(注意通假字,“免”通 “娩”。)(2)各方有名之士到越国来(或“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礼待他(表示对他的尊重)。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勾践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人们生儿育女,以增加越国人口,从而积蓄国力。 B.勾践以免去徭役的方式,鼓励人们为国尽忠,其中对长子和次子为国事而死制定了不同的奖励标准。 C.勾践还令官府收养那些孤苦无依和有病贫穷的人,使他们能够安乐地生活。 D.勾践亲自耕种自食其力,让其夫人动手织布,以解决穿衣问题,真可谓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E.越国十年不收赋税,百姓都积蓄了三年的口粮,为报仇雪耻奠定了物质基础。 解析:B项“为国事而死”文中无根据。C项是“纳臣其子”不是“收养那些孤苦无依的人”,而是收养他们的孩子。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答案:BC综合拓展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苴罗,措鱼鳖以为夏犒,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禁罜蔍,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搓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穾,鸟翼瞉卵,虫舍蝭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师存侍,曰:“藏罟不如里革于侧之不忘也。”(选自国语) 注:里革:鲁国大夫。罟():渔网。水虞:官名,掌管水产及其政令。罛():大鱼网。罶(li):竹编的蒌形捕鱼器。兽虞:官名,掌管鸟兽及其政令。苴(j):捕兔的网。措(cu):刺取。犒:通“槁”,干枯。罜(zh)蔍(l):小鱼网。鲲:鱼子。鲕(r):小鱼。麑(n):小鹿。穾(yo):小驼鹿。瞉(ku):初生的鸟。蝭(ch):幼蚁,可做酱。蝝(yun):未长出翅的蝗虫,可吃。谂(shn):劝告。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虞于是乎讲罛罶讲:讲解。 B.而尝之寝庙尝:尝新,古代秋祭名。 C.泽不伐夭泽:聚水的洼地。 D.吾过而里革匡我匡:纠正。 解析:A项,讲:教习。 答案:A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B.C.D. 解析:D项过错,拜访;A项中的“贪”是“贪婪”的意思;B项中的“舍”是“舍弃、放弃”的意思;C项中的“成”是“长成”的意思。 答案:D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以实庙庖”的“实”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既来之,则安之 B.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C.臣请完璧归赵 D.君将哀而生之乎 解析:B项,“泣”是为动用法,为而泣;其余均为使动用法。 答案:B16.翻译下列句子。(1)取名鱼,登川禽。(2)师存侍。(3)且夫山不搓蘖,泽不伐夭。(4)兽长麑穾,鸟翼瞉卵。 答案:(1)捕大鱼,捉龟鳖。(2)有个叫存的乐师侍候宣公。(3)而且,到山上不能砍伐新生的树枝,在水边也不能割取幼嫩的草木。(4)捕兽时要留下幼小的鹿,捕鸟时要保护雏鸟和鸟卵。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里革秉公行事、敢于直谏的一组是()里革断其罟而弃之兽虞于是乎禁苴罗山不搓蘖 ,泽不伐夭水虞于是禁罜蔍鱼禁鲲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A.B.C.D.解析:表现出里革秉公行事、敢于直谏的言行,其余都是转述别人的语言和行为。答案:A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宣公不顾时令,下网捕鱼,遭到了里革的当场阻止,里革不仅割破了宣公的渔网,而且批评了他的贪婪。 B.里革对宣公进行的批评,采用先声夺人、引古论今的方式,阐述保护自然资源的道理,使宣公不仅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错。 C.鲁宣公不计较里革的态度,把里革对自己的批评看作是一件好事,他这种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D.乐师存也是个敢于进谏、敢于匡正君王错误的人物,他和里革一样憎恶君王贪婪,希望君王对错误永志不忘。 解析:D项文段中没有乐师存“敢于进谏”的表述。 答案:D参考译文:鲁宣公在夏季到泗水下网捕鱼,里革削断他的网而扔了它,说道:“古时候大寒以后,当地下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水虞在这时才教习使用大网鱼蒌,捕取大鱼,捞获龟蚌,把它们拿到宗庙去祭祀,并在全国推行这种做法,这是在帮助散发地下的阳气。鸟兽孕育的时候,鱼鳖之类已经长成了,兽虞在这时就禁止张设罗网,只准刺取鱼鳖把它们制成夏天吃的鱼干,这是为了帮助鸟兽生长。鸟兽长成了,而鱼鳖开始孕育的时期,水虞在这时禁止使用小渔网,只准设置陷阱,用来供给宗庙和厨房,这是为了繁殖动物以足国用。而且到山上不能砍伐新生的树枝,到水边不能采割未长成的嫩草,捕鱼时禁止捕小鱼,捕兽时要让小鹿、小驼鹿生长(留下它们),捕鸟时要保护幼雏和鸟卵,捕虫时要放掉蚂蚁和蝗虫的幼虫,这是为了繁殖万物。这些都是古人的教导。现在鱼正在孕育,却不让鱼长成,还下网捕捞,真是贪婪无极呀。” 鲁宣公听了这些话,说道:“我有过错而里革纠正我,不是很好吗!这是一张好网,让我懂得了古代治国之法。让主管官员收藏起它,让我不要忘记里革的劝谏。”名叫存的乐师在旁陪侍,说道:“收藏这张网还不如把里革安置在身边,那就永远不会忘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