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CS 07.040CCS A 79CH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测 绘 行 业 标 准CH/T XXXXX202X应急测绘政务地图Government map for emergency surveying and mapping(报批稿)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 布CH/T XXXXX202X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编制原则 25 地图类型 26 基本要求 26.1 测绘基准 26.2 数学基础 36.3 制图区域 36.4 制图范围 36.5 制图比例尺 36.6 地图幅面 37 地理底图数据要求 37.1 矢量地理底图数据要求 37.2 晕渲地理底图数据要求 47.3 影像地理底图数据要求 48 政务要素数据内容 48.1 出访/出行类数据内容 48.2 规划/决策类数据内容 48.3 重大活动类数据内容 48.4 应急处置类数据内容 48.5 宣传报道类数据内容 49 地图表达 49.1 色彩表达 49.2 符号表达 49.3 地图注记 49.4 地图要素关系表达 59.5 图廓整饰 510 质量与保密要求 511 地图输出 511.1 输出数据格式及分辨率 511.2 输出介质 5附录 A(资料性) 图廓整饰样式示例6参考文献 9ICH/T XXXXX202X应急测绘政务地图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应急测绘政务地图的编制原则和地图类型, 规定了测绘基准与数学基础、图幅规格、 地图内容、地图表达、质量与保密、地图输出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应急测绘政务地图的编制和应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GB/T 20257 (所有部分)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CH/T 4018202X 应急测绘制图技术规范MZ/T 091 国家行政区划图(集) 编制规范MZ/T 092 省、地、县级行政区划图(集) 编制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政务部门 government department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中 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级地方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法院、检察院及其直属各部门,以 及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来源:GB/T 406922021,3.13.2基础地理要素 fundamental geographic feature具有地理空间位置、形态和属性等信息的地球表面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 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地名等有关自然和人文要素。3.3政务地理要素 government geographic feature加载在地图中供各级政府部门共享使用的政府决策类和事务类的政务空间信息要素。来源:CH/T 40192016,3.1.43.4应急测绘政务地图 government map for emergency surveying and mapping为满足政务部门出访/出行、规划/决策、重大活动、应急处置、宣传报道等政务工作的急需, 利用 测绘技术快速制作的政务用图。注: 简称应急政务地图。3.5地理单元 geographic unit按照规划、管理、识别或利用的需求,按一定尺度和性质将多种地理要素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空间 单位。来源:CH/T 90292019,53.6行政区划 administrative division1CH/T XXXXX202X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来源:MZ/T 0912017,3.13.7行政区划图 administrative map以反映行政区域界线、政府驻地位置、政区名称为主的专题性地图。来源:MZ/T 0912017,3.33.8地理底图 geographic base map具备地图数学基础和简略的基本地理要素(水系、居民地、交通线、政区界、地形) ,用作专题地 图的骨架和控制的统一地理基础的地图。来源:GB/T 168202009,7.523.9矢量地理底图 vector base map基于矢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制作的地理底图。3.10晕渲地理底图 hill-shading base map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据, 采用色调的明暗变化表征地势起伏和形态特征,适量添加等高线、 高程点、地名等基础地理要素制作的栅格阴影底图。3.11影像地理底图 image base map基于数字正射影像(DOM) 数据, 适量添加地名、境界等基础地理要素制作的影像底图。4 编制原则编制应急政务地图满足以下原则:a) 时效性:能及时满足政务部门对应急处置的需求。b) 适用性:简洁、直观、可读性强,便于政务部门的急需。c) 权威性:采用权威的政务地理要素和基础地理要素数据。d) 准确性:信息内容及其要素关系准确无误。e) 安全性: 按照相应的保密要求进行制作、标识和服务,不应出现危害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 完整的内容。5 地图类型应急政务地图分为以下5种类型:a) 出访/出行类: 为政务部门出国访问、国内调研出行或国外政要来访等活动而制作的地图。b) 规划/决策类: 为政务部门规划决策而制作的地图,如雄安新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 长江经济带等。c) 重大活动类:为政务部门举办重大会议、展览等活动而制作的地图,如杭州 G20 会议。d) 应急处置类:为政务部门应急救灾、突发事件及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事件处置而制作的地图, 如地震救灾、地质灾害防治等。e) 宣传报道类:为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而制作的地图。6 基本要求6.1 测绘基准应急政务地图应采用下列测绘基准:大地基准: 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2CH/T XXXXX202X高程基准: 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 在海域采用理论最低潮位面, 在内陆水域可采用设计水位。6.2 数学基础应急政务地图数学基础宜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地图比例尺等选用合适的投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投影: 比例尺小于 1 500 000 的应急政务地图采用双标准纬线正轴等角圆锥投影; 比例尺大于等于 1 500 000 的应急政务地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投影参数可根据投影类型、制图范围等来确定,通常以过图幅中心的经线为中央经线。6.3 制图区域宜采用以下方法确定应急政务地图的制图区域:a) 以行政区区划边界确定制图区域。b) 以自然地理单元的边界确定制图区域。c) 以社会经济区域单元的边界确定制图区域。d) 以事件发生地为中心,综合考虑事件影响范围、地图幅面大小等因素合理确定制图区域。6.4 制图范围制图范围的确定宜考虑下列因素:a) 制图区域的外接矩形;b) 地图幅面大小;c) 周边邻区的表达。6.5 制图比例尺制图比例尺应以以下方式确定:a) 依据制图区域、制图范围及政务信息的负载量确定适当制图比例尺。b) 依据所选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尺度,适当调整应急政务地图比例尺,调整幅度不应超过 50%。6.6 地图幅面应急政务地图宜采用矩形分幅。根据应急政务地图的使用目的及应用场景,可按照输出设备及纸张 的规格,合理确定地图幅面规格。见表1。表1 应急政务地图常用幅面地图类型常用幅面出访/出行地图A1规划/决策地图A1、A0重大活动地图A1应急处置地图A1、A0宣传报道地图A3、A47 地理底图数据要求7.1 矢量地理底图数据要求7.1.1 制图范围内的矢量数据应保持完整性,拼接的矢量数据要素选取、投影、属性应统一。7.1.2 在没有合适尺度矢量数据或者数据现势性、完备性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 可通过对现势性和 完备性较好的大比例尺数据进行制图综合和数据处理而获得。7.1.3 制图区域内的行政区划、地名、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主要河流等数据, 应基于权威部门共享、 官方发布及互联网地图服务等数据进行更新。3CH/T XXXXX202X7.2 晕渲地理底图数据要求选用的DEM数据分辨率应与制图比例尺相匹配, DEM数据光源设置、分级设色、晕渲数据制作、晕渲 数据透明度设置应满足晕渲地理底图清晰表达的要求。7.3 影像地理底图数据要求选用的正射影像数据分辨率应与制图比例尺相匹配,拼接的影像数据匀光处理应统一协调。8 政务要素数据内容8.1 出访/出行类数据内容应重点表达出访/出行地的行政区划、地名、高铁线路和高铁站、机场、港口及高速公路等交通要 素,可根据需要表达出访/出行规划线路。8.2 规划/决策类数据内容应重点表达规划/决策的内容、空间范围及行政区划界线、地名等信息。8.3 重大活动类数据内容应重点表达活动区域的行政区划、地名、交通、建筑物等信息。8.4 应急处置类数据内容应急处置政务表达内容应符合CH/T 4018202X中的 4.2。8.5 宣传报道类数据内容应重点表达报道事件的内容、时空分布和时空演变及其相关的行政区划、地名、交通等信息。9 地图表达9.1 色彩表达不同类型的应急政务地图应根据主题的不同而采用不同色系的地图表达方式。对同一色系的专题地 图,应采用不同的色彩饱和度、明度或透明度等表达不同主题,以增强视觉表达层次。9.2 符号表达9.2.1 作为地理底图的基础地理要素, 可按照 GB/T 20257、MZ/T 091 和 MZ/T 092 进行符号化。9.2.2 对于影像或晕渲地理底图,宜根据背景颜色合理设计地图符号,以增强地图的可读性与艺术性。9.2.3 根据政务地理要素表达要求,可依据CH/T 4018202X 中的 6.2.2.3 进行相应的政务专题符号 设计和可视化表达。9.2.4 宜采用双色带或三色带表达制图轮廓线以突出制图区域。制图区域内需重点表达的地名、界线 等基础地理要素,可通过调整符号大小、色彩等突出表示。制图区域外部要素宜简化表示, 可适当删减 要素, 或以掩膜遮盖并设置透明度方式表达。9.2.5 宜建立地图要素与符号之间的映射关系及要素符号避让规则,采用软件自动化或人工交互方式 实现地图要素符号化。9.3 地图注记9.3.1 可按照 MZ/T 091 和 MZ/T 092,对应急政务地图中的基础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