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解决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良好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高效教学的关键。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教与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只有教或者只有学的片面活动,或者只是这两项活动简单相加而没有“结合”,都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近期我参与了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我发现他们均能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符合新的教学理念,但我从中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当教师提出或学生发现一个需要课堂教学解决的问题,而学生又无法解决时,我们的教师却束手无策,只好为学生讲述自己的想法或认识,采取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管学生是否能理解,只为了自己完成教学任务。如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教科书第1419页内容分数与除法一课的教学中,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如下:信息窗2:分数与除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2 .在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3.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发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具:带有方格的纸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在寒假中,小红和小明自己动手制作了些日常用品,看课本14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谈话: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解决问题一:谈话: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怎么求?学生列出算式:13谈话: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要求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3。谈话:1 3得多少?学生可能用循环小数表示或保留两位小数。还有可能说得三分之一。谈话:可以,不过保留两位小数不够准确,算式的结果一般不用循环小数表示。用1/3表示,是怎样想的?谁能说一说。下面我们用手中的纸条表示1米来研究一下。学生操作后交流。谈话:两数相除,除不尽时,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13就等于1/3。2、解决问题二: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列出算式:29学生可能得出2/9,谈话: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借助手中的纸条来研究。实验后请几名学生交流各种分法,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谈话:把2米平均分成9份,每份占2米的1/9,每份是2/9米。所以292/9。随机练习:14 25 86学生可能用小数表示,师点拨也可用分数表示。3、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观察刚才所得结果:13=1/3 29=2/9谈话:同学们想一想:两个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后,指几名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总结,学生口述的过程中,教师板书: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谈话:如果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学生回答,师板书:ab= a/b 谈话:大家考虑:这里的a和b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么?左侧b0,那么右侧的b是否可以是0?为什么?讨论完后,教师用红色粉笔标上: b04、总结提升,归纳关系。、让学生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判断:“分数就是除法,除法就是分数”这句话对不对?1、课本17页自主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学生试做,最后一组教师适当加以点拨。2、自主练习2,这是一道实践题,可让学生自主完成,同位交流。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全课,说说学会了什么,自我总结,教师作补充。可以说此教学设计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紧扣教材,十分准确地把握住了本课时在单元中的衔接,创设了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归纳,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体现了对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理解、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参与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全过程,能较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但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原因是在第二个红点的教学中,学生不能依据第一个红点提供的思维方法来解决第二个红点的学习问题,而教师无奈的情况下采取了讲解的教学方法,学生不理解因而不能掌握,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达成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是该教师在备课中看其教学设计教与学相结合,而实际只是这两项活动简单相加而没有“结合”,结果导致了本节课的目标没有完成。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严重影响了我们课堂教学的效率,真实的反映出我们课前教学准备、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不知作为教师的你是否有同感。那究竟如何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对课前备课的认识,教师在备课时不应以教师的教学为出发点,而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充分体现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念。具体到我们教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好这两个环节:一、 教学内容分析要具化到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教学内容分析是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但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牵涉面却是相当大的。分析教学内容的首要工作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确定其广度和深度。教学的广度,是指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的深度,是指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其次是组织教学内容,揭示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根据知识、技能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安排其呈现顺序。如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中第一个红点内容的学习是教学第二个红点的基础,是为学习第二个红点提供思维方法,第二个红点的教学内容时教学难点,只有使学生掌握第一个红点内容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才能使第二个红点的教学内容得到解决。二、 教学对象分析要客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才能成功。对学生进行分析,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特点,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学习障碍,遇到障碍后怎样去引导帮助其越过障碍对于完成教学目标非常重要。而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中,教师在教学第一个红点的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解决问题方法的总结与归纳,对第二个红点教学时可能会产生的学习障碍课前没有教学预设,在课堂教学中一遇到问题便束手无策,只好生搬硬套进行讲解,学生只是听到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据学生的反应,大多数学生尽管教师多次重复讲解,学生依然一脸茫然),任由教师给出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此,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复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发展水平,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学生的认知困难,设计合理的引导帮扶方式,促使学生越过认知障碍,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化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的、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教师在开展各个教学环节时,不能过多的关心自己的教学思路,完成自己的教案,不去考虑学生的需要与认知障碍,而要以学生为本,精心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全面考虑学生学习的需求、认真规律、认知障碍,主演于引导、辅助、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评课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符合“以人为本”的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他们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同时教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这节课还可以看出樊老师的个人素质非常很好,个人的语言魅力强,对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很到位。从课堂教学效果看,效果也非常好。下面从具体的教程上,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1、数学来源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从生活实例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本节课的生活情境设计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简捷、明快的指向数学问题。2、“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课中,通过动手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本课的难点。3、 教学重点把握准确,教学过程做到了突出重点,在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探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然后教师抓住这个重点,加以巩固。4、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整个教学过程,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独立地发现并获得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已经很自然地想到了用实物来分一分的方法来验证,我就请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青蓝工程帮扶结对活动议程1、 指导教师上示范引领课2、 指导教师说课3、 各位听课教师评课4、 教研员评课,并对对青蓝工程的新教师与指导教师提出的要求5、 语数骨干教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6、 刘校长总结7、 签订青蓝工程帮扶结对协议书8、 拍摄青蓝工程帮扶结对活动合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