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点评中国(大陆)最强的18所顶尖大学点评中国(大陆)最强的18所顶尖大学1. 清华大学:号称“大清帝国”,校友在政界势力超强,胡-锦-涛、习-近-平、朱-镕-基、吴-邦-国等都为清华校友。集中了全国最好的生源,号称“半国英才进清华”,学校规模并不大,集中了全国最多的优质资源。清华校长称已经成功从政府搞到北京市黄金地段的大块地皮可用来建设大量的教师宿舍。历史上最强的理学在院系调整中并入北大,清华理学从八十年代开始恢复,现在物理学科的师资阵容豪华,生物学实力已经和复旦大学相当,可以挑战北大的生物学,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先生也受聘担任清华数学科学中心主任。清华经济管理学科非常强,文科生源已经和北大相当,只是文科招生人数比北大少很多。工科更是在国内一枝独秀,远远强于国内其他工科大学,在最战略性的信息科技学科独立建有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清华大学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远远领先北大。2008年清华大学科研经费就达35.91亿。历史上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 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现在人文学科是清华比较薄弱的学科,但是以清华大学这样的平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进一批人文大师是很容易的。首批国家“珠峰计划”名校之一。2. 北京大学:被公认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在中国现代史上,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等运动的中心发祥地,也是多种政治思潮和社会理想在中国的最早传播地,毛-泽-东曾经在北大做过图书管理员。现在的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现藏书1046万册,电子图书及期刊逾7亿册。北京大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全国第一,社会科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实力相当。北京大学理学综合实力全国第一,医学全国第二。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物理学学科大师云集,群星闪耀,现在的北大物理学已经比不上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大的生物和医学综合实力在高校中全国第一(中国科学院的生物学全国第一),是北大最重要的学科群之一。首批国家“珠峰计划”名校之一。在清华大学的数理化生、经济管理、法学已经发展到实力雄厚的今天,北京大学的新型工学仍然领域狭窄,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环境、核科学技术、力学等等学科。北京大学在计算机学科产生了王选、杨芙清院士这样的巨星。北京大学的微电子学是全国前三名。院系调整后作为一所侧重于基础学科教学和研究的文理科综合大学,截至2008年,北大校友中已有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徐光宪、王忠诚等八人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 国共14人)。3. 复旦大学:声誉和生源质量为全国第三名,江南第一学府。人文社科全国前三名,数理化生综合实力全国第二名,医学是全国第三名,微电子学全国前三名。“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作为全国第二名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复旦大学在理工医的高端拔尖人才培养很强大,理工科精度很高。自1952年以来,复旦大学(含原上海医科大学)共培养了78名院士,仅次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其中复旦(含原上海医学院)培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3 人,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位,仅次于北京大学。首批国家“珠峰计划”名校之一。4.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上交通大学产生了江-泽-民、钱学森等等著名杰出校友。交通大学主体西迁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了大量的资源支持,“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现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高端人才引进非常突出,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获批准。由于工科在国内地位高,加上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迅速,二医大的医科很强,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上海市引进高端人才比较容易,上海交大的发展势头很猛。首批国家“珠峰计划”名校之一。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中国老一辈功勋科学家和老一辈革命家共同创办的新型理工类高校,是中国科学院直属的唯一一所所高等院校,是我国唯一拥有两个国家实验室的高校。“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不要命的上科大”的拼搏精神和攀登科学高峰的定位让人震撼。办学方式是“全院办校,所系结合”。作为基础科学、前沿科技、战略性高新科技为主的高精尖科技大学,本科毕业生当选院士的比例高达1,高端拔尖科技人才培养精度全国第一,理应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中国现在就是缺少科技拔尖高水平人才和科技大师。地处安徽省合肥市,在国内高校喧闹浮躁的科教氛围下,中国科大宁静育人、清净做学,被称为国内唯一能 “容下一张安静的课桌”的高校,为高中生们保留一个稀罕难得的精神家园。首批国家“珠峰计划”名校之一。6. 浙江大学:1998年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组建。如果说清华是理工巨强的MIT,中科大是高精尖的Caltech,浙大就是综合实力超强、规模巨大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虽然浙大历史上号称“东方剑桥”。浙江省经济实力强大,而且只有一所211大学,浙大规模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势头很猛。首批国家“珠峰计划”名校之一。7. 南京大学:民国时期最强的中央大学的文理部分加上金陵大学文理部分组成。最新定位是文理工医全面发展。生源质量在华东五校中垫底。人文科学强于社会科学,理学强于人文社科。理学学科齐全,物理学、化学为传统优势,计算机软件也很强。首批国家“珠峰计划”名校之一。8.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科学与北大并列中国第一,生源质量极好。声誉极高,毕业生出路很好。9. 南开大学:声誉很高,生源质量一直很高。著名校友有周恩来和陈省身。文科、理科均实力一流,人文社科、经济金融、化学和数学实力强大,但国家级科技平台数量偏少。首批国家“珠峰计划”名校之一。10.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的牛校,土木工程尤其强大,近年在汽车工程、海洋科学发展迅速。因为历史原因,与德国联系紧密。地处上海市,生源很好,为上海市第三名的大学。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科技和航空航天的强校,尤其计算机很强。因为在北京市,生源质量很好。12. 西安交通大学:著名的交通大学主体西迁到西安市,“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曾经号称全国工科第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陕西省在全国经济地位下降,西安交大从2000年后开始衰落,现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能源动力等等传统工科和管理类学科仍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西安交大校友担心,以后中央在中西部地区重中之重支持的大学中会不会有西安交大。首批国家“珠峰计划”名校之一。13.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和国防为主要特色的工科强校,因为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生源质量一般。在校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数众多(25人),长期以来,一直只和清华大学比工科。14. 华中科技大学:靠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发展起来的工科强校,规模宏大。合并了同济医科大学以后,在机械、电气、能源动力、光电工程、医学等等学科都非常强大。多届校领导有魄力、有眼光的决策,敢为人先,善于转化,使得华科在国家定位不够高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华科强大的科研平台就是和华东五校比起来也一点不落下风。华科拥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欧能源学院、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等等一大批高端科技平台。华科招生规模很大,发展势头很猛。15. 武汉大学:曾是民国五大名校之一的武大,被一些网友称为最让人着急的大学。人文社科继续强势,除了生物学(全国前五)、测绘遥感(亚洲第一,世界前三)、水利工程(全国前三)、地球物理学很强,理工科发展势头和华科对比鲜明。瘦死骆驼比马大。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被称为全国校园环境最美的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规模宏大。16. 天津大学:工科学科基础扎实。天津市经济发展前景看好,所以天大发展看好。17. 中山大学:广东省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共建资金投入很大。文、理(数理化生)、医都很强。18. 北京师范大学:因为校名中有“师范”二字,生源就会受点影响。文理的精度很高。学校规模不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可能大家已经被武书连排行侧重学校大 人数多等潜意识了,大家看一下各学校招生人数规模吧。主要大学本科招生人数一览吉林大学一年招本科生11000人左右。四川大学一年招本科生10000人左右。华中科技大学一年招本科生8000人左右。武汉大学一年招本科生7800人左右。浙江大学一年招本科生5700人左右。上海交通大学一年招本科生4600人左右。东南大学一年招本科生4000人左右。哈工大一年招本科生4000人左右。天津大学一年招本科生3900人左右。大连理工大学一年招本科生3700人左右。西安交通大学一年招本科生3700人左右。北京大学一年招本科生3600人左右。复旦大学一年招本科生3400人左右。清华大学一年招本科生3300人左右。南京大学一年招本科生3000人左右。南开大学一年招本科生3000人左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年招本科生1800人左右。论精度和大学底蕴、声誉应该是下面招生比较少的几所学校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综合比较高吧。下面有位同学说只要出钱建设就能建成称得上好的大学。其实大学不只国家投入多少钱就能建好的,大学底蕴和风气也很重要,比如复旦 南开 中科大虽然没有某些大学那样受到国家这样那样的照顾,招生规模也是所有重点大学中最小的,但因为大学底蕴和风气一直很好,现今仍然是中国最顶尖的几所大学之一,虽然在某些人的排行榜上没有 受国家投入多、规模大的学校 高,但在人们心目中和考生心目中声誉都极高。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