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太仓港建设电子口岸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参考建议书太仓港的基本背景江苏省太仓港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江苏翼的重要港口。它位于江苏省太仓市东部、长江入海口南岸。这里古称刘家港,历史上曾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深泓近岸,岸线平直,边滩稳定,陆域开阔,拥有可供建万吨级以上泊位的长江深水岸线长达25公里,具备建造第三、第四代集装箱码头的自然条件,是长江口深水航道建成以后可以满足集装箱船型大型化的最佳港址之太仓港港口开发区规划面积180平方公里,南与上海宝山接壤,北与常熟相接,沿长江岸线纵深4至5公里。岸线规划分为生活、旅游、渔业岸线,深水液体散货专用码头岸线;大型集装箱和件杂货等多用途码头岸线,深水干散货专用码头岸线,预留建港岸线等五类。陆域规划分为中远国际城区、石化工业区、临江基础工业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四个功能区。太仓港自从1992年初开发建设以来,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1993年1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太仓港港口开发区为省重点港口开发区。江苏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开发建设太仓港,尽快使其成为长江口以集装箱枢纽港为主体的商业性大港。1996年11月,太仓港一类口岸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1997年1月18日,太仓港举行开港大典,标志着太仓港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太仓港的业务量在过去5年取得了突飞猛进式的高速增长。以集装箱吞吐量为例,太仓港2004年全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仅9.2万TEU2005年则跃升到25.1万TEU2006年升至60.12万TEUJ2007年达101.88万TEU2008年1至10月,太仓港货物吞吐量已达3212.53万吨,同比增长28%集装箱吞吐量达118.96万标箱,同比增长48%双双超过了2007年全年水平。截止2008年10月底,太仓港已开出内外贸航线64条,平均每月集装箱航班800多个班次。太仓港作为江苏内贸枢纽港和重要江海中转港的格局已经初成。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建设期2年、总投资超30亿元的太仓港集装箱三期工程即将进入全面建设期。预计三期工程可望于2009年9月完成基建,2009年底前全面竣工。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太仓港现有集装箱码头靠泊能力最大、配置最强、设施最全的项目。届时,太仓港集装箱泊位数将达到10个,岸线总长3339米,年设计吞吐能力将达到435万标箱电子口岸建设的意义电子口岸建设先后得到了国务院、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譬如吴仪副总理就曾明确提出要加大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力度,以进一步推动地方口岸“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的指示要求。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加强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为抓住当前这一有利时机,各地政府特别是沿海沿边大口岸的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共建地方电子口岸的要求,已有上海、广州、宁波等30个省市地方政府与海关总署签署了本地电子口岸建设的合作备忘录,有23个地方电子口岸平台上线运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推动大通关建设、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外经贸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该系统能够实现企业网上报关报检、网上办事,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降低了成本,受到了各地和企业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太仓港通过大力加强港区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港口吞吐量和港区经济总量取得了飞速发展。在改善太仓港的软环境方面,口岸查验单位全部进驻码头现场办公,实行24小时现场值班制和365天工作制,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新模式。各查验单位(海关、国检、海事、边检、引航等)推出了一系列通关便利措施。为了更好的促进太仓港的发展,提升太仓港的核心竞争力,规划建设以电子口岸为核心的太仓港大港区信息服务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电子口岸是太仓港信息化的基础工程根据太仓港的发展目标,具重要基础就是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支撑的港口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信息系统(港口综合信息平台)作为现代物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但为政府主管部门、口岸单位、港口运营商、物流、贸易和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为海关和国检等监管单位实施“有效监管、快速通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更重要的是为国际化综合物流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和载体。二、依托电子口岸的信息化管理是实现港区现代化管理的有力手段依托电子口岸发展的港区信息平台是实现智能化港口管理的有力手段,是太仓港信息化程度的集中展现。缩短与用户的距离,充分展现现代物流产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特征,只靠传统的,条块割裂的管理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港区智能管理是分布和集中的统一,是技术和人力的有机结合,通过信息平台的智能管理功能,可以收集来自港口各作业点的实时监控信息,平台为全面有效且真正面向客户的港口管理和全程服务提供了舞台,电子口岸和信息平台的建设将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三、通过电子口岸的建设和实施,有助于落实港口发展的统一规划政府在港口建设规划中采取系统化的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方式,杜绝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特别在信息化方面,一定要统筹布局。航运物流业发展涉及多个政府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机制,研究成本最低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调整部门间的任务分工和管理权限。太仓电子口岸和港区信息服务平台是政府通过统一规划,规范标准,提高效率,加强监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角度进行总体规划后的必然产物,以快捷、综合信息和管理服务为特点,为用户汇集了大量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和应用功能。四、依托电子口岸实现港区信息化,为太仓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江苏翼的太仓港,在地理位置和岸线资源等条件具备一定优势。但就目前而言,其综合实力与浙江的宁波港相比尚不具备突出的竞争优势。因此从总体发展战略考虑,建设与之配套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环境尤为重要,以电子口岸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与提高太仓港的整体服务水平。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便利性和贯通性将成为提高整个太仓港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太仓电子口岸平台涉及金融、贸易、海关、税务、保险、检验检疫、交通和海事等行业。电子口岸平台建设,将促进金融电子化、贸易电子化、报关报检电子化、报税电子化的发展,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太仓市乃至整个江苏省大通关制度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太仓市及周边区域,加快辐射区内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互动,强化太仓港在江苏及长三角上海港国际枢纽中心江苏翼的功能和地位,为实现“以港兴市、以港强市”等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电子口岸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合作促发展”。其中一一“以服务为宗旨”是太仓电子口岸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为太仓行政执法及口岸监管部门实现有效监管、提高行政效率服务,为广大企业提高通关速度、降低贸易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服务;“以促进为目的”,就是要构筑太仓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口岸管理与服务信息共享,增强企业、港口乃至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太仓市开放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以需求为导向”,就是要紧密结合太仓港区重点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抓好重点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推进太仓电子口岸建设;“以合作促发展”,就是电子口岸建设必须紧紧依靠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发挥好、保护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互利互惠、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太仓电子口岸的建设目标是: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合作促发展”的电子口岸建设指导思想,为太仓港建设一个具有统一身份认证、一次登录和“一站式”办事功能、集口岸通关执法管理及相关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口岸信息平台,使口岸执法管理更加严密、高效,使企业进出口通关更加有序、便捷,促进港口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上述建设目标可具体分解为:1、建立涵盖行政管理、港区生产作业信息化支持、海关联网监管服务在内的统一信息服务平台,满足太仓港中长期发展需求;2、通过横向一体化的资源整合,最终实现政府、海关、国检、边检、港务、海事、外汇、税务、码头运营公司、港区企业等的在电子政务方面的一站式服务,更好的服务于港区企业;3、建立以电子闸口、视频监控和综合通讯网络为支撑的监管体系,通过实现报关报检电子化,促进太仓港各港区(含作业区)大通关作业的全程电子化(无纸化)。太仓电子口岸的建设遵循以下原则: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电子口岸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信息化系统工程。它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将大大改善太仓港的软环境,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港口作业、通关和物流作业的效率,促进各项业务发展,显著降低整个港区的运营成本,并有力的支持太仓港未来发展的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太仓港自身的港口项目建设发展和进出口业务规模的扩大,又会对信息化提出更多的业务需求和项目需求。对于太仓港综合信息平台这样的大型信息化工程,本身又具有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牵涉面广、影响大等特点。在平台系统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还必然伴随大量的业务流程变革和调整等。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项目风险,确保成功实施,宜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急用为先、小步快行”原则。循序渐进,分阶段逐步建设和发展。安全可靠性原则电子口岸的建设和使用对太仓港的口岸监管和生产经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须确保数据、信息和平台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在系统设计、信息传输路径、信息本身的安全性方面符合相关安全标准,达到中国电子口岸的相关要求。可扩展性原则电子口岸的规划和建设,既考虑目前港区内物流相关业务的需求,又要能够适应太仓港与上海港及周边港口的的业务发展需求和港区集疏运体系的发展需求,如:港区与物流中心、长三角陆路和水路运输,以及空港之间的货物流通需求。为电子口岸与外部信息平台的对接和功能扩展打下基础。框架方案根据太仓港的实际情况,电子口岸需要满足以下关键需求:1)满足海关、国检、边检、海事等口岸监管单位的监管需求;2)实现港务局的有效监控,包括港监、拖轮等;3)满足港务局、引航、拖轮、港口运营商等单位之间的协同作业需求;4)与上海大、小洋山港配合,突出中转功能;5)根据海关电子信息”三网分离、一点接入”的原则,建立与中国电子口岸的数据联系;6)充分考虑集装箱与散杂货并存的模式;7)商务、政务、业务相联合,为客户提供统一的一站式服务;8)为物流园区信息平台等预留接口平台用户与电子口岸的交互关系可参见下图:水运航空铁路拖车码头仓储船代检验检疫海事其它部门贸易企业生产企业海关码头仓储运输企业太仓电子口岸的建设内容基础网络平台、门户网站以及电子口岸建设的内容包括安全数据交换平台、应用系统建设等,分述如下:电子口岸以安全&数据交换平台作为统一的安全认证与数据交换的中心,主要为电子口岸企业用户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安全认证、标准转换、报文调度等服安全&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目标包括:(1)提供统一的、本地化的安全与认证服务;(2)建立分层次的交换系统,提高传输效率;(3)实现电子口岸身份认证与交换的标准化。由网络系统和服务器构成的电子口岸基础网络平台是应用系统的载体,具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至关重要。它对网络、服务器和平台结构提出了严格要求。电子口岸门户网站建设包括:信息发布平台、后台管理平台、短信平台、邮件系统、小额支付平台等内容的建设。电子口岸的应用系统(建议分期实施)包括:一、门户网站与口岸协同工作平台二、口岸视频监控系统三、闸口管理系统四、港航EDI中心五、进出口货物电子申报预处理系统六、集装箱在场信息综合查询系统七、国检联网报检系统八、入境空箱快速核放系统九、出入境船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