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语文考试命题改革迫在眉急-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考试依然是评价学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加强命题改革,在命题时体现趣味性、孕育人文性、注重过程性、加强创生性,让考试真正发挥评价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功能,是很有必要的。关键词:命题 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价改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显而易见,新课程的评价应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过程,注重能力,注重激励。但是现在的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与当前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考试命题形式呆板,不外乎字词句、段篇章六大样,过于追求整体划一,很少看到有比较灵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题”;部分内容过于陈旧或与当前社会现实不符,不利于学生联系实际;命题只重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个性差异。因此,是否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命题观念,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水平,在当前也就成为亟待探讨的话题。具体而言,在命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一、体现趣味性新课程呼吁有情趣的语文教学。同样,在语文试卷中,也需要情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过程、学习过程与方法的特点,要对原来试卷单调、严肃、死板的做题要求,进行大胆的改革。1、改变命题语言,使语言富有情趣。传统试卷的命题语言(如看拼音写汉字、改写句子、按课文内容填空、阅读回答问题等)十分模式化,显得那么生硬、冷漠。面对这样命令式的语言,学生成了学习的被动执行者,怎么会喜欢答卷、怎么会喜欢考试呢?新课程实施后,针对传统试卷存在的弊端,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命题语言。可以用亲切的口吻,为学生的答卷创设一个轻松、民主的氛围,缓解学生对考试的紧张心理,如:“请写出四个自己喜欢的成语吧!”;可以用命题语言提示学生怎样答卷,暗含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动动脑筋,再改写句子,一定要认真读例题呀!”;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如:“你试试看,你会成功的!”;也可以用第一人称的表述方式,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如:“我会用;我会写;我是病句好医生;我是阅读小能手。”这些耳目一新的命题语言,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自信地进行答卷。2、改变试题设计,内容呈现生动有趣。同一考试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呈现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传统的考试内容的呈现方式,单一、死板,孩子不感兴趣。在试题的设计上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贴近教材,贴近生活,寓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要注重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注重考察学生的能力,综合素质。试题内容要情境化、生活化,注重趣味性、过程性、体验性。比如将一年级试卷中传统的命题“连词成句”,设计成:“小小绘画家,请试着将下面的词语连成一句话,你会有惊奇的发现”,学生正确完成这个命题后,呈现在孩子面前的不仅是两句完整的话,还有两幅美丽、可爱的图案,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3、改变试卷版面设计,力争图文并茂。试卷在注重不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可以插入可爱的卡通人物、高高竖起的大拇指等。改变传统卷面的呆板、枯燥的老面孔。新颖又不落俗套的卷面,融知识性与趣味于一体,力求让试卷图文并茂,努力将抽象的试题感性化,使学生觉得试卷赏心悦目,具有亲和力。 二、孕育人文性试卷应以学生为本,具有亲和力,使学生能够与之平等交流,产生积极对话的愿望,乃至竭力创造的心理冲动。小学生年龄小,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容易产生压抑、不安、恐惧等情绪。测试需要注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试卷设计一定要强调人文性,试卷氛围要和谐、融洽,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愉悦、积极、认真、进步的心理状态中。1、赋予试卷以人文情调各个年级的试卷可以以“挑战智多星”、“聪明娃”、“雪孩子”、“智海冲浪”等为题,以带有对话形式的激励语走进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如:“我是智多星,语文成绩特别棒,你们敢和我比比吗?”“冬天到了,小雪花欢快地从空中飘落,快来呀!快来呀!用你的知识,与我一起堆个漂亮的雪娃娃!”卷首可以有老师的赠言:“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祝你考试顺利,取得理想的成绩!”卷末可以写上提示语,如“小朋友,别忘了检查哦!”“恭喜你全部做完了,是不是再检查一遍?”这样可以营造一种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轻装上阵,快乐考试。2、设计蕴含人文关怀的试题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考试命题中也应积极体现这一科学理念。但在传统的考试中往往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缺乏人文关怀,因此设计蕴含人文关怀的试题,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如一个写话的试题,可以这样设计,试卷上出示了两只小鸟的文字介绍:“下雨了,两只小鸟在蘑菇下躲雨,由于互不相让,把蘑菇弄断了。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鸟,你会怎么做?请把你的真实想法写下来,好吗?”这样的试题就能把握儿童心理,使他们容易进入角色,去辨别是非对错,获得美的教育。又如一道连线题,可以这样设计:“树叶宝宝迷路了,快把树叶宝宝带回到各自树他*的身边去吧!”这些语言提炼于生活,十分巧妙地传达着善与美的信息,富有人文性。这样的题目设计完全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有助于激励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探索的勇气和实践尝试的动力,非常有利于学生健全、和谐、健康地发展。三、注重过程性考试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发展水平,这必然涉及到对结论的评判。但是,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逻辑等认识活动,其结论就无从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谈不上迁移和内化。所以,命题时要尽可能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检验其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历程。1体现文本阅读的情感过程。在命题时,要注意到文本是语言和思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它不仅是语言的载体,又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所以考试中的阅读文本不仅是命题的媒介,也是一个阅读的对象,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一个情感熏陶、人文培育的过程。在选取阅读文章时,要考虑我们的文章是否在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从而使考试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情感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的增长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如可以在命题时选用生命的掌声一文,告诉学生身体的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理上的残疾,做任何事都不能自卑,要充满信心。让学生在阅读可贵的沉默中去感受亲情的伟大。2强化对文本感受体验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具有重视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显然,语文考试如何体现这种“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这是语文考试应该努力尝试的重要方面。在阅读试题中,几乎没有一个标准化试题,但要尽可能地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在理解分析中感受和体验,这实际上也是对学生思维品质潜能的一种测试,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在命题时就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在阅读和生活中的所思所得,流露情感、表示态度,给学生多一点体验的空间,尽可能体现感悟的过程。在阅读题中有意设计诸如“你读了文本得到什么体会”“结合文章,谈谈你最欣赏的一点”“用两句话概括你读文本后受到的启发”。通过这种阅读体验,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3注重文本积累的思维过程。学习语文要重视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因此,语文考试的命题应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情况,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积累,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如试题:看到有的同学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我会用古人的诗句“”劝他;看到有些同学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我会用“”这句名言告诫他。四、加强创生性创生性,“创”就是创造、创新;“生”就是生成、生长。当试题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时候,考试就不仅是知识的检验和巩固过程,而是知识的创生过程。1面向学科的整合。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我们在命题时,要有意识地适当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努力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感受到整合知识的作用,获得知、情、意的和谐发展。如试题:“读了绍兴的乌篷船,请你根据作者的介绍,画一只小型的乌篷船。”“同学们,我们美丽的家乡肯定有你引以为自豪的特产,请你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设计一段推销词,方式不限,可以文字简述,可以图文结合,要突出其特点。”2、面向生活的应用。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因此,我们要在不减弱知识成分的前提下给纯粹的语文命题加以生活化的包装,把对语文知识的检测放置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真正使语文命题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如试题:“你留心我们的校园吗?我们天天生活在校园里,校园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你的眼里,校园像什么?请写一段话。”这既考查了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生活的积累,更考查了学生对校园、对生活的态度。”总之,小学语文考试的命题思路应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真正使语文考试成为评价语文学习的客观工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语文的有效动力,成为促进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本文章由www.hgw8188.com www.zu85.com 联合发布,如有转载,注明!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