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2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2. 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3. 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对实验装置的设计探究,主动与他人进行很好地交流和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 通过实验提高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养成进行实验验证的科学行为习惯。3. 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运用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方法对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进行归纳和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设计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广泛探究及成果的展示,获得科学探究的愉悦和兴奋感。2. 通过探究活动,学会乐于参与、合作、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学习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确定。【学习用品】铁架台、试管、平底烧瓶、锥形瓶、长颈漏斗、弹簧夹、橡皮塞、导气管、火柴、镊子、集气瓶、玻璃片、烧杯、注射器、木条、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碳酸钠、碳酸钙粉末等。【课时安排 】 1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 在实验室里,制取CO2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 和 两部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需考虑反应物的 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 、溶解性。当气体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相近且难(或不易)溶于水时,一般采用 ;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反应,一般采用 ;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且不与空气反应,一般采用 。3.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1) (2) (3) 二、合作学习(一)药品和实验原理的探究1.目前我们已经知道有哪些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2. 分组完成三组实验,完成表格(1) CaCO3+H2SO4=CaSO4+H2O+CO2(2) CaCO3 + 2HCl (稀)= CaCl2 + CO2 + H2O(3) Na2CO3 + 2HCl (稀)= CaCl2 + CO2 + H2O(4) 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归纳选择原则:药品来源广,价廉;反应条件、装置、操作简单、产气速率适中,容易收集气体;纯度高;安全、无污染或污染小。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快慢适中)是否适宜用于实验室制取(适宜打,不适宜打)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Na2CO3跟稀盐酸反应CaCO3粉末跟稀盐酸反应结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二)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交流讨论】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完成课本P114的表格及下表。气 体O2CO2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检验方法验满方法(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与实践以下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你可以另选成自制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1. 你共设计了 套装置,所需的仪器。第一套需要 等仪器。第二套需要 等仪器。第三套需要 等仪器。你最喜欢的是第 套装置,它的优点是: 2. 请用你最喜欢的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操作过程 三、 自主检测1、实验室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的原因( )A.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CO2能溶于水C. 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D、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2. 检验CO2的正确方法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 B. 使人感到气喘、头痛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 D.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3.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 用燃着的木条接近瓶口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里 D、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4.实验室制取CO2 有以下步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按要求组配好仪器; 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收集气体; 向锥形瓶中加入小块的大理石; 验满。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B. C. D. 5.下列是实验室制取CO2 的装置图有哪些错误?为什么? (1)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伸入液面下;会导致CO2 从长颈漏斗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2) 出气导管管口不应伸入液面下;这样CO2 会把酸液压出,无法收集到CO2。(出气导管口应略露出胶塞)(3)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O2 ; 这样CO2 会从瓶口逸出。(应改用直形导管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6、已知硫化氢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块状固体和稀盐酸反应制备(无须加热),则可以选用_ 装置制备,选用_ 装置收集。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