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千古不朽的课题,也是哲学关注的重要问 题。在哲学发展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方 位的研究,科学地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问题,提出了确立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是我们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可持 续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有助 于我们正确考察人与自然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与发展 ,克服对这一关 系的朴素性、机械性和片面性认识,使人与自然关系研究获得科学的 起点与方向。 自从有了人类,人就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参与自然界的 物质循环,获得能使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料 ; 自然界 作为人类生命的支持系统而存在。自从机器大工业出现后 ,随着人口 的大量增加,人们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源的数量急剧扩大,大片土地开 垦和森林砍伐,引起了大量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 用,工业“三废”的无控制排放,严重地污染了空气,一些物种灭绝,而另 一些物种又泛滥成灾,造成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这种因生存 需要和生产发展而导致的非自愿失衡对人类生存的危害已十分明显 地表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人们在环境保 护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不断加剧,表 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征服的无所不能和大自然对人类盲动、破坏 的报复和惩罚,其结果已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要改变这种 严重状态,首先应当通过人类的理性活动来缓解人与自然的冲突,协调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从冲突走向协调论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赵一锦.摘 要! 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和和谐发展, 实现人和 自然的协调和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 并提出重建人与自 然和谐关系的策略。.关键词! 唯物辩证法 和谐 大自然观 从洪荒时代开始, 茹毛饮血的人类就在他们赖 以生存的土地上欲取欲求, 漫长的岁月过去了, 到了 高度文明发达的今天, 人类已经可以上九天揽月、下 五洋捉鳖。然而我们无法不去正视, 在近乎疯狂地 索取和掠夺后, 河流已经开始干涸, 土壤退化、沙化, 水资源日益紧张, 森林的毁损和物种的灭绝, 大自然 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它的愤怒。人类是否应该反 思自己的行为方式, 建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格局? 答案是肯定的! 正如联合国发布的.世界自然资源 保护大纲#中所说: . 地球并不是我们祖先遗留给我 们的, 而是属于我们的后代%, 这是每一代人, 包括我 们所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整个自然保持一种有序的状态, 其中存在着平 衡的数值比例关系, 进行着有条不紊的循环。人只 是有序世界中的一分子, 人要向自然索取氧气、食物、淡水、能源等等维系生命的基本物质, 从这个意 义上讲, 自然是人类的. 母亲%。因此人类应该尊重 自己的. 母亲%, 了解自己的. 母亲%。在唯物辩证法 看来, 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 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 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 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关系。一方面, 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 互渗透的; 另一方面, 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 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制约的和 受限制的存在物。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 自然, 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 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 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 义上的自然, 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 然, 即人化了的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 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 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 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要自觉 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 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 律的支配, 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 推动 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人与自然之间 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总 是要不断地否定和改变自然界的自然状态。而自然 界又竭力地否定人, 力求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人与 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 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 . 作用 %关系处理得不好, 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的 失衡。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双重 性, 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 恰当地把 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 的成果, 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 提高人类认识 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人类对自然界更深层 次的本质尚未认识到, 人类与自然的某种联系尚未 把握住, 改造自然的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 坏, 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 要么人与自然的关 系被破坏, 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 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 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 了我们。每一次胜利, 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 预期的结果, 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 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 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 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由于近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 人类认识 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人类实践的范围不 断扩大。但是人类对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却认识不 足, 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 48 Journal of Datong Medical College 2006, No. 1 . 女, 1979 年出生 , 助教,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美容医学教研室 , 037008 时, 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 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有: 人 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 界卫生组织报告: 目前全世纪有 10 亿以上人口生活 在污染严重的城市, 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 口不到 20 %。全世纪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 全用水, 每天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由于 自然资源的非正常利用, 致使异生型人工自然物大 量滋生, 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 破坏了自然生 态系统的整体稳定和平衡, 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 机, 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已成为世界 性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造成人与自然关系严 重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 忽视: 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 二是人类对技 术的控制能力不够; 三是功利主义思想代替了人与 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四是价值偏见。人们 在实践过程中, 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 价值, 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 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以至于 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根据联合国沙漠会议提供的资料, 目前全世界 每年大约有 600 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 有 2000 万 公顷的土地被严重侵蚀而不能再耕种或放牧, 损失 的表土为 230 亿 260 亿吨。在苏丹北科尔多凡省 撒哈拉沙漠附近的农田, 我们可以看到沙漠化迅猛 发展的例子。在这一地区, 上世纪 50 年代到70 年 代中期的20 年内, 牲畜增长了 6 倍, 牧草和灌木已 经无法养活这么多的牲畜了, 即使留下了零星的牧 草和灌木也都浑身是刺, 根本无法作牲畜的饲料。 当山羊、绵羊、牛等畜群通过之后, 留下的只是滚滚 尘砂。北科尔多凡省的人口也增长了 2 倍, 过去耕 作过一次的土地要休息数年到 10 年, 而现在即使是 在休耕期也不断地播种, 以至于使养分和水分丧失 到了无法恢复的程度。农民为了生活, 只有在已经 遭到破坏的土地上不断耕种。失去了树木的保护, 干燥的表土被风吹走, 最后终于变成沙漠。 大自然在向人类发出警告,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已刻不容缓。正如恩格斯所 说: . 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 样, 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 & & 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 在于自然之中的%,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 发展关系, 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 真正把人类与自然看 作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 从整体上把握住规 律, 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 其次, 必须正确地对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努力防 止和消除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在人与自然 的关系中, 科学技术处于一种特殊的中介地位。技 术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 是人类生存活动必须依 存的对象, 是人的生活、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长期 以来, 科学技术只强调研究. 自然%、. 技术%问题, 忽 视了研究人和人与外部世界( 含技术) 的关系问题, 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人与社会( 人) 的对立和 对抗, 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存在与发展, 导致了人类社 会的不可续发展。爱因斯坦指出: . 如果想使自己一 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 那么, 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 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 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 奋斗的主要目标; 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 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 用以保证我们科 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类, 而不致成为祸害。%孤立 地研究. 自然%、. 技术%而不去研究人与自然、人与技 术、人与社会等关系上的. 自然%、. 技术%, 由此带来 了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和人类自身危机。从根本上 来说, 这种自然危机、社会危机多数是由于人类自身 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不协调造 成的。无数事实也表明: 人为灾害远远大于自然灾 害, 而且消除人为灾害所付出的代价更大。同时, 由 于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当而不正确地使用科 学技术, 常常是造成人为灾害的主要原因, 又往往是 引发自然灾害或社会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承认科 学技术的两重性, 就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任何一项科 学发现和技术革新中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 充分研 究和估计这一实践产生的综合效应, 并根据实际运 用的结果及时进行综合调整, 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 科技的正效应, 防止和消除负效应。更重要的是, 承 认科学技术的两重性将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扫除一个思想障碍, 使人切实懂得技术固然具有改 天换地的威力, 但它的运用必须在有利于保持正常 生态环境的限度内。离开了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与 改善, 科学技术在任一单独领域的任何惊人成就都 可能毫无意义。其三, 必须全方位地探讨自然价值。人类不仅 要征服自然, 利用自然, 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 展的使用价值, 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 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 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 会活动时, 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 而且要考虑其生 态价值; 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 而且要考虑长远价 值; 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 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 然等等。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 共处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物质文 明已空前发达的信息社会, 实现人与自然的融洽与 全面协调, 并不是古代的简单复归, 而是现代文明的 呼唤, 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真正人道主义的归宿。 参考文献1 马克思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79, 42: 167.2 吴清泉 . 论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 N . 光明日报 , 2004- 10- 26( 二 ) .3 贾放. 报应 : 人与自然的失衡 M .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 社, 1999, 6.4 许良英 , 范岱年 . 爱因斯坦文集 C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979, 3: 73.( 2005- 10- 30 收稿 )( 上接第 47 页 )3 转变不正确的教学态度, 有效提高教师的影响力教学态度同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水 平、生活需要、等有一定的联系。要转变不正确的教 学态度, 提高教师的影响力, 需要长期努力。3. 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